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n 上海站|90%日程已就绪,解锁Al未来!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已设立 18 个“数字化军团”!中国联通正加速布局算网和大模型体系

  • 2024-03-22
    北京
  • 本文字数:2434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大小:1.27M时长:07:25
已设立18个“数字化军团”!中国联通正加速布局算网和大模型体系

3 月 19 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 2023 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其去年营业收入达到 3725.97 亿元,同比增长 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81.73 亿元,同比增长 12%,连续 7 年实现双位数提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到 5.1%,为近年来最佳水平。


在当前风起云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字经济为中国联通开辟了更广阔发展空间。2023 年中国联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数智创新能力建设,研发投入提高至 151.2 亿元


在组织结构方面,为加快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部署,中国联通在 2023 年发布了第二批面向 7 个行业的 8 大“数字化军团”,累计已设立 18 个针对不同行业的“数字化军团”


在数智基座升级方面,2023 年是中国联通深化数字化工具应用、依托联通云驱动行业转型的一年。展望 2024 年,中国联通将进一步“锻造 APP、数字中台等数智化运营能力,提升云大物智链安平台能力”。



在不久前的 MWC2024 巴塞罗那上,中国联通发布了联通云智算、“联通元景”大模型等六大算网数智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其以数字信息运营服务、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为抓手,推动两类主营业务协调发展、网络能力持续增强、算力供给持续丰富、人工智能持续迭代的信心与决心。


花这么大力气推进数智化创新,究竟有无裨益?年度报告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2023 年算网数智业务收入达 752 亿元,占主营总收入的 25%,新增收入占比超一半。算网数智业务成为联通新增长点,公司投资重心也从基础联网通信转向了高增长的算网数智业务。2024 年,中国联通将持续完善网络覆盖,优化网络质量,聚焦算力核心区域落地数据中心,加强算网资源统一编排调度,提供算网融合服务。


紧抓全新增长契机,加速布局算网、大模型体系


作为算力网络概念的倡导者与先行者,中国联通全面落实“东数西算”战略,积极构建多级算力供给。结合东数西算以及自身“5+4+31+X”算力资源布局,中国联通的算力中心覆盖国家 8 大枢纽节点和 31 省,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 40 万架,完成 29 省千架资源布局,骨干云池城市覆盖超 230 城,MEC 节点超 600 个。


早在多年前中国联通就已开始布局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以及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随着以大模型、大数据和高算力为支柱的 AIGC 领域的持续升温,中国联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增长契机,人工智能已被视为关键的战略领域。2023 年中国联通继续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云网智”融合发展,全面向“AI+”战略转变。


利用其在算网基础设施、多元化业务场景和广阔客户基础上的优势,中国联通正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模型开发与应用新模式。特别是其打造的“元景”大模型及“1+1+M”的大模型体系,即 1 套基础大模型、1 个大模型底座、M 种行业大模型,其中行业通用大模型已达千亿级参数级别;同时,公司启动了 AI 内生安全工具链、管理体系和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语言模型的价值观对齐,在 TruthfulQA 数据集评测达到业界主流水平。


向“安全数智云”转型升级,联通云收入增四成


在 2023 年,联通云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 510 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1.6%。“联通云”已全面升级为安全数智云,累计上线产品 106 款,综合能力基本达到业界主流水平,入选信通院“2023 数字政府产业图谱”。


中国联通充分利用其算力和网络的一体化优势,显著增强算力资源储备。2023 年云资源销售已突破百万核的里程碑,同比激增了 186%;云池资源快速增长,完成“一市一池”布局,云资源的覆盖城市数量也已超过 230 个。


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国联通专注于攻克云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云灾备等关键技术难题,并在政务、医疗、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打造标杆案例,帮助各行各业提质增效。中国联通还持续优化其“虚拟化”和“云原生”技术基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CULinux2.2 的部署量已经超过了 3300 套。


抢抓政策机遇,强化数据产品服务供给能力


中国联通紧抓“数字中国”建设、“数据要素 X”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机遇,加快数智应用规模化发展,做优联通看家、联通超清、5G 新通信等数字化产品体验;提升重点领域数据服务效能和运营服务能力,完善数据安全能力建设。


