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东方富海陈利伟:ToB 赛道是场“长跑”,想成功不能有明显短板

  • 2022-10-13
    北京
  • 本文字数:7991 字

    阅读完需:约 26 分钟

东方富海陈利伟:ToB赛道是场“长跑”,想成功不能有明显短板

编者按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中国互联网的“战场”已经从 ToC 开始转向 ToB 领域。然而,ToB和 ToC 的底层发展逻辑是不同的,ToC 领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快速增长,而 ToB 领域更像是一个长跑,跑着跑着就会有很多人掉队,也有很多人会看不清路,会迷茫。

 

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利伟认为,ToB 企业想要突破这一瓶颈,核心是没有明显短板,具体来说,需要具备产品、销售、交付、客户成功、组织管理“五位一体”的能力。而这五大能力的背后,离不开“人”,离不开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只有企业拥有持续聚集优秀的人才的力量,才能够引领企业不断前进。

 

本期《超级连麦》,我们邀请到了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利伟,和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 CEO 霍太稳(Kevin),InfoQ 极客传媒总经理汪丹(Yolanda),一起聊聊数字时代的人才培养和企业学习“攻略”。内容有删减,感兴趣的同学可进入“霍太稳视频号”观看直播回放。

数字化背景下,ToB 领域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是什么驱动力让您一直坚守在 ToB 领域进行投资?

 

陈利伟:说实话,我们一开始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大家扎堆的地方我们不去,我们要去找新的蓝海市场。当时券商的基金都是投一些 IPO 中后期项目,因为券商的资源是在上市这部分,他们接触的都是成熟期的项目,一开始我们也是这种投资思路。

 

后来,我说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根据地,要找到自己专注的行业,当时认为要在 TMT(电信、媒体和科技)领域去寻找。但是,2011 年前后,TMT 中国互联网领域已经风起云涌,美元的 VC 在里边已经扎根了十年,投出了像百度、新浪、网易等最好的一批公司,赚到了很多钱,形成了很深的品牌壁垒、经验壁垒和资源壁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跟到美元的 VC 后面去投消费互联网已经没有什么胜算了,而且也很难体现我们团队的辨识度。

 

再后来,我们就看了TMT的其他细分领域,发现还有 ToB 领域,还有产业互联网,于是就开始详细地研究 Salesforce。

 

2011 年,距离 Salesforce 上市已经过去 7 年,当时它整个 PaaS 能力都已经建立起来了,站在这个节点上去看 Salesforce 所倡导的“SaaS 对传统软件的颠覆”,趋势已经形成。而且研究完之后,我们发现 SaaS 都是产业互联网,大量的公司都是用 PS(市销率)来估值的,不是用 PE(市盈率)来估值的,这说明产业互联网 ToB 公司是极具想象力的。

 

如果去看 Salesforce 从 2004 年上市到 2011 年,这七年它股价一直都是牛市,呈现 45 度角的上升趋势。但是,2011 年,国内的一线的 VC 很少有人讲产业互联网、讲 SaaS,我们搜遍了全网的信息,几乎没有知名的投资人去关注这个领域,这肯定是个蓝海。而且从美国的实践来看,这个领域未来有很大的机会,所以当时我们就把 ToB 作为重点关注的投资赛道。后来,随着对这个赛道持续地投资,以及国内服务领域热度的持续增加,我们更加坚定了企业级服务赛道是值得投资的。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国内目前 ToB 领域都有哪些机遇?

