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元宇宙不会变成 Facebook 期望的样子

  • 2021-08-18
  • 本文字数:2472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元宇宙不会变成Facebook期望的样子

最近马克·扎克伯格宣布 Facebook 将发展成为一家“元宇宙”公司,于是关于元宇宙的讨论甚嚣尘上。


许多人对元宇宙的想象是一个与现实平行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一种形态和一套规则。


这种说法就好像在暗示 AOL 就是互联网一样。实际上,互联网有无数的场所、形态和目的,接入互联网的界面类型也同样纷繁多样。它是一项骨干技术,带来的体验是没有边际、混乱无序的。唯一相同的部分是你自己,是游览互联网这个世界的人们。


因此,目前人们对元宇宙的许多描绘都过于狭隘了。


扎克伯格将元宇宙描述为“人们在数字空间邂逅”,这与尼尔·斯蒂芬森 1992 年的小说《雪崩》的描述很像,这也是元宇宙这个术语的最初起源。但此后这个词的含义变得更加广泛了。


元宇宙中的“元”是指由纯数据构建的宇宙。1992 年,人们很自然地会认为虚拟现实是这种东西存在的唯一方式,所以在《雪崩》中,故事角色们带着光学媒体四处走动。每秒无线传输 20Gb 数据的 5G 技术在那时还是天方夜谭。


同样,“数据池完全是 Facebook 的财产,你必须沉浸其中,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想法是 Facebook 看待世界的自然视角。


但元宇宙的形式不会是封闭的 VR 花园。相反,它会随着我们的数字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物理世界时自然出现。


正如前 Magic Leaper 和元宇宙哲学家 Brian Schwab 本周早些时候在 LinkedIn 上写道的那样,“元宇宙不是一个地方,不是电影中的那种逃避现实的幻想之地。这不是那种人们被锁在房子里的反乌托邦景观。在很多层面来看,情况恰恰相反。”


之所以相反,部分是因为它把自身体现为一系列接入互联网的骨干技术(例如 URL 或 IP 地址),而不是专有的沉浸式体验。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这个新主干导向的结果不是某款杀手级应用或单一的体验,而是下一代计算模式。

用现实场景来比喻计算概念


在不久的将来,当你告诉某人“演示文稿在我的桌子上”时,这句话会有两种含义。首先,通过混合或增强现实技术,演示文稿真的会飘在你的桌子上——不是被困在某个屏幕中,而是真正漂浮在你的桌面上。


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按照大脑对地理位置的习惯感知模式来轻松定位文件、对象、图像或链接。相比在谷歌云端存储空间上定位你的文件夹,从一堆名字中找到目标文件,人们更习惯于找到你的办公室、在你的书桌上找到文件这种自然的路径,后者也简短很多。


就像 Windows 使用办公场所(桌面、文件、文件夹)的比喻来帮助用户理解计算机一样,元宇宙会使用物理空间(景观、对象、层、棱柱)作为比喻。这种新的比喻方法能让用户更容易交流、更轻松地理解无处不在的计算,并减少摩擦。

存在 vs 沉浸


这种模式的愿景不是某种沉浸系统,而是将计算融入我们的环境,并以一种适合人类习惯、无处不在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计算的界面将被我们佩戴(可穿戴移动计算设备)而不是携带(手持移动计算设备),并且将通过动作和手势进行交互或操作。它们将越来越多地通过混合现实、增强现实或使用互动光学技术投影到各种表面上,而不是显示在屏幕里面。


这种计算模式消除了仍存在于我们目前使用的沉浸式手持和笔记本电脑计算方法中的最后一点摩擦。用户的双手会从设备的操作界面上解放出来。


它将提供标记物理空间的共享界面,让我们抬起头,把注意力从设备本身转移到现实中。它与元宇宙一开始想象的沉浸式 VR 世界是大相径庭的。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的设备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为什么还要变本加厉呢?


