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深度学习的数学(三):神经元工作的数学表示

  • 2020-04-03
  • 本文字数:2643 字

    阅读完需:约 9 分钟

深度学习的数学(三):神经元工作的数学表示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深度学习的数学》一书中的部分章节。


前文中用数学式表示了神经元的工作。本节我们试着将其在数学上一般化。

简化神经元的图形

为了更接近神经元的形象,1 - 2 节中将神经元表示为了下图的样子。



然而,为了画出网络,需要画很多的神经元,在这种情况下上面那样的图就不合适了。因此,我们使用如下所示的简化图,这样很容易就能画出大量的神经元。



为了与生物学的神经元区分开来,我们把经过这样简化、抽象化的神经元称为 神经单元(unit)。


注:很多文献直接称为“神经元”。本书为了与生物学术语“神经元”区分,使用“神经单元”这个称呼。另外,也有文献将“神经单元”称为“人工神经元”,但是由于现在也存在生物上的人工神经元,所以本书中也不使用“人工神经元”这个称呼。

激活函数

将神经元的示意图抽象化之后,对于输出信号,我们也对其生物上的限制进行一般化。


根据点火与否,生物学上的神经元的输出 分别取值 1 和 0(下图)。



然而,如果除去“生物”这个条件,这个“0 和 1 的限制”也应该是可以解除的。这时表示点火与否的下式(1 - 2 节式 (3))就需要修正。


点火的式子:


这里, 是单位阶跃函数。我们将该式一般化,如下所示。




这里的函数 是建模者定义的函数,称为 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 是模型允许的任意数值, 是函数 能取到的任意数值。这个式 (2) 就是今后所讲的神经网络的出发点。


注:虽然式 (2) 只考虑了 3 个输入,但这是很容易推广的。另外,式 (1) 使用的单位阶跃函数 在数学上也是激活函数的一种。


请注意,式 (2) 的输出 的取值并不限于 0 和 1,对此并没有简单的解释。一定要用生物学来比喻的话,可以考虑神经单元的“兴奋度”“反应度”“活性度”。


我们来总结一下神经元和神经单元的不同点,如下表所示。


神经元神经单元
输出值 $y$0或1模型允许的任意数值
激活函数单位阶跃函数由分析者给出,其中著名的是 Sigmoid 函数(后述)
输出的解释点火与否神经单元的兴奋度、反应度、活性度



将神经元点火的式 (1) 一般化为神经单元的激活函数式 (2),要确认这样做是否有效,就要看实际做出的模型能否很好地解释现实的数据。实际上,式 (2) 表示的模型在很多模式识别问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Sigmoid 函数

激活函数的代表性例子是 Sigmoid 函数 ,其定义如下所示。


关于这个函数,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讨论(2-1 节)。这里先来看看它的图形,Sigmoid 函数 的输出值是大于 0 小于 1 的任意值。此外,该函数连续、光滑,也就是说可导。这两种性质使得 Sigmoid 函数很容易处理。



单位阶跃函数的输出值为 1 或 0,表示点火与否。然而,Sigmoid 函数的输出值大于 0 小于 1,这就有点难以解释了。如果用生物学术语来解释的话,如上文中的表格所示,可以认为输出值表示神经单元的兴奋度等。输出值接近 1 表示兴奋度高,接近 0 则表示兴奋度低。



本书中将 Sigmoid 函数作为标准激活函数使用,因为它具有容易计算的漂亮性质。如果用数学上单调递增的可导函数来代替,其原理也是一样的。

偏置

再来看一下激活函数的式 (2)。


这里的 称为阈值,在生物学上是表现神经元特性的值。从直观上讲, 表示神经元的感受能力,如果 值较大,则神经元不容易兴奋(感觉迟钝),而如果值较小,则神经元容易兴奋(敏感)。


然而,式 (2) 中只有 带有负号,这看起来不漂亮。数学不喜欢不漂亮的东西。另外,负号具有容易导致计算错误的缺点,因此,我们将 替换为


经过这样处理,式子变漂亮了,也不容易发生计算错误。这个 称为 偏置(bias)。



本书将式 (4) 作为标准使用。另外,此时的加权输入 (1-2 节)如下所示。


式 (4) 和式 (5) 是今后所讲的神经网络的出发点,非常重要。


另外,生物上的权重 和阈值 )都不是负数,因为负数在自然现象中实际上是不会出现的。然而,在将神经元一般化的神经单元中,是允许出现负数的。


问题 右图是一个神经单元。如图所示,输入 的对应权重是 2,输入 的对应权重是 3,偏置是 -1。根据下表给出的输入,求出加权输入 和输出 。注意这里的激活函数是 Sigmoid 函数。

