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 月 20 日,中国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UCloud)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优刻得,股票代码:688158。UCloud 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5850 万股,发行价为 33.23 元,募集资金超过 19.44 亿元。
UCloud 是中国 A 股市场首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企业,开创了境内资本市场及公司治理的先河。 据了解,UCloud 共同实际控制人季昕华、莫显峰及华琨持有的 A 类股份每股拥有的表决权数量为其他股东(包括本次公开发行对象)所持有的 B 类股份每股拥有的表决权的 5 倍,本次发行完成后,季昕华、莫显峰及华琨将合计持有公司 23.12%的股份及 60.06%的表决权。
在敲锣仪式上,UCloud 创始人兼 CEO 季昕华表示:“登陆科创板,是 UCloud 重新出发,开始新征程的起点。UCloud 将始终聚焦通过创新技术开发和规模产品应用,来满足并超越客户需求,为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故事始于四个 100 万和两台服务器
相信关于 UCloud 的创业故事,我们多多少少都曾听说过一些,而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从两台服务器和四个一百万开始讲起。
四个 100 万指的是什么呢?第一个 100 万是 UCloud 的启动资金 100 万。2011 年,季昕华从盛大离职创业,本以为能够轻松获得融资,没想到陆续见了 1000 多位投资者都没拿到一分钱,于是 UCloud 的启动资金是几个创始人一起拼凑的 100 万。UCloud 注册是在 2012 年的 3 月份,而拿到第一轮融资却是 2013 年 11 月的事了,这期间季昕华还卖了自己在深圳的一套房和在腾讯的股票。而剩余的三个 100 万,我们可能听说得比较多了: 2012 年 UCloud 年收入 100 万,2013 年 UCloud 月收入达到 100 万,2015 年 UCloud 的日收入 100 万。如果说第一个 100 万是 UCloud 的一颗种子,那么后面的三个 100 万则让我们看到了 UCloud 的成长。
两台服务器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2011 年底,UCloud 要开始干活了,由于只有 100 万启动资金,所以不得不“紧衣缩食”。当时他们的办公地点是在上海市杨浦区一个国企下面的会议室,不过好在这个会议室可以免费使用。但做云计算就必须得有服务器,而当时一台新服务器的市场价格是两到三万,为了省钱,UCloud 在淘宝一共花了 3000 块买了两台二手的、退役的服务器,UCloud 的第一行代码就是在这两台服务器上写下的。
服务器对于 UCloud 的意义还不止于此,UCloud 最开始的商业模式也是从如何节省服务器费用中获得的。为了能够获得免费的服务器使用,UCloud 向服务器渠道商提出了共同运营的方案,UCloud 出软件和人力,渠道商出设备,后来这种商业模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也让当时被资金压得喘不过来的 UCloud 得以喘息。
为什么是 UCloud?
在如今的云计算市场中,UCloud 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是唯一一个没有“爸爸”的独立云计算公司。很多人或许会想问,“为什么会是 UCloud 呢?”我相信原因肯定是多样的,但首先是 UCloud 回答对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云计算做不做?2011 年,BAT 中只有马云认为云计算是重点,马化腾认为云计算不是重点,李彦宏说云计算是“旧瓶装新酒”。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创业云计算还要不要做呢?UCloud 做了,并且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而这个坚持为他们在之后的云计算竞赛中赢得了先发优势。
第二个问题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UCloud 的第一笔收入是通过私有云项目拿到的,但是当第二个私有云项目来的时候,UCloud 开始思考我们是要做公有云还是私有云?答案是公有云,于是一个送到手的项目就这样放弃了,现在公有云已经是 UCloud 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的信息披露,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公司公有云的业务收入分别为 47,219.80 万元、76,399.46 万元、101,112.50 万元,分别贡献了 91.43%、90.97% 和 85.15% 的营业收入。如果当时选了私用云,结果会怎样呢?UCloud 创始人华琨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做私有云,我们会成为一家人数不多,一年能挣个一两千万的公司。”
第三个问题是选哪里做突破口?UCloud 选择了把游戏行业作为突破口,同时还想了一个脍炙人口的 Slogan,“ UCloud,懂游戏的云”。游戏行业爆发强,只要游戏做得好,用户增长非常快,因此对于弹性扩展的要求会非常高,而且游戏行业不仅对磁盘读写的速度要求高,同时对于稳定性的要求也很高,一旦服务器宕机,其影响范围是非常大的。基于此,游戏行业似乎和云计算有一些天然的亲和性,以此作为突破口再好不过了。根据 UCloud 最新披露的信息,即使到了现在,游戏行业仍然是 UCloud 的重要收入来源。
UCloud 的技术发展
做选择很重要,但只做选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实在的技术实力。截止 2019 年 9 月 30 日,UCloud 及其子公司拥有专利权 24 项,对应云主机、云硬盘、网络带宽、安全屋、数据方舟、云数据库、CDN、云高防等多个云计算核心产品。
其中云主机是云计算业务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产品,承担了大部分的计算任务,因此云主机的性能和稳定性也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点。根据 CloudBest 监测实验室对阿里云、腾讯云、UCloud 与华为云的四款云主机的评测结果显示,UCloud 的快杰云主机性能得分是最高的,而价格却是最低的。
为什么 UCloud 的快杰云主机性价比会最高呢?这与快杰云主机的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据了解,快杰云主机在网络增强、RDMA-SSD 云盘、内核调优等方面都做了提升。
网络通道是严重制约云主机性能的瓶颈之一,快杰云主机采用了基于 Tc Flower Offload 的 OpenvSwitch 开源方案,可以提供硬件级别的网卡加速;
在云盘优化方面,主要是从 IO 接入层性能优化、RDMA 网络加速及后端存储节点提升三方面来实现的,使得快杰云主机可提供 120 万 IOPS 的存储能力;
内核构建是一个云主机的核心工作,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等,对云主机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总会被人们所忽略。快杰云主机的内核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CPU 增强 & 漏洞修复、CPU 对内存读写能力的优化、Host 内核 &KVM 优化,并且最终实现了 10% 以上的综合能力提升。
UCloud 在此之前还公布了研发总体规划,即 CBA 三位一体战略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云计算技术研发方面,对 IaaS、PaaS 的全产品线投入研发。在 IaaS 层增强底层物理资源和全球网络调度能力,中短期引入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长期则发展至 ASIC(面向特定用户需求设计的集成电路)芯片。在 PaaS 层,关注容器化、服务网格、存储与计算分离、无服务器化计算等业界发展方向,同时计量计费从按资源型向按颗粒度更小的 IOPS(每秒读写次数)、CPU 时间片、请求量等转变;
在大数据技术研发方面,提升以 Hadoop、 Spark 等为代表的大数据平台实力,提升数据安全加密能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研发方面,公司计划开发 AI Workflow(工作流)产品,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算法探索、在线训练、在线服务等环节。同时还会计划开发部分更贴近业务场景的通用工具或解决方案,例如面向图像识别企业提供视频流处理框架解决方案。
科创板上市并不是结局,而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期待 UCloud 接下来的发展吧!
评论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