是的,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元宇宙获得更多身临其境的体验,就像我们现在通过互联网和手持设备访问 Facebook 和精彩的在线游戏世界一样。但元宇宙带来的不止于此。


与最初的元宇宙愿景不同,我们不必在数据池中游泳——数据会挣脱出池子,并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游泳。

元自我的出现


流行的元宇宙思维通常会设想一个共同的界面,假设我们都会像电影《玩家一号》那样从这个界面走进元宇宙,准备按照相同的规则玩相同的游戏。


但我们将看到的是无数不同的商业模式、内容类型和体验类别。人们可以将这些事物的界面编排进自己的工作流程,以他们想要的方式满足生产力、娱乐或社交需求。共同点是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将增强个体用户的能力。


如果你去看一看现代互联网中的数据流向,你会看到其中一些数据流入了 Facebook 之类的数据池。但你还会看到更多的数据流向了许多不同的方向,创造出大量独特的活动模式,进而将我们区分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这种超个性化模式正在扩展到我们数字生活方式的所有领域。工具正在成为我们自身。数据中出现了一个个元自我,它们变得和我们自己一样真实。


这对人类自身来说是积极的趋势。我们使用的设备将分享我们感知周围环境的倾向,并放大我们的喜怒哀乐。


元宇宙某种程度上是反乌托邦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并非总能向善的时代。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不想成为机器的一部分。我们希望机器按照我们的要求来满足我们。


我们希望技术为人类服务。隐私应该是一种美德。我们需要放大而不是模拟。我们追求存在而非逃避。我们希望直面真实,而不是被虚假的影响力愚弄。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扎克伯格选择的元宇宙这个词引起如此强烈反响的原因所在。因为 Facebook 没有实现这些目标。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希望从未来人类与技术之间的界面中获得更多收益。


作者介绍


Jared Ficklin 是产品设计公司 Argodesign 的首席创意技术专家,拥有长达二十年为大公司创造产品和愿景的经验。由于他之前在 Frog Design 将技术集成到设计过程中的工作经历,Jared 被称为 4 大 Frog 研究员之一。他为惠普、微软、AT&T、LG、SanDisk、摩托罗拉、CognitiveScale 和 Magic Leap 等客户的愿景、战略、知识产权和产品做出了贡献。


Mark Rolston 是 Argodesign 的创始人兼首席创意官。他之前是 Frog Design 的首席创意官,也是最早的软件设计先驱之一,帮助业界塑造了围绕用户界面设计和移动平台的学术准则。他曾与世界领先的公司合作——迪士尼、Magic Leap、梦工厂、Salesforce、通用电气、微软和 AT&T。他目前担任 Responsible AI Institute(RAI)的顾问,该组织致力于通过实用工具和专家指导来定义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原文链接:


https://venturebeat.com/2021/08/15/the-metaverse-will-not-look-the-way-facebook-imagines-it/

2021-08-18 10:155101
用户头像
刘燕 InfoQ高级技术编辑

发布了 1112 篇内容, 共 554.6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978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区块链游戏解说:什么是 Planet IX

Footprint Analytics

web3

inBuilder低代码平台新特性推荐-第十六期

inBuilder低代码平台

开源 低代码

链游开发、DApp开发、NFT开发以及公链开发解析

区块链软件开发推广运营

区块链开发 链游开发 NFT开发 公链开发 链游开发dapp开发

盘一盘制造业最受欢迎的9个IT岗位

伤感汤姆布利柏

EMQX Enterprise 5.4 发布:OpenTelemetry 分布式追踪、OCPP 网关、Confluent 集成支持

EMQ映云科技

mqtt emqx mqtt broker

拼多多商品优惠券数据采集

tbapi

拼多多 拼多多商品详情接口 拼多多商品数据采集

测试流程智能化:AI 技术赋能测试领域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今日必读的9篇大模型论文

学术头条

人工智能 论文 大模型

OpenAI的Sora亮相:AI视频生成的新用场

算AI

人工智能 创业 创新 sora

大语言模型支持:开发个性化 AI 应用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AI 优化学习路径:个性化推荐与辅助学习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探秘SuperCLUE-Safety:为中文大模型打造的多轮对抗安全新框架

汀丶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大模型 LLM 安全大模型

智能测试平台构建:AI 助力测试流程优化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AI 增强测试效率:自动化测试流程提升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企业定制化 AI 解决方案:满足企业需求的智能服务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自动化测试创新:AI 驱动的测试策略变革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2023 re:Invent 用 PartyRock 10 分钟构建你的 AI 应用

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亚马逊云科技 生成式人工智能 Amazon CodeWhisperer Amazon Bedrock Amazon Q

LangChain 应用系统开发: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创新解决方案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万界星空科技各行各业MES系统,2000元起

万界星空科技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 智能工厂 mes 万界星空科技

元宇宙不会变成Facebook期望的样子_AI&大模型_Jared Ficklin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