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微信公开课 PRO,大家肯定会想到的是“微信之父”张小龙,然而,在今年微信公开课的主题演讲上,并没有出现他的身影,让很多观众甚是失望。到了 9 号晚上的“微信之夜”,张小龙终于现身,顿时全场掌声雷动。之后,张小龙发表了长达四个小时的演讲,他说这是他认真准备的一场“行为艺术”,下面让我们带大家再回顾一下这场幽默的“行为艺术”。
张小龙说今年这个时间点很特别,去年是七年之痒,今年是微信的第八年,截止到 2018 年 8 月,微信日登陆量已经超过 10 亿,是国内第一个 DAU 达到这个数量级的 App,这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对互联网产品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每天都有 1 亿人教我怎么做产品
张小龙说每天都有 5 亿人说微信做得不好,每天都有 1 亿人教他怎么做产品。
这么多年来,微信的界面是一个人站在地球的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他说这种设计把想象的空间留给用户,让用户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在将来,这种界面也不会变。
与众不同就是优秀
有人曾说,微信在互联网界,就是个异类,张小龙对此表示很高兴,他认为做异类表示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就是优秀。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而微信,做到了这两点。
好产品的十大特性
什么是一个好的产品?用户多,让人上瘾就是一个好产品吗?不是,一个好产品应该具备以下十个特点:
富有创意,有创新精神
有用的
优美的,有美感
容易使用的
含蓄不张扬
对用户诚实
经久不衰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环保的,不浪费资源
少即是多,尽可能少的露出设计
改变 logo 会破坏产品
微信为什么不会在节日改变自己的 logo,张小龙说微信一直在循序好的设计、好的产品的原则,所以微信不会去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垃圾信息并不是可怕,可怕的是你认为这是正常的
PC 时代,PV 量最大的页面是 IE 浏览器的 404 页面,这个页面的曝光量很高,为什么不在这里放一个广告?同理,微信的启动页的 PV 量也很大,为什么微信不在这里放一个广告?
如果设置开屏广告,用户习惯了,可能就会接受了,但是这样会带来强迫性的用户体验,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垃圾信息并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你认为这是正常的。
不要害怕用户抱怨,而不去改变
微信最新的版本 7.0,很多用户吐槽页面变白,变得刺眼。但是每一次改版都会带来很多的不适应,尤其是这样一个 10 亿用户的 app 来说,如果让用户投票,我们可能什么都不能做。等用户适应之后,他们会接受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产品不停地去适应这个时代,不要害怕用户的抱怨,而不去改变它。尤其是在 UI 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是,我们让产品越来越美,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而不是落伍于时代。而且,微信并不是因为用户多了才去这样做,而是一开始就遵循这个原则。
很多想法都是突如其来的
张小龙说,我们的很多想法都是突如其来的,上帝作为一个程序员,他编好了一个程序,会在合适的时间,把想法放进你的脑袋里,微信也是这样诞生的。但并不是说你在原地等着就可以了,它是有迹可循的,你在此之前需要做很多准备。
如果新的产品没有获得自然增长,就不应该去推广它
最开始微信只有 10 个人,当时做出来很忐忑,他们不知道这个产品会怎样,因为当时微信的用户特别少。在前 5 个月里,基本没有做推广,那时他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怎么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张小龙认为,如果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自然增长,就不应该去推广它。
直到 2.0,微信的曲线才有了增长,而且是自然增长的,微信才开始做推广。
微信的原动力
原动力是你内心深处的一种很深的认知,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都要做到它。
那么微信的原动力,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微信会介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面去,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当你亲手做成的时候,会很有成就感。
第二,让创造体现价值,微信公众号的出发点是取代短信,通过信息触达来替换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避免垃圾信息,让市场秩序变得更好,基于订阅关系,让用户端和客户端连接起来,让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这也是小程序和小游戏的原动力。
停留时长不能衡量一个 App 有没有价值
当下,很多 App 去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张小龙说,这是违背他对互联网的认知的,因为技术或互联网的使命应该是提高人类效率的,每个人一天只有 24 个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如搜索引擎应该能够让用户快速搜索出他想要的信息,而不是停留时间越长越好。
小程序应该去中心化
当前,市面上有很多公司开始进行小程序的开发,虽然代码接口跟微信一样,但是微信并不担心这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如果只是想借小程序来做流量的生意,张小龙说,他一点也不看好,因为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长久。
而微信小程序的使命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所以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如果腾讯垄断了流量,那么生态就无法形成。
小程序的未来
搜索直达,微信希望在线下,小程序是一种扫码的方式来触达,在线上,是可以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其实搜索一直应该是小程序的主要流量来源,并且小程序和 APP 的有一个很大的不同,APP 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法交换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到,是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的。
完善评价体系,小程序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作出判断和选择一个好的小程序。
