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放心离开了。在陪伴微软从一个成熟的“大人”顺利过渡到一个成熟的“中年人”之后,65 岁的比尔·盖茨决定彻底告别微软舞台。
几天前,比尔·盖茨宣布辞去了微软公司董事会职务,这是他在微软最后一个主要的头衔。未来他将把更多时间用于慈善事业。
比尔·盖茨表示,现在微软强大的领导层让他能够放心离开以专注自己的时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离开公司,他仍将担任萨提亚·纳德拉和公司其他领导人的技术顾问。
作为微软帝国的缔造者,比尔·盖茨是全球 IT 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执掌微软 31 年间,他带领这家公司从零起步,逐渐成长为信息时代的技术领导者,他曾连续 13 年蝉联全球首富,其财富与功名均可登世界巅峰。
2008 年,比尔·盖茨功成身退,将微软交棒给了挚友鲍尔默,又在巨轮急需调转船头之际,提拔了新一代接班人纳德拉,并辅佐他重塑微软的辉煌。
退居幕后十几年来,比尔·盖茨活跃在慈善、健康、教育等社会领域,某种程度上,他回归了那个关心“天下事”的少年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身上有数不尽的标签,“技术天才”,“企业家”,“慈善家”、“首富”… 这里,我们希望通过回顾比尔·盖茨每一段意义非凡的经历,向这位传奇的 IT 巨子致敬。
电脑天才
1955 年,比尔·盖茨出生在西雅图一个中产之家。他的父亲是全美十大律所的合伙人,已故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
良好的家庭教育令比尔·盖茨从小便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个性鲜明的一面。他尤其喜欢看书,8 岁开始阅读《世界百科全书》,他可以同时看 5 本书,且能记住 90% 的内容。看完后还能有独立的思考,他常常向父母抛出一些关于生命本质、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的难题,为了满足他的求知欲,父亲只得买来更多的书供他阅读。
11 岁时,父母把比尔·盖茨送到以鼓励学生自由发展闻名的湖滨中学学习,这后来证明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在这里,比尔·盖茨受到了计算机的启蒙,也为他日后走上计算机道路打下了基础。
湖滨中学教育理念超前,在计算机刚刚展露头角的年代,该学校便安装了一台计算机终端供学生学习。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比尔·盖茨就对它所展现的强大计算能力感到惊叹。自那以后,他一有空就钻进机房,甚至不惜逃课。天赋异禀的比尔·盖茨很快就对计算机的操作驾轻就熟,他还自己编写出了 2 款游戏程序。
在这期间,他与几个喜欢编程的同学组成了一个湖滨程序小组,后来与他一起创立微软的保罗·艾伦就是小组成员之一。保罗·艾伦大比尔·盖茨两届,他们常常一起讨论计算机技术,一来二去便成为密友。
当时学校上机费用昂贵,比尔·盖茨和几个同学设计了一个破坏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程序,进入后台调出了上网账单记录,并修改为免费使用,但没过多久就被学校发现了,盖茨受到了处罚。
后来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想到了一个“正道”途径 — 他们为一家电脑中心寻找软件系统中的错误来换取免费的上机时间。再回忆起那段找 BUG 的日子,比尔·盖茨说道,“在电脑中心的工作促使我们真正进入了电脑的世界,成了十足的‘电脑迷’”。
创立微软帝国
18 岁那年,比尔·盖茨在学术能力评估考试 SAT 中以 1590 分(满分 1600 分)的成绩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父母为他规划的人生道路 — 在法律领域有所建树,俨然已有了一个好开头。
但上了大学后,比尔·盖茨发现,他对法律和一些文科类的课程没什么兴趣,他更愿意去上计算机、数学等选修课,他常常为了写程序两三天不睡觉。
另一个爆炸性事件成了比尔·盖茨人生的转折点。1975 年 1 月,MITS 公司宣布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牛郎星 8800 诞生,该计算机搭载英特尔生产的 8080 芯片。艾伦和比尔·盖茨意识到,需要一款专用软件,牛郎星 8800 才能运转起来,二人旋即投入到了夜以继日的研发工作中,终于,经过 8 周的努力,他们开发出了适用于牛郎星 8800 微型计算机的 BASIC 编程语言。
这次与 MITS 的合作让两个年轻人认识到,未来计算机必将朝着小型化、普及化发展,而时代的机遇稍纵即逝,比尔·盖茨和艾伦萌生了创办软件公司的想法。但横亘在前面最大的挑战就是,比尔·盖茨尚未完成学业。
19 岁的比尔·盖茨最终还是下决心要辍学创业,但父母认为他应该先完成学业后再创业。经过多番劝说,父母终于松口,盖茨也作出承诺,随后会回到哈佛完成学业。