输入 \boldsymbol{x_1}输入 \boldsymbol{x_2}加权输入 \boldsymbol{z}输出 \boldsymbol{y}
0.20.1
0.60.5

结果如下表所示(式 (3) 中的 e 取 e = 2.7 进行计算)

输入 \boldsymbol{x_1}输入 \boldsymbol{x_2}加权输入 \boldsymbol{z}输出 \boldsymbol{y}
0.20.12×0.2 + 3×0.1 - 1 = -0.30.43
0.60.52×0.6 + 3×0.5 - 1 = 1.70.84


备注 改写式 (5)

我们将式 (5) 像下面这样整理一下。


这里增加了一个虚拟的输入,可以理解为以常数 1 作为输入值(右图)。

于是,加权输入 可以看作下面两个向量的内积。


计算机擅长内积的计算,因此按照这种解释,计算就变容易了。


图书简介http://www.ituring.com.cn/book/2593



相关阅读


深度学习的数学(一):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数学(二):神经元工作的数学表示


2020-04-03 10:001341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数据库为何又如何走向分布式?

多颗糖

MySQL 数据库 分布式 raft TiDB

Java中级开发笔试题及答案,成功入职腾讯月薪45K,

Java 程序员 后端

Java中级开发面试题,只需一篇文章吃透Java多线程技术,

Java 程序员 后端

视频剪辑软件对比之:会声会影与剪映

懒得勤快

一行Java代码实现游戏中交换装备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Java 线程 游戏 Exchanger JDK 1.5

教你实现一个朴实的Canvas时钟效果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标签 函数 canvas 时钟

ECIC演讲精华|如何构建云原生应用下的高性能持久化存储?

焱融科技

技术 分布式 云原生 高性能 存储技术

IOS技术分享| any自习室场景实现

anyRTC开发者

音视频 在线教育 移动开发 ios技术分享

移动端短语音消息音频格式选择

轻口味

android 音视频 9月日更

SaaS 102 | 做 SaaS 产品应该如何做决策?

Teddy Chan

创业 数据 SaaS 决策 电商SaaS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笔记 | 进程

Regan Yue

操作系统 进程 9月日更

Java中高级岗面试为何越来越难,学习Java开发的步骤,

Java 程序员 后端

火爆全网的Spring Security手册及源码笔记,在Github上标星103K

编程 架构 面试 程序人生 金九银十

Java中高级面试必知必会,高级Java开发面试解答之线程篇,

Java 程序员 后端

源码解读Dubbo分层设计思想

vivo互联网技术

Apache dubbo 服务器 spi

华为云首席产品官方国伟:没有人拥有看到未来的水晶球,云上突围之路如何走?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云计算 云原生 数字化转型 华为云 伙伴云

新思科技:部署数据安全战略,加强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

InfoQ_434670063458

数据安全 新思科技

一个通用即时通讯(IM)系统的设计

OpenIM

Compose 中的图形

Changing Lin

9月日更

云随想二:云时代,你如何采购软件?

FLASH

云原生 采购软件

Java中级笔试题百度文库,基础+进阶+高级,

Java 程序员 后端

李沐亚马逊资深首席科学家 - 动手学深度学习 易筋 ARTS 打卡 Week 64

John(易筋)

ARTS 打卡计划

大一 PingCAP、大二 JetBrains,专访 00 后开发者:千里冰封

郭旭东

开发者 采访 大学生

小白也能看懂的dubbo3应用级服务发现详解

捉虫大师

dubbo 服务发现 Dubbo3

update 没有索引导致业务崩了,老板骂了一个小时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库 innodb 事务 索引 update 语句

5个非常重要的数据Oceanbase,TiDB,Cassandra,RocksDB,MemDB

hanaper

java中间件、数据库与spring框架,Java性能优化最佳实践,

Java 程序员 后端

Python中如何优雅的使用assert断言

王坤祥

Python assert

FunTester抄代码之路

FunTester

Jmeter 测试框架 HttpClient FunTester ngrinder

阿里云内部 WebRTC 研究分享| 内容合集

阿里云CloudImagine

阿里云 音视频 WebRTC 视频云 技术专题合集

Java中高级岗面试为何越来越难,都2021年了,还不会Redis?

Java 程序员 后端

深度学习的数学(三):神经元工作的数学表示_AI&大模型_涌井良幸,涌井贞美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