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7 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在深圳举办。会上,华为提出了助力客户释放数字生产力的三大举措,并面向中国市场发布十大场景化解决方案和超过十五项创新云服务。
三大举措应对行业数字化挑战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认为,中国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千行百业数字化的迫切需求和丰富的 ICT 人才储备,正推进行业数字化进入快车道。
如今,数字化转型是一道必答题,但面临着共性挑战。“首先是技术选择难,企业想解决的问题很明确,场景也很复杂,但是在特定场景下该选择什么技术最合适?比如在港口,要实现岸桥的远程操控,是选择 5G、WiFi,还是光纤?哪种更适合业务需要?找不准,不好选。即便技术选好了,要用好这些技术,也常常受限于技术能力和资源约束,面临着成本高、周期长等困难。”胡厚崑阐述道,最后是人才的问题,由于数字技术变化非常快,企业人才往往懂行业但不懂技术,即使对于原有的技术人才来说,也面临着知识更新慢的挑战。企业极其缺乏既懂行业生产实践,又懂最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帮助企业应对数字化发展中的共性挑战,华为提出三大举措:“让技术不难选不难用,让企业‘上好云、用好云’,让数字人才供给源源不断,助力千行百业释放数字生产力。”
首先,深入场景,让技术不难选不难用。华为打造了一系列易部署、易运维、高性能的产品组合,今年已推出了 40 多个面向行业的产品组合和 70 多个针对中小企业的方案。此外,华为面向煤矿、港口、电力等多个行业成立了军团组织,并携手 1800 多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深入场景联合创新,为客户打造适配场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为了实现煤矿井下设备的互联互通,华为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了 30 多个伙伴,开发了矿山领域首个物联网操作系统——基于鸿蒙的矿鸿操作系统,推动矿山的智能化运营向前迈了一大步。
其次,从“上好云”到“用好云”,构建企业数字化云底座。华为持续将 AI、软件开发、数据治理和数字内容生产等最新技术,及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全球伙伴在各行各业的优秀实践放在云上,让企业随取随用。
最后,加速人才培养。据预测,到 2025 年 ICT 人才缺口将超过 2000 万人。新兴技术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华为携手院校、政府及企业,为社会培养大量 ICT 人才,如华为与教育部联合发起的“智能基座”项目,与全国 72 所高校合作,预计 5 年培养出 300 万计算人才。此外,华为数字化人才发展服务已覆盖企业客户 1200 多家,累计为企业培养数字化人才近 5 万人。
为行业找技术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在会上进一步介绍了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方法,他说:“数字化转型是创新和变革。”
首先,客户要有强烈的意愿,并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愿景和战略。
围绕战略选择合适的场景,制定目标,并由客户、伙伴、华为共同构建联合创新组织,根据 4A 架构匹配相应的技术,由伙伴打造贴近业务的应用。(注释:4A 架构即以客户为主,基于企业战略和业务本质规划业务架构(BA),进而以 ISV 和 SI 为主,基于业务责权和数据流动明确业务运行的应用架构(AA)和信息架构(IA)。以上过程华为都会参与,但华为最聚焦的是用技术内化的手段支撑客户技术架构(TA)的设计与建设。)
客户有数字化转型战略,伙伴有沉淀多年的行业经验,华为拥有全栈 ICT 技术和安全可靠的根技术,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创造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吴辉现场还发布了十大场景化解决方案,包括:城市融合解决方案、财政技术中台解决方案、智慧医院全光阅片解决方案、银行分布式新核心解决方案、工业 AI 质检测解决方案、电网数字换流站解决方案、本安型矿山工业承载网解决方案、智能隧道解决方案、智慧机场光感围界解决方案、港口智能水平运输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方案均由华为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吴辉表示,华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指的是“华为发挥在联接、计算、云方面的优势”,“有所不为”指的是应用系统由合作伙伴打造,由合作伙伴来开发应用和设计信息架构。