1975 年 7 月,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在阿尔伯克基的一家旅馆的房间里创办了微软,主营 Basic 语言销售,艾伦主管技术,口才较好的比尔·盖茨主管商业。
和 IBM 的合作为成立初期的微软迎来了第一个发展契机。1980 年,IBM 决定开发个人计算机,软件方面经过与多家公司交涉,最终选定微软为其开发操作系统。
以微软的实力,研发出这个操作系统至少要一年时间,而 IBM 无疑等不了这么久。这时正好西雅图计算机公司开发出了“86-DOS”计算机操作系统,比尔·盖茨当机立断,以 2.5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DOS 系统的使用权,并在它基础上改造出了适配 IBM 计算机的 MS-DOS 系统。
伴随着 IBM 第一台个人计算机 5150 的问世,MS-DOS 系统也吸引了全球各地 PC 生产厂商的注意。比尔·盖茨敏锐的商业嗅觉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他在西雅图计算公司意识到 86-DOS 的真正价值之前,抢先以 5 万美元的价格买断了 86-DOS 的所有权。
收购 DOS 令微软收益颇丰,众多厂商推出的 PC 选择采用 DOS 系统。1983 年,微软销售额突破 5000 万美元。DOS 成为 80 年代个人计算机的标准操作系统。
2 年后,微软研发的首个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操作平台 Windows1.0 操作系统问世后,凭借简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大获得成功。
1986 年,微软的计算机产品在全球获得领先地位。同年 3 月 13 日,快速成长中的微软在纽约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上市当天收盘价 29.25 美元,全天交易 360 万股。
上市一年后,年仅 31 岁的比尔·盖茨成为美股历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之后微软又相继推出了 Windows2.0、Windows3.0、windows 98、2000 等系列产品,并通过这些产品陆续在欧洲、日本、中国等海外市场站稳脚跟,鼎盛时微软控制着 90%以上的 PC 操作系统市场。
操作系统无疑是微软最为成功的产品。另一款具有重要意义的产品是 Office 系列办公软件,这两款占据 90%以上的市场份额的“双璧”产品,让微软牢牢把握住了 PC 时代的主流。
当微软变得越来越大,垄断质疑也不绝于耳,1993 年开始,美国司法部以涉嫌垄断为由对其展开了长期调查与诉讼,微软还曾差点被拆分,2001 年 11 月,诉讼以和解暂告一段落。同期,微软在欧洲也面临着持久的垄断官司。
曾在长达十余年时间里,微软官司缠身,为此支付了数十亿美元费,破伤元气,比尔·盖茨也辗转于各个官司场做辩护。
后比尔·盖茨时代的微软
2000 年之后,比尔·盖茨开始逐渐退居幕后工作,他辞去了微软首席执行官职位,并由鲍尔默接任,自己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
2006 年 6 月,二人交接工作基本完成后,比尔·盖茨宣布将于 2008 年退休,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但仍担任董事长一职。
为了维稳,比尔·盖茨设置了 2 年的过渡期。他的工作交接到时任首席技术官雷·奥兹和克莱格·穆迪手上。与此同时,盖茨还推出了新一代年轻接班人体系,提拔了 xbox 事业部的 J Allard 等年轻高管。
图注:从左到右分别为比尔·盖茨、克莱格·穆迪、雷·奥兹和史蒂夫·鲍尔默
“一个时代结束了”。尽管此前已做了几年的铺垫,但退休消息仍在 IT 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时对于他隐退的原因,业内众说纷纭。
微软是一家典型的技术公司,很多人曾担心当比尔·盖茨淡出公司的日常管理后,微软的技术基因也会随之淡化。
选择和自己能力互补的合伙人是盖茨的用人之道。与盖茨不同,鲍尔默系工商管理背景,他是典型的管理人才,曾带领发展初期的微软走出管理混乱的困境。
在鲍尔默的管理下,微软成了一个销售导向型的公司。其任职 CEO 的 13 年里,微软的盈利水平增长数倍,但股价却一直低迷,创新乏力,错过了移动大潮。2013 年 8 月,鲍尔默突然辞职,黯然谢幕。
已不太管事的比尔·盖茨不得不再次出山稳定大局。“下一任 CEO 对我们所爱戴的公司而言,一定会是正确时间的正确人选”,盖茨在会议中谈论到接班人问题时,一度哽咽。
2014 年,微软第三代接班人萨提亚·纳德拉上任,此举被解读为“临危受命”。与此同时,比尔·盖茨卸任微软董事长,担任纳德拉的技术顾问,为其提供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咨询,更多参与到微软技术战略制定与产品开发工作中来,“辅佐”其顺利过渡。
