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能够帮助开发者做很多工作,还编撰了有用的规范,这让编写一个 HTTP 服务器看起来也不是很难。
首先需要阅读 57897 个字的RFC 2616规范。当然,该文档是 IETF 编撰的。
注意,这个规范描述的是 HTTP/1.1,如果仔细阅读,会发现它撰写于 1999 年 6 月。对于我们来说这已经足够了,本文并非介绍如何实现一个最新版本的 HTTP 服务器(HTTP/3规范在 2019 年 9 月 26 日才发布。),只是概要的介绍 HTTP 服务器如何工作,以及其背后的基本原理。以下内容也并非指导如何编写一个用于生产环境的服务器,如果有需要的话,还是建议直接使用诸如Nginx和Apache之类可信赖的服务器。
如果您对 HTTP 协议不同版本之间差异以及协议历史感兴趣,这里有一篇不错的文章。
什么是 HTTP 协议
HTTP 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它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上几乎所有资源(文件和其他数据)的载具。大多数情况下,HTTP 协议用于替代直接使用 TCP/IP 套接字,TCP 协议是我们要使用的基础协议。
这并不是否认 HTTP 协议可以基于互联网上的其他协议,甚至是其他网络环境。HTTP 协议仅仅假设传输环境可靠。因此理论上任何提供类似可靠传输的协议都可以使用。不过,规范并没有明确如何将传输协议的传输数据单元映射成 HTTP/1.1 协议的请求和响应结构。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将使用 HTTP 协议(类似的,如果你对技术趋势比较敏感,可能还听说过Gopher协议;如果你是在 IoT 领域,那么应该会使用MQTT协议)。这里的客户端可能是一个浏览器或者其他实现了 HTTP 协议的客户端。TCP 和 HTTP 协议都是基于请求-响应的协议。这意味着刚开始客户端会发出一个请求到服务端,而服务端将会一直监听请求,同时对收到的请求做出响应。
HTTP 协议传输资源,它是由统一资源定位(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标识的一块数据。资源可以是一个文件,也可以是一个生成的查询结果。
开发人员可能会问:
这些服务将什么内容如何发送回去?
好吧,这就是 RFC 文档的作用了,定义了这些格式。相比于 HTTP 协议,TCP 协议是更加底层的协议,它只描述了如何将数据从一个地方发送到另一个地方,并没有描述传输的内容。而在这方面 HTTP 协议则更加具体。
第一次接触
本文代码可以在GitHub仓库中查看(链接指向的是本文编写时对应的代码)。
首先,我们需要在特定端口监听并处理 TCP 连接。为了突出这个步骤,我将避免使用一切库(例如直接使用一个 http crate),因为本文重心就是关注服务器如何工作。
正在和国际空间站对接中的航天器
好了,让我们新建一个工程,暂且叫 Linda:
随后,我们将接受并处理连接。为了便于了解服务器运行情况,我还添加了了日志 crate log 以及其实现 simple_logger。
首先,需要打开一个套接字,以便客户端连接。这里我们使用TcpListener来绑定套接字。如果查看文档,可以发现 bind 函数返回值是 Result,它代表了绑定的地址。返回的 Result<>枚举表示该操作可能会失败,我们必须处理异常情况。TcpListener 实现了incoming()函数,通过它可以获得连接的迭代器,后面就要处理这些连接。
第 8 行:定义需要绑定的 IP(localhost)和端口。
第 10 行:创建绑定指定 IP:端口的监听器,如果失败返回错误。
第 13 行:循环传入的连接。
第 14 到 20 行:由于连接可能失败,使用match处理 Result<>枚举的两种可能情况。
第 15 到 18 行: 使用match处理 handle_connection(stream) 返回的 Result<>枚举,该方法暂时还未实现。
Rust 没有异常。取而代之的是用于可恢复错误的 Result 枚举和用于无法恢复错误的 panic!宏。(如果对此还不熟悉,建议阅读 Result<>文档。)
现在,如果尝试在浏览器中访问http://127.0.0.1:8594,我们会收到“连接被重置”,因为服务器没有返回任何数据。
响应客户端