在数智应用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联通发布了全球首款 5G RedCap 商用模组“格物”设备管理平台千万级并发能力、场景化物模型优势赋能重点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升级,格物 Unilink 平台还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此外在网信安全领域,中国联通还推出“墨攻”安全运营服务平台,打造“端网云数服”一体化运营服务模式,在数字政府、央国企等领域新增新模式案例 50+ 个。


在数据服务方面,2023 年中国联通全网大数据收入高速增长,市场份额连续 5 年保持行业领先,通过 DCMM5 级评估;区块链与同态加密等技术融合实现跨域组网、存储压降 30%,底层平台性能突破 2 万 TPS。中国联通坚持以数智技术融合创新为核心驱动力,12 项数据治理能力入选《2023 数据治理产业图谱 2.0》,入选数量排名第一;数据处理能力持续提升,日采集数据增量同比翻倍达 1.2PB,以历史最高分通过 DCMM5 最高等级认证。


技术、人才两手抓,巩固数智转型优势


2023 年,中国联通积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年内授权专利达 2287 件,同比增长 37%。中国联通始终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重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人员所占比重已达至 40%。


在巩固数智转型优势方面,中国联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构建内部数智应用体系方面表现突出,在国资监管数智化提升专项行动中位列央企第一,实现了智慧运营的有效串联。中国联通不断强化创新提升效率,已经将 CBSS1.0 升级到 2.0 全云化架构,实现版本发布不停业;此外,网络中台汇聚开放超过 2800 个能力;管理中台用户中心有效工号实名率达到 100%;数据中台完善湖仓一体多引擎融合技术架构,建成 BMO 统一数据资产目录,开放数据资产超过 3 万;内部应用上联通云率达到 68%,算力规模提升 13%,CPU 利用率超过 37.5%。

2024-03-22 17:267710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架构设计小结

Geek_e8bfe4

kubernetes镜像构建和扫描

CTO技术共享

Java基础之网络编程(二)

自然

网络 8月月更

Kubernetes中API安全加固

CTO技术共享

leetcode 560. Subarray Sum Equals K 和为 K 的子数组(中等)

okokabcd

LeetCode 算法与数据结构

IDEA开发Spark应用实战(Scala)

程序员欣宸

8月月更

【Go事】一眼看穿 Go 的集合和切片

梦想橡皮擦

Python 爬虫 8月月更

《博弈论》— 人生何处不博弈

蔡农曰

读书笔记 博弈论

为什么说:被观察者是 push 数据,迭代者是 pull 数据?

掘金安东尼

前端 函数式编程 8月月更

架构实战营 毕业总结

Gor

用户权限-Linux系统特殊权限

Albert Edison

Linux centos 运维 用户权限 8月月更

[CSS入门到进阶] 用transform后z-index失效了?总结transform的注意事项!

HullQin

CSS JavaScript html 前端 8月月更

解密 Flutter 的 const 关键字

岛上码农

flutter ios 前端 安卓开发 8月月更

RocketMQ高可用设计之消息重试机制

急需上岸的小谢

8月月更

电商秒杀系统设计(架构实战营 毕业设计项目)

Gor

SpringBoot(二、基础知识)

SpringBoot 2 8月月更

架构实战营模块 9 作业

Naoki

架构实战营

Kubernetes 真的在蚕食云吗

CTO技术共享

【Java】: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长度以及循环遍历等...

翼同学

Java 学习 编程语言 分享 8月月更

Java基础之网络编程(一)

自然

网络 8月月更

Prototype以及jQuery和CDN -内容分发网络在使用JavaScript实战运用

恒山其若陋兮

8月月更

架构实战营毕业总结

Naoki

架构实战营

网信办将全面规范打赏连麦等功能,必须监督好平台和MCN机构

石头IT视角

C++多态之析构和纯虚析构分析与示例(三)

CtrlX

c++ 后端 面向对象思想 8月月更

【算法实践】| 手把手带你实现快速排序算法

迷彩

快速排序 算法实践 8月月更

数据结构——树(树的基本概念)

工程师日月

8月月更

来聊聊 OpenJDK 和 JVM 虚拟机

HoneyMoose

程序员最容易读错的单词,听到status我炸了

艾小仙

Java 前端

已设立18个“数字化军团”!中国联通正加速布局算网和大模型体系_AI&大模型_何逸灿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