智能编码助手正逐渐成为全球开发者日常工作的标配。根据 IDC 的全球数据,高达 82% 的开发人员已经在日常开发中采用了具备自动完成或智能代码生成功能的 IDE 或代码编辑器,而其中 71% 的开发者表示,他们编写的代码中有超过 40% 是由智能工具自动生成的。这一趋势表明,在当前乃至未来的开发实践中,生成式 AI 的代码应用将成为开发者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智能编程助手,如 Amazon Q Developer、GitHub Copilot、文心快码、通义灵码,正迅速发展并改变着编程领域的游戏规则。然而,尽管智能编码助手的发展势头强劲,但落实到实际业务场景,它们是否真的能够满足开发者的期待?是否能够深刻理解复杂的业务逻辑,并生成既安全又高效的代码?是否能够帮助开发者在紧迫的截止日期前完成项目,同时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在 TGO 鲲鹏会的线下活动中,一些技术管理者和开发者代表们分享了他们对生成式 AI 助手的看法和经验,揭示了这些工具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离 AI 与开发者的最佳合作模式还有多远?
谈到 AI 与开发者的最佳合作模式,有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是将 AI 视作“副驾驶”,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而人类开发者则是掌握方向盘的“主驾驶”,掌握主动权。这个比喻强调了 AI 作为增强功能工具的角色。Gartner 在其发布的 2024 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也明确将这种合作方式定义为“AI 增强开发”。目前,AI 与开发者的最佳合作模式正在逐步实现,但仍需在理解复杂业务逻辑、提升代码安全性和质量、以及与现有工具的集成协作等方面取得进展。
理解业务逻辑的深度
尽管智能编码助手在代码补全和简单任务自动化方面表现出色,但在理解复杂的业务逻辑方面仍有局限。涛思数据高级副总裁陈肃提到,AI 助手在处理原子性工作时效果较好,但在面对更复杂场景,尤其是针对数据库等专业领域的实现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
代码的安全性和质量
安全性和代码质量是开发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电信数智软件部质控负责人康秀娟表示,在我负责质控工作中,代码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我期望在开发过程中,AI 助手能够在我完成一个功能模块后,自动对所有相关代码进行彻底的安全审查并提供明确的修复建议。理想情况下,经过我的确认后,AI 助手能够直接应用这些修复,从而简化整个代码审查和修正流程,提高开发效率并确保代码的安全性。
集成和协作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代码的编写只是众多步骤中的一个环节。智能编码助手需要与现有的开发工具和流程无缝集成,以支持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我爱我家信息化中心负责人逄永涛等多位技术管理者谈到,在考虑企业内部部署智能编码助手时,首先关注的是其功能能否与现有的研发工具体系无缝集成。工具的融合能力是他们评估智能编码助手实用性和选择的关键标准之一,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在实际开发流程中的有效性和团队的工作效率。
智能编码助手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在 AI 与开发者协作的领域依旧存在诸多挑战,尽管我们尚未达到理想的最佳合作模式,但智能编码助手的技术进步和功能创新正不断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以 Amazon Q Developer 为例,其最近宣布的 Inline Chat 功能支持,不仅体现了智能编码助手在集成与协作方面的进步,也进一步兑现了其对提升开发者工作效率的承诺。
Amazon Q Developer 的 Inline Chat 功能,通过在 IDE 中直接集成聊天界面,使得开发者能够在编写代码的同时,快速获取 AI 的即时反馈和建议。这种集成方式减少了在不同界面间切换的需要,提高了工作流的连贯性和效率。如 IDC 报告所指出的,集成式开发环境(IDE)的广泛支持是智能编码助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涛思数据技术总监关胜亮表示,在使用 AmazonQ Developer 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体验感就是它将聊天功能直接集成到了开发面板中。这种设计使得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开发者能够无缝地获得即时的 AI 反馈和建议,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在对复杂任务的理解上 Amazon Q Developer 以 Claude 3.5 Sonnet 为动力源泉,是其技术创新的核心。
在众多大型语言模型(LLM)中,Claude 3.5 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接近 GPT4 的评价脱颖而出。特别是在编程领域,许多开发者认为 Claude 3.5 的代码生成能力甚至超过了 GPT-4。Amazon Q Developer 通过采用这一先进的底层技术,不仅提升了代码生成的质量,也为处理更复杂的编程任务提供了可能。
正如中国电信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主管赵岩所谈及的,Amazon Q Developer 的整体体验非常流畅,生成速度也比较快。这进一步证明了 Amazon Q Developer 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核心优势。
涛思数据高级副总裁陈肃也强调了 Amazon Q Developer 在代码生成的准确性和效率方面的提升。他提到,这些工具能够将原本耗时的任务大幅缩减至 15 分钟内完成代码生成,尽管后续可能需要一些调试来修正自动生成的代码中存在的 bug。总体而言,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工程师就能得到一个基于他们熟悉的编程语言(例如 Java)的数据预处理程序,并能立即投入运行。这种效率的提升,在概念验证(POC)阶段尤为显著,极大地加快了开发进程。
在代码安全和质量方面,Amazon Q Developer 的创新安全审查功能,能够自动对代码进行安全检查,并提供明确的修复建议。这一功能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也减少了后期修正的成本和工作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正朝着“Peer-Peer”模式迈进,最终,AI 将与人类分工并行开发,优势互补。我们期待智能编码助手能够解决现有问题,为开发者提供更加强大、灵活的工具,推动软件开发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写在后面
Amazon Q Developer 在技术上的创新表现也得到了市场和权威机构的认可。在 Gartner 首次发布的人工智能代码助手魔力象限中,亚马逊云科技以其卓越的执行能力和前瞻性的愿景被评为行业领导者。
在 SWE 榜单最新成绩,总榜中 Amazon Q Developer Agent 位居榜首。这一成就标志着 Amazon Q Developer 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市场,IDC 的代码生成产品评估报告进一步印证了 Amazon Q Developer 的领先地位。该报告显示,Amazon Q Developer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中表现突出,这不仅反映了其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也显示了其对本地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和适应能力。
随着智能编码助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广泛认可,Amazon Q Developer 已经成为推动软件开发领域革新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编码助手将继续引领软件开发的新趋势,与开发者携手并进,共同探索编程的无限可能。让我们拭目以待,AI 如何真正成为每一位开发者的编程“副驾驶”,共同开启智能编程的新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