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 11 月 5 日,微软公司投巨资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 并于 2001 年 11 月 1 日将其正式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 (MSRA)。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海外开设的第二家基础科研机构,也是亚洲地区第一家基础研究机构。
正值微软亚洲研究院 20 周年纪念日,微软也在今天举办以“云赋智变,万象新生”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国际学术研讨会,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均在会上发表演讲。除了对微软亚洲研究院 20 周年表示祝贺之外,几位大佬也纷纷对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等技术的未来远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 InfoQ 在活动现场带来的报道。
20 年来,他们变老了,但也更聪明了
洪小文:MSRA 的愿景是架起学术交流的桥梁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首先登台,对微软亚洲研究院过去 20 年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所有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成长的伙伴表示感谢。
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于 1998 年,到今年正好是 20 周年纪念日。98 年刚刚成立的时候,大家还无法想象接下来 20 年中微软亚洲研究院将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受益于微软公司的长远视野和全力支持,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微软、中国和亚洲一同成长,从几个人的“实验室”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在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多项技术成果突破,并在金融、教育等行业创造价值。
基础研究一直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关注的核心。近一年,微软亚洲研究院致力于推进计算机科学的边界,在机器翻译、机器视觉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机器阅读理解技术在业界首次超越人类。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微软亚洲研究院宣布在上海成立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和微软 - 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做“最后一英里”的研究,从而帮助 AI 全面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重要愿景之一就是架起学术交流的桥梁,进行基础性研究与学术界协作,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使命之一。微软亚洲研究院过去发表的大多数论文都是与高校教授、学生合作的成果。与此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一直提供实习和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有很多实习生已经成长为业内的中坚力量,包括在许多知名企业、AI 独角兽公司。
在课程开发方面,微软积极与学术界合作,从行业的角度为计算机科学专业设计课程,近期也与教育部合作,设立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人工智能课程。过去 20 年,微软亚洲研究院组织了很多前沿技术相关的活动和研讨会,21 世纪的计算大会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和亚太地区计算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大会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全亚太地区教育界、学术界人士共同参与问题讨论以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另外,微软亚洲研究院还从 2002 年起,与教育部签署了长城计划,今年将启动第六期。
洪小文之后,教育部副司长方军上台致辞,向大会和微软致以敬意,并祝会议圆满成功。
纳德拉:好奇心驱动研究,扩大社区影响
随后,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上台,提出了好奇心驱动研究的观点,并表示衡量一个产品的标准,不仅是商业价值,还要看它对于整个社区的影响。
以下内容整理自纳德拉演讲速记:
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 20 周年。基础理论研究存在于我们的基因当中,如果没有基础研究,微软就不存在。如今,人类取得的所有成就来自研究行业的努力,而进步源于合作,全世界各地都应该进行基础研究,全世界的技术社区都应该协作。我个人看来,好奇心驱动着研究的发展,那么,好奇驱动的研究意味着什么呢?
思维定义着你的行动,这就是研究的真谛。15 世纪,人们的经验来自于大脑中的思想,这就是研究。回顾微软 20 多年的研究,学术研究、学术合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未解决的问题解决,这是我们要探索的东西。
MSRA 在 20 年间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包括学术界的贡献,MSRA 共发表了 5000 多篇论文,与 300 多所大学进行合作,并拥有超过 180 个联合培训博士生,我很欣慰看到 MSRA 对学生产生了影响,如今,MSRA 有超过 7000 多名校友。