 

陈利伟: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奠定出中国 ToB 产业发展的契机。在我来看,中国的经济从 1978 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从经济增长模式和方式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 1978 年到 2008 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相对来说是比较粗放式的,企业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三驾马车”都在拉动中国经济。

 

第二个阶段,2008 年之后,很多经济的增长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中国的 GDP 增速到达了一个峰值,之后是经济增速在下滑,整个经济增长从原来的粗放式高增长到现在的有质量中低增长。

 

在经济高增长时代,企业考虑的不是数字化所带来的降本增效、提质,更多的还是快速加杠杆,快速发展。有些企业家也提过,在高增长阶段,拼的是胆量,只要胆量足够大,你就能够快速地去抓住这些商业机会,从而扩大市场份额,赢得商业竞争。

 

在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特别是从生产需求很旺盛到现在的生产过剩,企业都回归到内部的效率提升,数字化所带来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特别是近 5 年,企业对于 ToB 数字化的内在需求越来越强烈。

 

我在研究数字化给传统的产业带来的价值时,经常会拿美的举例子。美的的数字化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初,但是在 2012 年以后大家才关注到它的数字化成果。2012 年,美的完成了新老管理层的交接,新的管理层上来之后,明确了从战略上加快美的的数字化进程。

 

从资金的投入上来说,美的从 2012 年至今,大概每年会在企业数字化建设上投入十到二十个亿,连续十年已经投入了一两百亿。十年前,整个家电行业,格力的市值是美的加上海尔的总合,十年后的今天,美的市值是格力和海尔的市值总和,这是资本市场对整个家电板块不同公司的评判。

 

从美的内部一系列的指标看来,数字化给它带来了一些变化。

 

比如充足的现金流——美的可动用的现金流大概在一千亿人民币以上;

 

从库存来看,在数字化之前,美的有一个洗衣机的生产线,它在全国要租 120 万平方米的厂房来放洗衣机的库存。在数字化之后,这个库存缩减到 10 万平米,完全可以应对消费者的需求。库存占用的资金更少,它的利润率也会更高;

 

从数字化的组织能力上来看,美的不是完全依靠外部的 ToB 的供应商来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而是通过外部和内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美的内部孵化了自己的美云智数公司,从服务内部逐渐扩充到服务制造行业,据说收入利润也到了可以独立剥离出来上市的级别;

 

从营销的模式上来说,传统的家电厂商基本上都是生产加经销商,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是它可以快速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不好的方面是消费者的反馈的链条很长,从消费者传递到经销商,再传递到生产商,而且经销商没有什么内在的动机要把消费者的声音传递上来。久而久之,导致生产商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一定适销对路。而美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打破了原来的消费模式,直达消费者,它构建了将近一个亿的会员,已经开始进行会员运营了。

 

总之,越来越多行业的头部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看到了价值,也得到了红利,为国内其他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非常好的标杆,提供了高质量的蓝本。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国内目前 ToB 领域都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陈利伟:国内目前 ToB 领域面临的挑战要从需求端和供给端这两方面来看。

 

从需求端来看,虽然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迎来了非常好的契机,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周期是非常长的。中国城镇化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底层因素,整个城镇化进程从五六十年代到现在,长达五、六十年,城镇化率大概是百分之七十几,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够完成的,可能需要三十、甚至是五十年的时间来实现。

 

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ToB 行业的供给周期也相对较长,从前期的需求了解到产品的研发、产品的交付和部署的实施,之后到客户看到产品的效果仍需要一段时间。客户可能会花费一年的时间,才能知道你的产品对他来说效果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愿不愿意继续付费,甚至愿不愿意再去增购。

 

另外,在当下的中国,对于发展 10 年左右的中国 ToB 产业来说,既没有像美国一样火热,也没有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站在供给端的角度来看,我们还缺少优秀的企业级服务产品,因为 ToB 产品的价值,需要 B 端的客户来验证,而 B 端的客户都是非常理性的。

 

对于中国的 ToB 公司来说,你既要有很好的产品技术,同时又要懂行业的 KNOWHOW,要把这两个方面相结合。因为产品还是人在使用,需要顺滑的产品体验,要把这些东西全部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出超出客户预期的好产品,真正帮助客户成功。