成立应用现代化联盟
本次大会上,华为云 CEO 张平安分享了华为云在“构建全球存算网”、“加速应用现代化”、“使能产业上云”三个方面的新实践,并发布15大云服务新品和能力升级。
在基础设施即服务方面,华为云在全球构建了统一架构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KooVerse,为企业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服务;在技术即服务方面,华为云通过全栈创新,加速企业应用现代化;在经验即服务方面,华为云新发布电力、公路等行业 aPaaS,让客户不必重复造轮子,使能产业上云。华为云在本次大会还发布了包括华为云 Astro 低代码平台、DevCloud开发云在内的超过 15 项服务。
据介绍,华为云 KooVerse 通过 CloudOcean、CloudSea 和 CloudLake 三层架构,打造 30 毫秒的时延覆盖圈,以满足企业业务的不同时延要求。华为云还提出了 KooVerse Regionless 架构,让应用自动地运行在多 Region 数据中心,从而进一步发挥不同 Region 基础设施带来的优势,提高应用的运行效率。
张平安表示,传统企业要快速实现应用的现代化,组装式交付、数智驱动、DevOps、服务化架构、安全可信和韧性六大关键技术至关重要。
最后,华为云还联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行业客户、软件提供商、咨询机构等成立“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以期凝聚产业力量,促进软件产业升级,加速行业数字化。
附 十大场景化解决方案介绍
城市融合感知
结合 OpenHarmony、光感知、视频 AI 分析及光纤振动传感等核心技术,感知海量数据,构建“可看,可算,可控”城市融合感知平台,支撑城市燃气监测、数字综合管廊、城市网联、城市停车等应用场景,主动式保障城市安全,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城市高效治理能力。
财政技术中台
华为智慧财政解决方案围绕财政业务规范化、资金监管精准化、辅助决策科学化等需求,运用华为云和大数据等技术,携手行业伙伴为客户提供从咨询顶设、构建云网底座到集成运维的端到端方案,助力财政业务一体化、数字化建设,实现财政业务需求响应“快”,预算数据“准”,预算管控“稳”,辅助决策“智”,构建“财政管理规范,资金监管精准,辅助决策科学”的数字财政。 其中关键子方案财政技术中台通过构建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登录,统一权限,统一认证,统一流程,统一功能 ,服务组件复用,提升效率。助力财政构建资源集约、效能提升、安全可控、高效运维、数据智能的数字化平台,提升协调效率,赋能智慧新财政。https://e.huawei.com/cn/material/local/702f78e6297247e2bd6276f367caafde
智慧医院全光阅片
华为智慧医院全光阅片解决方案,基于华为 F5G 全光网络、高性能存储等,具备极高带宽和极低时延,实现阅片组图秒级加载,依托人工智能算法和三维影像快速重建技术,可将 CT/MR 等数据进行实时的智能三维重建,并提供音视频会议及实时影像阅片双向标注,极大地提升了医生的阅片体验。 该方案华为重新定义阅片体验及网络标准,通过“全光网络+双活存储+智能交互+远程会诊”系统性解决阅片体验差的问题;通过华为双活数据中心,为医疗数据存储安全及 7*24h 业务不中断提供有力支撑。
银行分布式新核心
华为推出“分布式新核心解决方案”,支持银行核心系统安稳“换心”,应对业务敏捷上线,系统弹性伸缩以及各种创新业务对核心系统的挑战。解决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1)金融级可信高性能 ICT 底座,高可靠稳定运行,满足核心业务要求(存贷款、中间业务、支付业务、信贷业务等)
2)敏捷灵活的分布式技术平台(微服务框架、CCE 容器、强一致分布式消息组件等),支持业务应用低成本改造
3)高性能分布式数据库 GaussDB,一站式在线实时数据迁移,保持账户数据一致性
4)咨询与专业服务,使能金融机构核心系统分布式改造
5)与业界多家主流核心系统软件提供商集成适配,包括存贷款(与中电金信等伙伴)、支付(威富通)等业务,开箱即用。
工业 AI 质检
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由“云”端的基于华为云的智能计算中心提供数据标识、AI 模型训练、视频接入管理和数据统一存储等能力;“边”侧智能边缘(Atlas 800 推理服务器)提供实时高效的 AI 推理服务能力;“端”侧工位则提供 AI 应用开发平台 HUAWEI VISION,供客户或 ISV 伙伴灵活扩展定制,为汽车、烟草、电子等制造行业客户打造工业 AI 视觉质检平台,识别准确度达到 98.5%以上,实现生产质量管控的自动化、智能化,助力持续提质降本增效。https://e.huawei.com/cn/solutions/industries/manufacturing/ai-quality-inspection
