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正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特别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深度协同等新特点。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迅猛发展,完善的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规范和引领该领域的发展,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以下统称《指南》),聚焦基础共性标准、基础支撑标准、关键技术标准、智能产品与服务标准、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行业应用标准、安全/治理标准等 7 个重点方向,加快构建满足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工智能 +”高水平赋能需求的标准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总体目标,实现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
《指南》明确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赋能新型工业化。
到 2026 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将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50 项以上,推动形成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预计参与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将超过 1000 家,国际标准的制定也将超过 20 项,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指南》要点解读
建设思路:多层次、系统化
人工智能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系统化的过程,由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标准构成。根据《指南》,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 / 治理等七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涵盖了具体的标准制定方向和要求:
基础共性标准:规范人工智能术语、参考架构、测试评估、管理、可持续等方面的标准。
基础支撑标准:包括基础数据服务、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计算设备、算力中心、系统软件、开发框架、软硬件协同等标准,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夯实技术底座。
关键技术标准:主要规范人工智能文本、语音、图像,以及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智能体、跨媒体智能、具身智能等的技术要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
智能产品与服务标准:规范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移动终端、数字人、智能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涵盖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标准,以及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标准。
行业应用标准: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场景中的应用,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
安全 / 治理标准:规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等要求,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指导原则:创新、牵引、协同、开放
为了确保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指南》还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指导原则,通过创新驱动、应用牵引、产业协同和开放合作,加速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始终秉持创新驱动的理念。优化产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化联动机制,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动先进适用的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成标准。
严格遵循应用牵引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面向行业应用需求,强化创新成果迭代和应用场景构建,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与重点行业的融合应用。
高度注重产业协同的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标准化工作协同,推动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协作,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标准化模式。
着重强调开放合作的策略。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鼓励我国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与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国际标准。
新增重点: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
与今年 1 月发布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相比,最终版的《指南》在核心内容上有了显著的拓展,特别是新增了“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这一关键环节。该部分主要着眼于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为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及重点行业的智能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具体而言,它涵盖了从研发设计、中试验证,到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以及运营管理等制造业全链条的智能化标准设定,并针对关键行业的智能升级提出了明确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涂珍兰表示,“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写在最后
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产业链上各环节携手共建。《指南》还提出,建立健全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统筹产学研用各方、产业链各环节优势力量,协同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建设,共同构建先进适用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
总的来说,本次《指南》的发布,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将有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保障产业安全,从而更好地赋能新型工业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