想要做好企业服务,ToB 公司要具备这五个能力

ToB 公司想要做好企业服务,都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陈利伟:ToB 的公司要想成功,核心是没有明显的短板。我们内部总结出优秀的企业级服务公司要具备五位一体的能力。

 

第一,产品能力。这点 ToB 和 ToC 领域没有本质区别,产品不能完全的同质化。现在我们看到大量的 ToB 公司,它们的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且也没有垂直行业的壁垒。很多都是通用型行业的 ToB 产品,基本上都是大而散。而往往成功的一些 ToB 公司都是小而精的,辨识度非常高,同质化程度非常低,能迅速奠定起来它的产品能力和产品壁垒。

 

第二,销售能力。大部分的 ToB 的产品都是需要面对面进行销售的,那么,企业销售体系的搭建至关重要。在实践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能管理好二、三十个销售人员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想要管理好五十人以上销售队伍是不容易的。怎么考核他们?怎么监管整个销售的流程?这都是难题。更不用说管理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销售队伍了。

 

有些人可能会谈到,国外现在都在讲 PLG(产品驱动增长),就是公司不需要销售人员,不需要面对面销售,公司需要的是产品驱动运营,产品驱动增长。但是,即使是 PLG 类型的公司,它在谋求规模化的销售增长时,也存在着打造销售团队的阶段。销售能力的搭建对于所有的 ToB 公司都是适用的。

 

第三,交付能力无论是中等的,还是大型的公司客户都有很强烈的定制化需求。ToB 企业必须既要适应客户的发展阶段,同时又要能赚钱,对他们来说就得降低成本。如何低成本、高质量、快速地来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这对 ToB 公司的交付能力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公司没有很高的交付能力的话,就可能不赚钱。ToB 公司从一些中小的客户的标准化产品,往中大的客户定制化的产品过渡时,会影响他们能力的提升,也会影响最终销售规模的扩大。

 

第四,客户成功的能力。因为新一代的 SAAS 企业软件,它最核心的就是客户能不能续费,能不能增购。如果客户不继续续费、增购,你的商业模式是没有办法长久持续运营下去的,早晚有一天你的现金流会枯竭。如果想要客户能够续费、增购,就离不开客户成功能力的打磨。

 

客户成功,在中国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而在美国已经形成了做客户成功的 SaaS。国内很多企业仍把客户成功和所谓的运维客户服务的部门等同起来。但是,客户成功才是最重要的。这需要 ToB 公司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而不是客户要到期之前公司去给他打电话,让他去续费,这其实是一种被动式的响应,不是真正的客户成功。

 

真正的客户成功,就是公司在每个产品研发上线的时候,都对应着一套所谓的客户成功的指标体系,同时易于评估和考核,比如客户用了我们的产品之后能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把这些变化指标化、体系化。如果公司想要把这套体系搭建起来,这非常需要考量公司的能力,公司也需要时间进行沉淀。

 

第五,组织管理的能力。ToB 和 ToC 不一样,很多时候 ToC 经过一两年的发展,市场格局就已经形成了。而 ToB 是一个长跑,跑着跑着很多人就掉队了,也有很多人就看不清路了,就迷茫了。对于 ToB 的创始人来说,你的组织管理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需要创始人能够长时间聚集越来越多的人跟你一起去奋斗。

 

这既靠方法论,同时也靠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都是在解决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的问题。比如说组织能力的调研,首先得知道组织能力差在哪里,你做没做组织能力、员工满意度和员工敬业度的调研,多长时间做一次,做没做人才盘点、内部的领导力等各种技能的培训,这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够产生作用和效果。

 

我们看到很多 ToB 公司最后都碰到瓶颈了,创始人突破不了组织管理能力的边界,他的人员的规模永远都是两三百人,一到四五百人,公司的效率就极大下降,亏损也急速放大,它内部的效率就无法提升。

 

总结下来说,无论我们在做项目,还是进行投资项目选择时。我们分析这个公司,到底处在什么水平,和同行业的优秀公司相比,到底有没有领先性,都会从这五位一体能力来进行拆解、考量的。

您如何看待 ToB 领域的企业级在线学习平台?