电网数字换流站
数字换流站充分利用数字化先进理念和技术,赋能业务流程优化变革,形成“增强监视一体化、运维分析自动化、生产管控场景化、人工替代规模化、检修策略智能化、平台应用生态化”等 6 个方面的生产模式转变。华为深度参与全环节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华为构建“星火架构”,深化云边架构内涵。在边端构建算力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基础软硬件,支撑边端海量复制,实现边端便捷化、少人化管理;在云端以“业务平台化+生态运营”,将复杂业务云上建设、云上管理,推进总部云、区域云、专业云建设,实现建设“平台化、专业化”,管理“集约化、集控化”。
华为安全可信的无线物联体系。通过应用 F5G、WAPI 等安全可信技术,部署无线物联汇聚和宽带接入节点,构建全站统一的无线物联专网,支撑多种类、多协议无线传感设备统一接入和管理,实现本地通信网络一专多“能”、频谱无“限”和开放融“合”,以移代固为设备“剪辫子”,提升现场人员业务体验。
华为打造站端数字化标准化体系,驱动后端系统功能分层解耦,提供标准化接口,屏蔽组件技术栈差异,实现应用的即插即用。借鉴智能手机应用 APP 的开发理念,应用厂商基于华为 ROMA 上的标准化接口敏捷开发,应用软件一次开发全网通用,通过应用商店实现自动化安装、便捷化配置,构建开发集约化、功能模块化、迭代敏捷化的数字化建设新模式。
本安型工业承载网
围绕矿山智能化场景,构建安全、极简、高效、综合承载的下一代矿山工业网络。该方案基于万兆本安型路由器、本安型 Wi-Fi 6 AP、本安型 ORE 等产品,面向井下生产业务提供多样化的接入方式,多种有线无线技术按场景适配。
应用华为 F5G 全光技术,实现井下“0”电火花,构建易部署、少防爆、免熔纤的全光无源网络;应用网络切片技术,实现井下视频、语音、工控、5G 等多业务综合承载;与伙伴联合,支持本安型 Wi-Fi 6 AP 与 UWB 共站部署,实现井下高精度定位和随时随地无线接入。
智能隧道
针对公路隧道内安全隐患大、应急救援难、机电设备多、巡检效率低等业务痛点,华为联合多家行业伙伴共同打造智能隧道解决方案。在感知交互层面,基于雷视融合实现重点车辆轨迹全域实时跟踪和异常事件车道级精准感知,基于 OpenHarmony 实现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在联接层面,通过统一光纤环网,实现一网多用;在中枢层面,基于一体化超融合、边缘物联网关、物联网平台打造统一物联平台,实现统一监控管理和机电智能联动一键下发。智能隧道解决方案集精准感知、极简网络、一键联控、智能巡检于一体,经实际验证,预警误报从上百起/天下降到几起/天,机电联控响应时间从 5-10 分钟压缩至秒级。
机场智慧围界
机场围界安全是机场安防的头等大事,机场空侧安全直接关系到航空器运行,尤为重要。而近年来因人员入侵未及时处置而导致事故时有发生,对航空器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
传统技术防范手段会受恶劣天气与周边环境的双重影响:如在风雨雪雾等复杂天气,或受航空器尾流冲击而振动的情况下,围界告警系统的准确率亦会下降,导致误报频发;同时围界外侧存在植被、道路和来往车辆等,对主动式围界入侵探测手段进行干扰。如某机场误报达 400 次/天,台风天甚至超 1000 次。通常一个年吞吐量千万以上的大型机场围界长达 20 多公里,靠人工观看监控视频或现场识别是否误报很辛苦。
华为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联合民航二所等行业伙伴打造的智慧机场光感围界解决方案,针对机场围界的业务场景,能够更准确有效地区分是人还是风带来的振动,实现“0”漏报,误报率低于 1 次/公里/天,提供全天候、全覆盖、长距离、零漏报、低误报,提升围界智能防护水平,全面保障机场运营安全,同时还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的工作体验。https://e.huawei.com/cn/solutions/industries/transportation/smart-aviation/airport-perimeter-protection
港口智能水平运输
华为与天津港 C 段码头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基于 5G+AI 的智能水平运输系统,实现了港口 L4 级自动驾驶,助力码头 76 辆 IGV 满负荷常态化高效协同作业超 12 个月,实现水平运输无人驾驶安全、高效、规模化运营。
系统采用华为车规级 MDC 智能驾驶平台,融合 AI 全局路径规划、路网动态拓扑、多车车序控制、智能路口调度等创新算法,通过云端动态短路径规划,实现了 IGV 在路口的并行转弯和全局调度效率最优;系统采用北斗+5G+高精地图,结合路侧辅助感知,实现车道级高精度定位,使岸桥一次对位成功率达 90%以上,极大提升作业效率;此外,系统还实现了云车解耦,目前已完成与多种智能驾驶车型的对接,不仅成本更低,而且可推广性更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