不仅仅是研究产生的影响,MSRA 的研究本身也取得很多重大突破。以下是 MSRA 在 AI 领域取得的突破,这些对于人类来说都是里程碑式的成果。
在我看来,研究取得突破非常关键,但让每个人了解知识更是我们研究的意义所在。
云可以让知识从实验室很快地走向现实应用。同样地,我们也在将前沿的研究带入产品中去,并收到了很好的反馈,反过来推进研究。
在中国,我看到了很多 AI 产品,包括对话式助理等,但是解决大多数问题,AI 不仅需要 IQ,还需要 EQ。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将小冰打造成一个仅懂得对话的 AI 系统,重点是我们如何用它来解决人们与并不存在的东西进行对话的问题。小冰现在有 5 亿粉丝,做过很多的通话实践,对话涉及多个领域,并通过 NLP 增强性能。
MSRA 所做的另一项工作,是用最新的技术解决最困难的挑战。在全球范围内,交通成本都非常高昂,有很大的优化空间,降低交通成本能够引起经济上的变化,增强学习就可以帮助降低交通成本,例如更合理地摆放集装箱。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消费级的 AI,无论是在消费层面还是商用层面,都有很多的应用。但是,衡量一个产品的标准,不仅要看它的商业价值,重点是看它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每次来中国,我最高兴的是看到小企业用了微软的产品,效率越来越高,这是微软关注的,也是我们的使命。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贡献不仅仅来自于研究的突破,更多的是对业界的影响,能够让整个学术界和中国的大学从中获益。
我们的一些校园竞赛有超过 8W 的参与者,也鼓励了很多女性参与技术工作,有超过 800 名女性参加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组织的关于女性的计算机领域相关活动,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我想回到比尔·盖茨和其他创始人提出的愿景:以好奇为基础,推动研究发展。它不仅能激励微软继续走下去,也能让世界获益。很荣幸看到 MSRA 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恭喜微软亚洲研究院。
沈向洋:从现在起,考虑 2038 年的问题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随后登台。回顾过去的 20 年,沈向洋感觉开始的日子就像昨天一样,从 1998 年 11 月正式成立微软亚洲研究院,到 20 年后的今天,沈向洋觉得仿佛没有什么太多变化:“只是我们变老了,但是也变得更加聪明了。”
沈向洋认为,现在是令人激动的时代,能做一些伟大的事情,但是在 20 年前,他们并不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因为在 1998 年,IT 在全世界都不是特别流行的概念。
随后,沈向洋谈到了在全球范围,MSRA 做出的杰出贡献,比如,Azure 等产品中的核心技术(后文有详细整理)。此外,就像大部分人所熟知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校友超过了 7000 人,他们过去的贡献帮助了微软打造了 MSRA,很多人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 IT 行业的中坚力量,比尔盖茨曾说过:“很多人会高估自己一年里能做到的事情,却低估十年里取得的成就。”就像没有人能想到 MSRA 能在 20 年里取得如此的成就。
接着,沈向洋提出了一个观点:全世界都变成了计算机。计算处理、功能应用、对生活产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深入,在沈向洋看来,这都是很棒的事情,他认为,将来万物互联的程度会越来越高,未来互联的量会以 PB 的量级产生。从制造到生活,都会被 AI 和技术改变。
但是,世界需要新的架构,沈向洋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模式转变的开始,现在的技术主要由于智能边缘、智能云的推动,都是以 AI 作为推动。
万物互联而智能,现在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电脑都会连到互联网,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些设备都依靠可以存储、可以通讯的微控制器,电脑、手机都有微控制器,都是强大的计算机。
而作为计算产品的重要设备,制造商不希望生产的设备是脆弱的,所以安全很重要。
沈向洋提到,几年前,微软的团队考虑如让微控制器设备更加安全,我们发表了论文,提到了 7 类高度安全的设备,这七条原则成为了基础,在此之上,微软发布了 Azure Sphere,认证的微控制器 + 操作系统 + 安全服务,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沈向洋表示,这是改变了游戏规则的创新,制造商要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提升用户体验,就要用新的方式来使用物联网。Azure Sphere 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很多制造商和微控制器与芯片制造商都在使用这一产品。
除了要解决眼前的问题,沈向洋认为,技术研究要做长远的打算,要从今天开始,解决 2038 年的问题。于是,这三个领域就成为了微软解决未来问题而重点投入的方向,分别是:混合现实、量子计算、人工智能。
在混合现实领域,微软开发出了 HoloLens,它是基于 Kinect 以及后来发展出 HoloDesk 研发出的,其中包含了很多年的计算视觉研究成果,沈向洋表示很快会推出下一代的 HoloLens。
微软对量子计算的投入可以追溯到 12~15 年前,沈向洋说:面对量子计算,要拥有很大的梦想,即使这个梦想目前还不清晰。他相信,当量子计算真正出现的时候,会解决很多人类曾以为解决不了的问题。微软为此专门推出了量子计算套件,包括 Q#开发语言以及一套开发工具、开发库与示例代码。
谈到人工智能,沈向洋先开了一个小玩笑:现在的企业领导者似乎不谈 AI 就不会受人关注。是的,AI 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在很多年前,研究人员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甚至图灵就已经开始思考:如果计算机有人工智能的能力会发生什么?这种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有什么区别?