 

陈利伟:我觉得所谓的企业级的在线学习平台,其实属于 ToB 领域里边的一个细分领域。这个领域大家还处在发展的早期成长期阶段,国内还没有出现上市公司。原来这个领域是比较传统的线下培训公司,由于 SaaS 技术浪潮的出现,在线的企业级学习平台的商业机会出现了。

 

企业级的在线学习平台和传统的线下做企业级培训的公司不一样,它是几种能力的叠加,包括产品能力的叠加、内容能力的叠加、服务能力的叠加,由此带来的一个价值点就是我们更容易用产品驱动,更容易做规模化的收入,更容易去打破原来的线下培训公司收入的天花板,更容易去打破依靠线下培训老师来做规模化增长的模式。

 

此外,新一代在线企业级培训平台型的公司,它的资本价值可能也会更大,而且我们也看到在近两三年,美国也出现了几家上市公司。

数字化人才培养,企业学习是一种“信仰”

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技术人才有什么样的机遇?

 

陈利伟:中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来支撑我们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我们有四五千万的企业,这四五千万的企业里面至少有一两千万的企业认知到数字化,假设他们都要进入数字化转型,但供给端没有上千万的工程师,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如果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企业就不得不用国外的数字化产品。但是,在现在的背景下,使用国外的数字化产品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之前看过一个数据,目前整个欧洲的工程师只有 195 万,而我们可能有上千万的工程师,并且工程师数量的增长速度还很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有好的基础的。

 

另一方面,数字化浪潮来了之后,对于工程师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挑战。因为在开源的背景下,提升了技术开发的效率,现在技术迭代的浪潮速度非常快,技术栈的门类也特别多。过去,在某一个商业里面,原来的产品一直在用,可能底层技术的架构永远都没有变,但是近 10 年以来,特别是开源浪潮以来,我们发现技术的迭代的周期加快,产品被迭代掉的周期也特别快。

 

这种情况下,工程师掌握了一门语言就可以涵盖职业生涯的日子,确实一去不复返了,那么,工程师天然就会有很大的焦虑:应该怎么来捕捉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最新技术、最新产品、最新的解决方案?我要从哪里学这些东西?如果是碎片化的学习,我觉得效率不高,最好能够体系化,而且不光是学,能不能练习?能不能实战?我实战完之后,能不能让更多的有需求的企业看到我的技能?其实,这都需要通过这样一些平台,帮助工程师解决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需求。

 

霍太稳:我觉得首先大家应该庆幸,这次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人员结构的迁移,会让你开始思考你的下一站在哪里。目前来看,我非常坚定,整个中国数字化的转型的主战场,不是在互联网,而会是在那些数字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国央企和民营企业。那么多的企业在嗷嗷待哺,他们需要很多数字化人才来支持他们的发展,你会发现自己在互联网领域里面所造就的这些技能,在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也会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除此之外,在整个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背景下,技术人员需要有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极客时间企业版一定是基于研、测、学、考、评这一套体系去建设的。当我们给企业提供数字化培养时,会先去了解企业目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会研究你的企业,然后让每一位员工都在极客时间做个测试,看一下企业目前整个数字化的水平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再基于测试报告给企业提供一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当然只是学了还不行,还要给及时的反馈,最后还要去给团队出一个系统的学习报告。

 

通过研、测、学、考、评这一套体系,技术人员的整个学习的效率就提高了。在企业转型进度加快的时代下,如果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去掌握新的数字化的能力,就领先了别人一步。

在企业里,人才培养如何量化?