小程序的找回问题, 小程序不会支持接收通知的功能,因为你可能会收到像 App 一样的垃圾通知。但是 7.0 提供了强提醒功能,强提醒是用户自己设定的,目的是当发生事情的时候可以提醒用户,可以是一次性的。但小程序与用户之间的联系,仍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微信仍在想办法,但一定不会用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小游戏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
从商业的角度,小游戏是不错的,现金收入超出了预期,但是张小龙对结果并不满意,跟期望有很大差距。因为他们的期望不是要获得更多的现金回报,而是创造出真正高质量的游戏。外界大家对于小游戏的理解,就是把现在比较小型化的游戏,套用一个小游戏的壳就变成小游戏。
而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但创意的平台是指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让一些想法融入这个平台,变成没有人见过的一种游戏内容,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回报,让平台变得真正有价值,任何一个平台都应该这样的梦想。让小游戏变成精神上的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公众号改版是为了提高阅读效率
公众号虽然不是为自媒体准备的,但却是自媒体用得最好。数据显示,公众号的阅读量有 70%~80%来自朋友圈转发,只有 20%~30%是来自于订阅号。也就是说公众号符合二八定律,20%的人去挑选信息,80%的人通过这 20%的人获取被筛选后的信息。改版之后,从微信的数据来看,效果并没有改变,只是梳理了阅读习惯,让读者提升效率,能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本质的问题还是内容是否对读者有吸引力。但平台的责任在于应该有一种机制让更多的人找到更优质的内容。
社交是将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别人
张小龙认为,有了群居生活后,社交才开始出现,一个人在一个社区或群体中生活的最大诉求是不被这个群体所排斥,并能够为这个群体带来价值,这样别人就会重视他。朋友圈也是如此,大家会在朋友圈里面精心挑选一些东西发出去,换句话说就是刷存在感,从一个社交产品角度来理解,发朋友圈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人,强硬把自己的人设通过朋友圈这样的方式,放到所有朋友脑袋里面去的一个过程,但因为是推广人设,所以我们并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绪。
朋友圈三天可见,缓解压力
每天有 7.5 亿人刷朋友圈,每个人刷十几次,也就是每天上百亿人次。从这里可以看出,微信是最高效的一个社交工具,所以才会每天这么多人多次的进入朋友圈里去。但朋友圈也有弱点,随着好友的增多,无论点赞还是评论,很多人都能够看到,这无形中造成了压力,此时,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方式进行一种更放松的社交行为或者自我表达能力。设成三天可见,这种压力就会小一点。目前,已经有超过一亿人设置了三天可见,说明这种用户需求极大,对于产品来说,就是合理的。
张小龙说,如果时光倒流,朋友圈会这样做,朋友圈和个人相册会是相互独立的,朋友圈的照片不会放到相册里,个人相册应该是私密的,这样设置会让人更加勇敢地去发朋友圈。
视频动态记录真实经历,未来会取代照片
微信的视频动态不是回忆,而是实时的经历,是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录和拍摄本身并不是一种需求,如果一个 App 的目的是记录人生活,记录真实世界,那么这个 App 是做不起来的。因为你只会因为分享或有意义才会去记录、拍摄照片。
而微信的能力是一种社交化的设计,微信视频能够让一个人真正的去记录他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后让他的好友看到。微信的视频动态现在仍处于 0.1 版本,以后会一点点升级,让朋友圈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获得他人的认可,通过后续的版本迭代,不断打磨,记录世界。朋友圈会向小程序一样,通过两三年的时间,变成一个生态,未来视频一定会取代照片的交流,因为视频比照片包含的信息更多。
社交推荐推进大众化产品
张小龙说,做阅读是并不是因为竞品而做,而是为用户去做的,2010 年,张小龙说过,“要做大众都能用的阅读产品”。但做大众阅读产品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大众意味着上亿的用户量级,而且人的本性是不愿意阅读的,或者不愿意学习的。
但是通过社交推荐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为我们要接纳信息,并不是我们主动跑到图书馆或搜索网站搜索,大都是通过朋友推荐来做决定,而且它还有纠错能力,如果某种产品有缺陷,社交关系也会把你拉回来,避免你上当。
所以,如果我们要让所有人都阅读一个大众化阅读产品的话,张小龙认为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这样的机会,才可以让人人都去阅读。从本质上来说,这不仅仅是阅读一件事,而是社交的延续,人会因为社交而阅读,而不会因为要学习而阅读。
我们会变成 AI 的工具
张小龙认为,AI 的技术值得肯定,将来医生会被 AI 医生取代,会给你开药,但是它并不知道为什么给你开这种药,但我们对它的决策过程是未知的,它也不知道它在做什么,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 AI 一旦超过一定的范围,就能驾驭人类,我们可能会变成它的工具。
对用户善良
微信对用户是善良的态度,而不是套路的态度,这种善良应该是基于理性的善良,如果非理性,就是愚昧的,那么这个产品就不能长久了。
意识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服务
为什么张小龙很少提到微信支付?他说因为微信支付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不需要再提了,用户意识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服务,好的产品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
微信的梦想是成为每个人的好朋友
张小龙说,微信已经有了 10 亿用户,但用户数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因为微信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扩大用户数,微信考虑的是可以为现有用户提供什么样服务,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时代更迭的速度加快,需求也增多了,围绕这一变化,微信想的是怎样能够应对未来的更多需求,并且黏住未来需求,这是他们面对十亿用户关口最需要考虑做的事情。
接下来,微信开始面对下一个八年的挑战,这个新的挑战不是来自新对手,来自于用户层面,而且这些用户是在不断变化的。张小龙说,他们会像过去那样,瞄准做最好的工具,并且以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的原动力去做,成为每个用户的好朋友。
演讲的最后,张小龙用了“万物之中,希望至美”结尾。
评论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