我们已经和 TCP 套接字建立了连接,现在我们要处理数据流。该功能通过之前代码块第 18 行的 handle_connection(stream)函数来实现。下面我们就要来实现该方法。
目前,我们只解析了 RFC 文档中指定的请求行(Request-Line),既 Request-Line = Method SP Request-URI SP HTTP-Version CRLF,而非整个请求头。
完整的请求体格式是这样的(从 RFC 规范中复制):
这里有许多新代码,因此让我们一段段来过。注意,该方法返回Result<(), Error>,匹配 main.rs 的代码。
将流读入缓存
首先,我们需要将可修改的 TcpStream 内容读如缓存,这里使用了一个 512 字节的 &[u8]数组作为缓存。如果要多次写入,我们可以将它们缓存起来,当写入都完成之后把所有内容一次性写入流。这对于处理分块数据非常有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使用 BufWriter;同时对于发送大文件也非常有效,此时能够大大提高效率。不过示例中要发送的文件已经在内存中了,因此不需要这些功能。
我们将缓存作为可变引用传入,然后将其转成 String,以便后面可以解析。lines()函数将字符串按行分隔,并返回一个迭代器。next()函数返回迭代器的下一个元素。
在 Rust 中 String 和 &str 是不同的,其中 String 是保存在堆内存中且可以增长,而 &str 保存在栈上无法增长。
来自/r/rust的harvey_bird_person的提醒:
的确,&str 无法增长,但这是因为它是不可变引用。任何不可变引用的数据都不可修改。&str 指向的实际文本可能存在任何地方,文本可以分配在堆内存中,也可能是一个常量字符串或者任何东西。我们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解析请求行
这里我们将请求行(按照 RFC 规范定义)传入目前没有实现的函数 parse_request_line()。这里我们按引用传递。如果解析函数返回 OK,就将其打印出来;如果不正确则返回错误。现在来看解析函数本身:
第 2 行将请求行数据按照空格分隔,返回一个迭代器,后面可以循环。后面在第 4、10、19 行就调用了其 next()函数返回字符串的后面一部分,然后 ok_or()函数将返回值从 Option<>转换成 Result<>。(如果对 Rust 的 Result<>还不熟悉,请参阅文档。)如果 ok_or()函数返回错误,我们将打印出一些错误消息。
ok_or()函数将 Some(v)映射成 Ok(v),将 None 映射成 Err(err),最后我们将错误使用?传播出去。
第 13 行我们指定了文档根目录,该目录是服务器查询文件的地方。然后我们将静态的根目录和 uri 拼接起来,并检查文件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我们返回错误。观察这个函数的返回值签名 Result<Request, Box>,这里 dyn 表示动态的,既可以返回任何类型的错误。这样让我们以后能够返回格式化的错误消息。
最后,我们检查请求的方法是否为 GET(兼容 HTTP/1.1 实现也必须实现 HEAD 请求)。然后我们检查 URI 映射的文件系统文件是否存在,以及 HTTP 版本是否是 HTTP/1.1。如果不满足要求,我们将向上传播错误。
如果一切正常,我们将返回 Ok()包装的 Request 对象。
Request 结构体
其中一个至今没有说明的是 Request 结构体。我们会将请求行保存到这个结构体中,格式按照 RFC 规范中定义的:
SP 是空格字符,CRLF 表示回车和换行(起源于打字机时代)。我们用\r\n 来表示 CRLF,这里\r 表示回车,\n 表示换行。
用代码格式化的语句为:
以下是我们可用的请求方式列表:(来自于规范)
OPTIONS
GET
HEAD
POST
PUT
PATCH
COPY
MOVE
DELETE
LINK
UNLINK
TRACE
WRAPPED
目前我们只会实现 GET 请求。按照规范后面就是请求的 URI:
GET 请求表示获取的信息(以实体的形式)用请求 URI 来标识。
因此,如果我们通过 GET 请求获取/index.htm,并且服务器的根路径中有这个文件,我们会将其作为响应体返回。
它(HTTP 协议)构建于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3]提供的参考原则之上,通过位置(URL)[4]或者名称(URN)[20]来标识资源,并应用指定的方法。