 

陈利伟:原来普遍意义上的培训,基本上都是成本支出,而且很多企业没有办法把这部分成本支出和收入增长来直接挂钩。因为对人的投入是作用到人身上的,这个人由于这段时间的培训到底给企业产生了多大的价值,说实话,我们很难去做量化的评估。

 

但是对企业来说,要看整个能力矩阵里缺哪部分,比如企业缺所谓的产品能力的提升,要去看产品团队的技能属性以及企业的客户对于产品的技能需求,二者之间存在什么差距。这种差距可以通过人才培养地图,或者说企业部门人员技能地图,与每个人之间的技能属性进行对比来衡量。即使是这样的量化,也很难给企业直接承诺——在人才上面每年投入的成本,能提升多少企业的销售收入。

 

另外,我觉得对一个有想法的企业来说,应该要把格局放得更高一些,如果你不做数字化的人才培训,或者说你不做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那么,你怎么来吸引年轻的、有活力的、有想法的,对自己职业生涯技能提升有要求的优秀的年轻人?企业要求员工要创新,要帮着企业去来打造第二、第三、第四增长曲线,你如果没在数字化上面投入,这些要求又怎样落地?

 

所以,人才培训是一个基础,短期内很难和投入产出比挂钩,但长期来看,如果企业不在这方面做投入,很难保障企业可以长期持续增长。

 

霍太稳:麦当劳的 CTO 陈世宏说过,数字化人才培养如果用量化这两个字去看就太 Low 了,但凡想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企业一号位老板一定是对技术有信仰的。另外,我之前参观过麦当劳的汉堡大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Learning Today Leading Tomorrow。对麦当劳来说,学习是个信仰。

 

在它的汉堡大学里面有整整一面墙都挂满了他们教授的照片。那么,什么人可以做教授?就是在一线的业务里面做得非常好的那些业务精英、内培师,到一定的时间,他们必须换岗到这来做教授。但是,如果单纯从企业短期营收的角度来看,把业务精英放在业务一线产生的价值可能是比教授产生的价值更大。我觉得学习这件事情对很多企业来讲也是一个信仰,这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

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陈利伟:企业很难去规避员工离职所带来的风险,所以企业在风险出现之后,应该把危害降到最低。具体就是通过企业的人才培训机制,把人才培养的能力沉淀下来。传统的培训公司完全是基于人来驱动的,企业很难沉淀出来人才培养的内容资产,现在企业级的人才培训的公司,它都是提供产品加内容再加服务的。

 

企业级的在线学习的产品,可以基于企业内部的行业来产生优质内容,迅速把它产品化,让更多的小伙伴来学习。所以,企业一定要通过外部采买这样的平台,结合自己的能力,把它内化成自己的内容,这就是企业人才培养的内容资产的能力。只有形成这样的一种能力,才不会担心某一个人、某两个人,甚至某一批人的离开会对于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霍太稳:如果说企业的很多经验可以沉淀在某一个平台上面,很多其他的同学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快速地去了解和掌握工作知识,企业就大可不必去担心人走了会让公司的整个业务大片瘫掉,这也是为什么企业目前一定要去做数字化,一定要用数字化的数字人才培养平台去沉淀知识。

 

企业要接受人员流动的现实,员工加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企业就要做好他离开公司的准备。但是,在他工作的这段时间里,要让他的价值得到最大化释放,同时希望他能够把知识沉淀下来,帮助后面的人成长。

 

此外,从大的方面来看,为什么整个社会是生机勃勃的?这是因为我们每一家企业都在培养优秀的人才,企业在不停地进行人才交换。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求国央企一定要有投入在人才的培养上的预算,这是一个社会必须要去做的事情,企业是社会的一份子,培养人才也是企业的共同责任。

嘉宾介绍


陈利伟,东方富海合伙人;极客邦投资人;曾任申银万国投资有限公司,任投资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收购兼并总部部门经理;15 年证券及投资行业经验,多年从事国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参与筹建了国内首只券商系新三板基金。 

 

