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书迷,我购买过很多版本的 Kindle 设备,从最初版本到 Paperwhite 都有,并对每一版都很喜欢。但我对这个全新文本格式的潜在滥用情况心怀警惕。
从技术上来讲,亚马逊持有读者们阅读内容的所有权,他们随时可以删除这些内容。之前就曾经出现过亚马逊从客户账户及他们的Kindle删除特定书目的情况。这还不是最糟的,亚马逊甚至可以删除用户账户并撤销用户对已购买书籍的访问权限。
Kindle 利用用户阅读数据来提供一些传统书籍无法提供的功能:管理设备间书签和笔记,同步所有设备中最后阅读位置等等,Kindle 同样可以显示广告或相关阅读推荐。
我想知道 Kindle 是否只会上传这些服务需要的数据,还是会将用户相关数据一同上传给亚马逊。
事实证明,Kindle 收集了海量的数据
Kindle 不仅会发送设备信息,使用大量元数据,甚至是用户在使用设备或 app 进行的所有操作都会被发送,这些数据都与用户账户直接连接。
打开 app、读书、翻页、关闭书籍,这些简单的操作会向亚马逊服务器上传上百条请求数据。
Kindle 数据请求
侵犯隐私的行为信息
总的来说,用户在读书时手指的每一次点击或互动都会被 Kindle 追踪。
读者阅读的每一页书籍都会发送下列信息:
每页打开时间:每当读者翻页,都会生成一个时间戳
每页的首个单词/文字:会以诸如“书中第 7705 个字”的形式记录其具体位置
每页最后一个单词/文字
该页是文字还是图片
以下是读者在阅读每页时会被发送的简单记录:
每个阅读区间都会生成一个阅读页数与浏览模式的总结。
打开 app 时同样会上传类似数据,包括应用是否在后台开启、书籍是打开或关闭、诸如字号等设置是否有变动等。高亮或双击单词/词语,会在将其发送到 bing 翻译或维基百科的同时发送回亚马逊。
这些请求都不是像上次阅读位置这类的数据一样用于客户功能的。高亮、上次阅读位置,以及其他一些信息都会在一定周期内被再次发送向不同目的地,区别在于第二次发送所包含的信息量会大幅减少。
每条请求都不会在生成的同时上传。很多记录生成后会先保存在本地,然后才会被上传(注意前面的 sequence_number 字段)。即使用户在离线情况下阅读,一旦联网,这些存储在本地的数据都会被上传。
设备信息
Kindle 同样会上传一些私人信息,诸如:
用户所在国家
试图获取本地网络 IP 地址(Kindle 获取到作者的地址为 10.,并不准确)
设备和版本信息(屏幕大小、品牌、设备型号),iPhone/安卓/Kindle 软件版本
Good Reads 账户信息
设备方向(横屏/竖屏)
部分数据可能会帮助亚马逊了解用户对 app 的使用情况,方便他们后续调整。但本地 IP 是唯一一个困扰作者的数据,虽然除了 IP 作者并没有发现什么其他被上传的本地网络信息有问题。
结论
Kindle 可以说是我见过对用户隐私最不手下留情的 app 了,它记录了很多令我感到不适的阅读行为数据。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在尝试避免使用 Kindle 生态系统,目前在用Marvin在 iPhone 上阅读。虽然已经不再用 Kindle 设备了,但还是难免会怀念 e-Ink。
不幸的是,如果使用非 Kindle 应用,就需要买 DRM-Free 的书。这类书并不是很好找,但 Kobo 书店以及一小部分利基供应商经常会提供这类书,有些甚至还能在亚马逊上找到。
相关阅读:
Kindle Collects a Surprisingly Large Amount of Data
评论 3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