我们将 URI 保存为std::path::Path类型。
最后,我们将要使用的 HTTP 版本是 HTTP/1.1,我们使用 &str 类型存储。
注意,我们使用了字符串引用,而非 String 对象。因此必须给它们指定生命周期标记’a’。
然而,当我们尝试编译的时候,编译器给出了如下的错误:
这意味着我们得自己手工实现 fmt::Display trait,因为 Rust 在打印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格式化 Request 结构体。
以下是 fmt::Display 的实现:
当然,在给 Request 结构体实现 Display 的时候,我们也得手工指定生命周期。
一个 hack 的响应
目前为止,我们的服务器实际上没有返回任何内容……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临时解决方案:创建一个 index.html 文件,作为返回的一部分发送出去。
理论上我们可以在文件内写任何内容,但是考虑到目前还没有兼容发送其他媒体问题,例如图片(为此我们需要实现 MIME 类型,该功能后续会支持)。让我们引入文件系统库:
首先,我们将文件作为字符串从文件系统读入。然后按照 RFC 规范(目前我们只返回状态行和实体内容)构建响应内容:
状态行定义为:Status-Line = HTTP-Version SP Status-Code SP Reason-Phrase CRLF。该行内容暂时硬编码,本文第二部分我们将“更恰当的”实现该功能。
状态码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类型。后两位没有任何分类作用。首位数字有以下 5 个值:
然后,我们对响应字符串调用了 as_bytes,它将字符串转换成了字节数组。产生的 &[u8]类型数据通过 stream 的 write 函数写入,最终通过 TCP 连接发送出去。注意,write 和 flush 操作可能会失败,因此我们使用了 unwrap()函数。这不是一个正确的错误处理方式,再下一篇文章中将会处理这个问题。
完整代码可以在GitHub上查看(链接指向的是本文编写时对应的代码)。
实际的实现中,我将大部分实现都放到了 lib.rs 模块中,仅仅对 main()暴露了 handle_connection()函数。后续文章我会对代码进行重构以适应各种响应类型。
运行
最终,关键时刻到了:当我们运行 cargo run,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http://127.0.0.1:8594,如果一切正常,将会看见如下输出:
同时,在浏览器中我们可以看见 html 文件渲染后的样子。
当发现请求的文件存在时,将会发送 index.html。在我们情况下请求的根目录存在,因为代码中硬编码了对应的文件并读入 content 变量,因此我们看见的是 index.html 渲染之后的输出。后续我们将检测文件是否存在,再发送对应的文件。
注意,我们只通过日志输出了请求行,而不是完整的请求头。完整的请求头看上去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使用 http GET 命令(该命令来自于httpie包,也可以使用 curl 命令)来请求这个 URL。
如果我们使用了其他不支持的请求方法,例如 POST,将会收到一个错误:
代码运行日志看上去是这样的(我们简单的打印了请求行):
当然,这个简单的服务器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当我们有许多请求的时候,如果其中一个请求耗时较长,那么其他请求方可能无法获取任何数据,因为服务器是单线程的。
但是,这些问题和一些规范中未实现的内容将在下次实现。下次我们将实现:
多线程运行。
请求和响应头(例如 Content-Type 等)。
返回成功和失败响应。
响应体(从根目录提供静态文件)。
状态码(200 OK、404 NOT FOUND)。
本文代码可以在GitHub仓库中查看(链接指向的是本文编写时对应的代码)。
原文链接:
https://curiosityoverflow.xyz/posts/linda/
评论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