霍太稳,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 CEO,InfoQ 中国创始人,极客时间创始人,TGO 鲲鹏会发起人。2007 年创立 InfoQ 中国,2014 年创立极客邦科技,2015 年发起 TGO 鲲鹏会,2017 年创立在线职业教育学习品牌极客时间,2019 年开创极客时间企业版,拓展企业服务市场。

 

福利推荐


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世界,培养数字人才,提升员工数字素养和技能,成为企业在数字时代谋求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遇到人才标准不明,缺乏人才培养思路和能力,找不到培养路径的难题。极客时间企业版基于帮助千家数字化企业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的经验,提炼出数字人才培养系列解决方案,推出数字人才蓄能季活动,「扫描下图二维码」或「点击《2022 数字人才蓄能季》」查看详情



2022-10-13 14:324164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NFT,元宇宙的通行证

CECBC

私有化IM即时通讯怎样在保障企业安全下提高效率?

WorkPlus

DFINITY 明星项目盘点,区块链热门赛道一览

TinTinLand

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促进医药冷链物流更加可控和智能化

CECBC

写Python爬虫,服务器返回数据加密了,套路解决法~,出版社,出版社

梦想橡皮擦

6月月更

火遍全网的AI给老照片上色,这里有一份详细教程!

博文视点Broadview

场景驱动的特征计算方式OpenMLDB,高效实现“现算先用”

第四范式开发者社区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数据库 开源 实时计算

RxJS系列02:可观察者 Observables

代码与野兽

6月月更

推进流程挖掘技术发展,信通院首轮流程挖掘评测预报名正式启动

王吉伟频道

RPA 信通院 流程挖掘 流程挖掘评测 行业标准

Django基础-1

zyf

django 6月月更

实时特征计算平台架构方法论和基于 OpenMLDB 的实践

第四范式开发者社区

机器学习 数据库 AI 特征平台 特征工程

Kubernetes容器网络及Flannel插件详解

巨子嘉

云原生

Electron框架XSS TO RCE简析

美创科技

漏洞

Flutter如何一键唤起

坚果

6月月更

博睿数据荣获优炫软件产品兼容互认证书和海量数据兼容互认证书

博睿数据

智能运维 博睿数据 产品兼容 数据兼容

web前端培训如何在 H5 网页中实现扫码功能

@零度

前端开发

【直播回顾】Hello HarmonyOS进阶课程第五课——原子化服务

HarmonyOS开发者

HarmonyOS

IC 首届全球黑客松奖金高达600 万美元,助力开发者勇闯 Web 3!

TinTinLand

区块链

Microsoft  Office  MSDT 代码执行漏洞

郑州埃文科技

网络安全 漏洞分析 漏洞缓解

C#入门系列(二) -- 程序结构

陈言必行

C# 6月月更

DBNet实战:详解DBNet训练与测试(pytorch)

AI浩

人工智能 6月月更

最强分布式事务框架是怎么炼成的?

峨嵋闲散人

分布式事务 云原生 分库分表 无侵入 dbmesh

用乐高玩转Scrum,轻松拿CSM证书

ShineScrum捷行

Scrum ScrumMaster CSM 乐高

Python的教程

梦笔生花

Python编程 6月月更

发布一个轻量级的 Elasticsearch 压测工具 - Loadgen

极限实验室

elasticsearch 极限实验室 loadgen 压测工具 esrally

聚焦Arbitrum开发热点技术,一探以太坊的L2未来

TinTinLand

CC2530 GPIO口输出配置说明​

DS小龙哥

6月月更

阿里云架构师梁旭:MES on 云盒,助力客户快速构建数字工厂

阿里云弹性计算

最佳实践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 mes 云盒

架构实战营模块 7 作业

热猫

LLVM之父Chris Lattner:模块化设计决定AI前途,不服来辩

OneFlow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AI

2022年SaaS的10个有趣趋势

小炮

东方富海陈利伟:ToB赛道是场“长跑”,想成功不能有明显短板_数字化转型_阎婷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