对于全世界来说,AI 都是令人兴奋的领域,微软目前还在努力推进 AI 方面的发展和研究。但挑战伴随 AI 而来,沈向洋表示,在计算未来,如何确保 AI 对每个人公平、安全、可靠,这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让 AI 理解技术的突破,还要理解法律,微软认为,测试工具是关键,微软未来将在测试领域提升门槛,尽量降低 AI 的偏见问题出现。
在演讲的最后,沈向洋再次谈到了微软的使命:赋力全球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
微软亚洲研究院这 20 年
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中国有着 IT 界“黄埔军校”的头衔,这 20 年间,MSRA 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互联网世界里风起云涌的人物。
MSRA 的创始一代是世界 IT 圈子里名号响当当的李开复、沈向洋。之后,微软亚洲研究院又相继培养出了:张亚勤(现任百度总裁)、王坚(阿里云之父)、马维英(今日头条副总裁)、汤晓鸥(商汤科技创始人)、孙剑(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王海峰(百度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林斌(小米集团创始人、总裁)、赵峰(海尔集团 CTO)、李世鹏(科大讯飞副总裁)、芮勇(联想集团 CTO)、余凯(地平线创始人)、贾佳亚(腾讯依图实验室科学家)等业界名声大噪的杰出科学家、研究员、企业家,“黄埔军校”这一名号绝不是白来的。
除了为中国和全球 IT 界输送了大量优质的技术人才外,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成果在微软内部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可以这么讲:微软几乎每一款核心产品,都有着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创新的烙印。
Windows 10
微软 Windows 的发展历经多个版本,而几乎每个版本当中都有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成果转化。大家最熟悉的便是随 Windows 同步更新的中文和日文输入法。随着手写输入的普及,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中文手写识别引擎也被整合到了不同版本的 Windows 中,从 PC 到平板再到移动端完全覆盖。
在 Windows 10 中的人脸识别登录系统所采用的人脸识别技术同样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普及,Windows 与用户的互动也更加智能,其中与语音合成相关的产品功能,全部都采用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所提供的语音合成(TTS)引擎。
此外,在 Windows 平台上,微软亚洲研究院还贡献了Windows 3D 打印,以及电池管理、远程管理、Windows 升级自动检测等 Windows 核心技术。早期 Windows 中颇受用户喜爱的 Direct3D 中所涉及的纹理展开技术和几何细节绘制技术,也都出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之手。而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复合 TCP 拥塞算法,更是在 Windows Vista/Windows Server 2008 之后成为微软操作系统在互联网上缺省使用的网络传输标准算法。
Microsoft Azure
Azure 是微软的公有云平台,也是业界的主流云平台之一,平台上有许多关键技术同样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成果转化。在核心的 Azure Compute 部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们设计了高度优化的资源分配和 VM 布局算法,增强了 Azure 中的 VM 可用性,累计节省成本超过 10 亿美元。
在网络层面,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Protego 虚拟私有网关技术,带来了 3.5 倍的网络效能提升,其优化的应用网关技术将 Azure AppGW 的性能提升 40-50%。在数据库方面,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图数据库成为全球首款分布式多模型数据库服务 Azure Cosmos DB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全球第一个Graph Database as a Service(图数据库即服务)。
在机器学习服务方面,Azure ML 和 ML.Net 里集成了许多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算法,包括分布式参数服务器 Multiverso、主题模型 LightLDA、高性能机器学习算法 LightGBM等。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成果也为微软认知工具包(CNTK)的多个版本带来了创新,如 **“延迟补充异步更新算法(DC-ASGD)”,LightRNN 算法等 **。
在 Azure 媒体服务方面,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提供了检测不健康视频的能力,并能在视频中检测和跟踪人脸。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还提供了视频自动生成标准字幕文件,提取口语关键词、自动创建长视频摘要等功能的关键技术,不仅有助于搜索和推荐,还让消费者能够快速预览视频。
此外,微软亚洲研究院、Microsoft Azure 区块链产品组以及微软剑桥研究院共同设计和开发的基于 Azure 的 ** 企业级开源区块链基础平台 Coco Blockchain Framework **(Confidential Consortium Blockchain Framework ),则是业内第一个能够在企业级区块链上同时解决性能、隐私和组织管理问题的框架。
Visual Studio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很多技术都已经被转化到 Visual Studio 中为广大程序开发人员服务。例如,2011 年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产品组合作将克隆代码检测技术集成在 Visual Studio 2012 企业版、旗舰版以及后续的对应版本中,用来自动检测功能类似的代码片段,后来该技术还在微软内部多处使用;2012 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又与产品团队一起在 Visual Studio Marketplace 中发布了Pending Changes Map 技术,该技术可通过可视化方式展现程序开发过程中的代码变化。
随着 AI 技术的演变,AI 从业者的门槛不断提升。深入从事 AI 研究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结合自身日常 AI 研发的实践经验,专门研发了 Tools for AI,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全平台、全软件产品生命周期、支持各种深度学习框架的开发套件。
Microsoft Translator
2018 年,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微软雷德蒙研究院共同研发的机器翻译系统在通用新闻报道测试集 newstest2017 的中 - 英测试集上。这是首个在新闻报道的翻译质量上可以比肩人工翻译的翻译系统,该系统中的四大关键技术均来自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如今这些技术突破已被 Microsoft Translator 所应用。
在实时语音翻译方面,在 2012 年的“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学术大会上,微软研究院创始人 Rick Rashid 就首次演示了英文和中文普通话之间的实时 语音翻译技术原型。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首先出现在 Skype Translator 中,为用户提供实时语音翻译,随后相关功能也逐步被纳入 Microsoft Translator。
领英中国
由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领英中国共同打造的“行业精选”频道,着眼于互联网相关行业的最新资讯,力求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最热以及最专业的行业动态。通过整合最优秀的聚类、标注以及排名技术,依托知识库中海量的实体信息与关系,受益于真实而庞大的最新互联网热度信息,研究团队将零散的信息碎片高度浓缩、重组以及概括,呈现一个一致、高效的新闻内容频道。
如果用人的年龄来计算,20 年是一个年轻人生命的上升期,大好年华正在眼前,对于微软亚洲研究院这个生于 1998 年的“95 后”来说相信也是如此,微软这个“老大哥”正在培养身在中国的这个“小老弟”,希望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更多成果能够在中国、在世界开花结果。微软亚洲研究院,20 岁生日快乐!
评论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