据了解,在长达 5 个月的 CEO 遴选工作中,比尔·盖茨一直支持纳德拉。纳德拉在任职 CEO 期间,和比尔·盖茨联系紧密,两人定期互发电子邮件,纳德拉聆听盖茨对于自己工作的建议,请他评判自己的战略计划是否正确以及微软是否比以前变得更好。
上台后,纳德拉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转变以 Windows 为中心的策略,大力发展云计算,更加开源开放,全球大裁员上万人,提高组织效率…
变化较大的是在开源领域。以前,微软的产品非常封闭,开源这个词儿和微软根本不沾边,而且微软还经常和开源社区因为各种专利纠纷打官司,导致微软在开源社区的声誉很不好。纳德拉上台后,这一情形发生了 180 度大逆转,微软积极拥抱开源,微软接受了此前被鲍尔默称为“毒瘤”的竞争对手 Linux,纳德拉甚至公开表示“微软爱 Linux”;2018 年 6 月,微软以价值 75 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 GitHub,几个月后又宣布加入开源专利联盟 OIN,并向 OIN 提供了 6 万多个开源专利;近日,GitHub 收购 了代码分发公司 npm 的消息引起热议…这一系列大动作无不表明了微软势要把开源进行到底的决心,微软确实是变了。
最根本的变革是文化,纳德拉把将微软塑造成文化驱动型公司作为首要任务,希望创建一个更加多元化、谦逊低调的公司。
几年前,比尔·盖茨为纳德拉的新书《刷新》作序,序言中,他对纳德拉不吝溢美之词:“他是一个谦逊、有前瞻性又务实的人。他既能针对策略提出有见地的问题,也能与核心工程师搭档默契,所以对我来说, Satya 成为微软的首席执行官一点都不意外”。
纳德拉没有让比尔·盖茨失望,他的“拯救计划”已经卓有成效,云业务已经是微软最大的业务,营收贡献超过 50%,微软市值重回万亿美元巅峰,没落的帝国正在依靠云时代获得重生。
正如比尔·盖茨所言,“微软的领导层从未像现在这样强大,所以现在是离开的时候了”,这一次,他可以放心隐退了。
慈善家
在淡出微软的近 20 年里,比尔·盖茨人生的“第二幕”专注在公益和慈善事业上。
1994 年,比尔·盖茨设立了以父亲名字命名的威廉·盖茨基金会,3 年后,他又建立了盖茨图书馆基金会,2000 年这两个基金会被合并为以盖茨夫妇命名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在 50 岁生日时,比尔·盖茨曾公开表达他的慈善理念,名下的巨额财富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这些财富将全部捐献给社会,而不会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儿女。
2008 年比尔·盖茨宣布退休时,也同时宣布捐献 580 亿美元个人公司财产到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截止 2019 年,基金会已经累计向全球捐献了 538 亿美元,用于改善全球健康、公共教育、性别平等、气候危机等问题。
技术天才比尔·盖茨在做慈善上绝不是一味的“撒币”,他主张用技术革新和商业思维来做慈善,用同样的成本做更多的事,他将每一笔捐款看做“投资”,注重以“投资回报率”衡量慈善成果。他格外看重疫苗研发,“一旦拥有好的疫苗,我们将能够每年拯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厕所革命”是比尔·盖茨多年来关注的重点,第三世界国家每年有数百万儿童因饮水不洁而死亡,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没有具备污水处理系统的厕所。为此比尔·盖茨发起了“马桶再造竞赛”,激励科技人才设计出无给水、无排水的低成本马桶。
今年以来,为防控新冠疫情全球爆发,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已经 3 次累计捐助 1.6 亿美元用于加速研发新冠病毒肺炎疫苗、治疗药物等。
前段时间,当人们开始反思这场疫情“黑天鹅”为何突然爆发,比尔·盖茨 5 年前的“神预言”意外刷屏网络,令人警醒,“未来几十年里,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杀掉上千万人,那更可能是个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不是战争,不是导弹,而是微生物”。
有人盛赞比尔·盖茨是有史以来最慷慨的慈善家,他本人却为这个说法感到生气,“这纯粹是从经济角度讲的,因为我在一生中捐献超过 1000 亿美元。其实我并没有像很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一样真正牺牲自己的时间或是良好的经济条件,那些为了帮助别人而甘愿奉献的人们,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慈善家”,在一次采访中,盖茨的慈善理念令人动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