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软件测试职业,十年。
曾经,入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会点点点,是个正常人,愿意做,就行。反正也对你没太大期望,整个软件开发完了,给测试点一遍,没问题,就可以上线了。
所以,给很多同学留下的印象就是:测试职业,门槛低,入门简单。如果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想干开发,就来做测试吧。
也不知道,后来入行的同学,是从哪里得到的信息。现在还有很多同学,有这类思维。
比如:
写了几年代码,写不下去了,听说测试简单,先搞几年测试。
小文员一枚,想入行 IT,听说测试入门简单,请问怎么入行。
之前在工厂上班,太累,且工资低,想入行 IT。听朋友说,测试入门简单,想入行,请问,怎么入?
之前干财务的,想入行 IT,干点技术,听说测试入门简单,怎么入?
高中毕业,不想读书了,想入行 IT,听说测试简单,怎么入?
等等 ,太多类似的咨询信息 。
然而,很多同学不知道的是,随着这十年的发展,测试行业,与你臆想的已经不太一样了。
软件测试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非常强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懂点代码,还得懂点项目管理、环境部署、问题跟进、沟通协调、系统架构等能力。
当前现状,如果只是单纯地测试执行(纯功能执行),没有其他涉猎,无法独立去保障单个产品线的质量工作,是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
近两年年,很多找工作 / 跳槽的同学 ,有明显的感受:找工作,越来越难了,连面试的机会都少了。虽然跟简历、学历等有点关系,主要原因还是你的履历同质化太严重,没有任何亮点。面试官,每天这样的简历,收到几百封。
对于企业方,招聘成本越来越大,想找到一些合适的应聘者,难。市场上,流动的简历,永远都是那些。真正能力强的同学,很少会主动投简历 。基本上是走朋友介绍,或者内推,或者猎头的渠道。
但往往,他们在观望,没有强烈的换工作需求 。
特别是对于,工作五年以上的同学,高不成低不就,非常尴尬。很多面临着转行的困境。
所以,大家明显可以感受到,软件测试行业的浮躁 。
下图是一份 2018 年 6 月 9 日,来自 Readhub,对全平台软件测试岗位的招聘统计分析 。
市场上,五年以上的岗位,非常的少(高端岗位,都是走的内推渠道)
如果你工作了五年以上,还得通过招聘网站苦逼的投简历,略尴尬。
薪资,集中在 8-12K,如果你的薪资,在这个范围,恭喜你,平均线。
如果你的薪资,高于这个,给你点赞 ,继续保持,每日进阶。
工作机会:集中在北上广深杭(杭州近两年机会多多)。
对于,今后软件测试从业者的发展 。
如果不想走测试这条路了,想谋求其他发展路线,可以看看老徐曾经写的「软件测试从业者 18 条可行性发展路径」。
如果还想继续找测试方面,如下是老徐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
对于今后,测试从业者的发力方向:
对于测试,老徐更愿意定义为:质量推进角色 。
不管是通过流程来推进项目按时按质交付,还是通过技术手段来保障质量交付,都 OK。
至于赋能于开发,提供开发自测的工具,这也是提倡的方向。毕竟行业内,聊了这么多年的「测试前置」,得付出行动才有价值。事实证明,前置确实能提前发现问题,提前抛出风险,对项目全过程,是有益的。
关于软件测试从业者需要的能力:
分为 硬技能 + 软技能 。
硬技能
看得懂基本的代码
能了解整个项目的数据流、业务流,方便快速定位问题,测试深层次 Bug
对项目管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Linux(必备知识)
Git(必备知识)
DB(数据库这块,必备知识)
对于行业内,通过的测试工具,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并能快速的上手使用
抓包工具的基本使用
HTTP 基础知识
对接口测试,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最好了解持续集成这块的内容,至少会使用
至于安全测试、性能测试,能了解更好
如上列举了一些硬技能,看起来好像很多,其实没那么复杂,很多东西平时工作中都会用到,用几次就会了 。
但对于一名合格的软件测试从业者,仅仅会一些硬技能还不够。你还需要具备一些软技能。
软技能
质量意识(很多时候,团队中,并不缺技术,唯独缺质量意识)
好的工作习惯(每天把不懂的内容,用本子记下来,弄懂为止,几年后,成长超速)
善于主动寻找答案(多数内容,搜索引擎都可以检索到)
简单事情,重复做
重复事情,微创新(提升效率)
有始有终(对于质量的最后一环节,一定要确保所有的问题,有始有终,走完整个生命周期)
知道怎么提问
要求这么多,如果只是会功能测试,什么都不会,怎么办?
此刻开始学习还来得及,把工作中项目相关的所有内容弄懂,上面的技能就会了。这其实要不了多久,一年足够(对于工作了五年左右的同学,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学习起来不难)。
对于单纯的测试执行。招应届生,或者一年左右的同学,足以。他们更认真、一张白纸,更好培养,而且战斗力爆棚。
注:此文系 IDO 老徐个人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也许与你了解的完全不同,也不要急于求证,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再等等,过段时间,就有答案了)。
十年了,很多你以为的,不在是你以为的那样了。好好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否则,就不是 35 岁的中年危机,28 岁也许会成为你的危机。
来源 | 此文首发于公众号「简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