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5 月 21 日,为期两天的 GTLC 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在上海举行。会上,TalentX Consulting 创始人兼 CEO Tina Jiang 发表了《科学向左,企业向右:如何通过脑神经科学提升管理效能?》主题演讲。近日,TGO 鲲鹏会也有幸采访到了 Tina,和她聊了聊她在职业发展、创业以及脑神经科学方面的思考与认知。
在外界看来,Tina 是一个标准的“女强人”。她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19 年,曾担任 Google 亚太区领导力项目负责人,在 IBM、戴姆勒(奔驰)等外资企业担任过高管,也在大型民营、互联网、Google 系创业公司担任过人力资源负责人、首席管理顾问等职位。同时,她还是国际脑神经领导力认证专家、脑神经领导力教练,获得过多项脑神经领域专业认证。
对于“女强人”这个称号,Tina 觉得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很适合用来形容自己。但在她看来,“女强人”的核心关键词应该是“强人”,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普通人,要先让自己在专业能力等各个方面变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强人”,性别女就是“女强人”,性别男就是“男强人”。
“我觉得大多数的‘女强人’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会弱化自己的女性角色,至少我不会去过多思考,我作为女性要怎么样。对于像我一样的女性创业者,我的个人建议是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性别,如果你太过关注性别,就很容易会做一些无谓的比较,这没有任何意义。任何性别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弱点,怎么能让自己的专业能力、身体状态、精神状态、认知、心智、情绪等各方面成为一个‘强人’,这才是最重要的。”Tina 说道。
“目标感可以淡化你的纠结与痛苦”
Tina 的“强”体现在很多方面,举例来说,她的目标感就非常强,这一点,早在她大学实习阶段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大三那年,原本学中文专业的 Tina 发觉广告文案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获得了一份人力资源助理的实习工作,并深深被这份工作所吸引。找到自己真正兴趣所在的她立刻意识到,要想真正在人力资源领域有所作为的话,一定要去接受系统的学习。所以毕业后没多久,Tina 就去纽卡斯尔大学继续深造,系统地学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此后,她一头扎进人力资源领域,一待就是将近 20 年。
对 Tina 来说,目标感不仅能帮助自己做好职业规划,也能让自己以更积极的精神和状态直面职场挑战。比如,她初去戴姆勒(奔驰)的时候,面对和过去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以及管理风格,工作经常碰壁的她曾无数次想过离开,但最后让她撑下去的还是自己的目标感。“我会不断地去回想我的目的,当初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我希望我能够学习这种传统企业的绩效管理和人才管理方法以及实践,因为这和我过去工作过的互联网企业是不一样的。当你目标感特别强的时候,能淡化你的很多纠结与痛苦。”Tina 说道。
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想要培养自己的目标感并非易事,Tina 也坦言,她并非天生就有很强的目标感,这也是自己这么多年不断磨砺培养出来的。
“很多时候,生活或者工作中的不顺会倒逼你去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要么辞职,换一份工作,要么继续留在这里。换工作看似能解决问题,但如果下份工作又出现同样的情形该怎么办?如果你选择继续留在这里,那你就要思考,留在这里对你来说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你当时为什么来这里?当你不断地去思考这些事情,自己的目标就会慢慢地清晰起来,下次再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你头脑中最先蹦出来的就是你的目标感。”Tina 总结道。
做好职业规划的三点建议
在强烈目标感的指引下,Tina 的职场路越走越顺。2017 年,Tina 在西安理工大学做了一场关于职业规划的演讲,她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告诉在座同学“赢在起点,不要输在职业规划这一步”。
在 Tina 看来,职业规划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对于目标感普遍没那么强的年轻人来说,真的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多去琢磨。
而对于如何做好职业规划,Tina 也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了几点建议:
第一,要先尽可能的了解自己。这一点看似很容易做到,但很多时候,年轻人容易被他人或其他因素左右,在外界的裹挟下,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甚至会随波逐流,做出不适合自己的选择。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第一步一定要认清自己,对当下的自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探索的过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去尝试,多做几份工作,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当然,这里所说的尝试不是头脑一热,冲动地跳来跳去,而是要理性地做尝试。比如,当你对某个全新的领域感兴趣时,第一步不是立马跳槽去该领域工作,而是要先做个小研究,和这个领域内的工作人员聊一聊,包括主要的工作内容、形式、挑战等等。此外,也可以从网络上进行搜索,对该领域的优缺点都有个基本了解。了解的信息越多,越能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第二,不要给自己设限。很多人习惯给自己设置一些条条框框,但实际上,有些你认为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本质上并非真的不适合你,而是其他原因让你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对于这一点,Tina 还分享了一个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故事。Tina 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所以在她人生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会觉得自己以后一定不会从事老师这份职业。但最近几年,她开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工作,做的事情本质上和老师并无区别,原以为会不适应的她,现在做得越来越风生水起,自己也找到了真正的兴趣所在。
第三,持续复盘和思考。在职业尝试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复盘和思考,让自己的认知得到升级,进一步产生更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比如,在这份工作中,你在哪里踩坑了,又在哪里取得成就了,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通过一系列复盘和思考,实现自我探索以及职业生涯探索。
“纠结时就回到创业初衷”
虽然早已在职场中取得了成就,职业发展也顺风顺水,但在 Tina 身上始终涌动着“不安分”的基因,她也笑称自己属于“非典型的人力资源”。“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普遍相对保守,从事的工作偏后端,但我不是那种特别安分的人,我更愿意去了解新鲜事物,去做一些有创造性、探索性的东西。”Tina 说道。
2016 年,Tina 从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中走出来加入创业大军,创立 TalentX Consulting,做起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工作。对于新公司的定位,Tina 早在创业之初就想得很清楚:帮助创业公司提升管理效能。在她看来,一家创业公司哪怕选对了赛道,找准了投资方,但如果公司在管理上存在问题,就很难实现快速增长。
虽然想法很好,但在公司起步阶段,Tina 还是遇到了不少挑战。一方面,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管理咨询类公司,意识不到它的价值,另一方面,管理咨询公司做的是一对一定制化服务,这就意味着公司整体的 ROI 比较低。在创业初期,Tina 甚至一度陷入过纠结:公司的定位到底是做 ROI 比较低的管理咨询,还是做“一个课件走天下”的培训。纠结过后,Tina 意识到还是要回到创业初衷来看待这件事情。
“我们的创业初衷就是让管理不再成为公司增长的瓶颈,如果你拿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件,很难一对一地解决公司遇到的实际管理问题。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公司是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所以从长期目标来看,我们会坚持做管理咨询。这个选择虽然对我们来说,当下会不那么舒服,但这也是一家创业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环。”
走过了纠结期,Tina 创业之路逐渐顺畅了起来,客户也从最初只有三五个人的小公司,变成了拥有成百上千甚至数万人的大型公司。回顾整个创业历程,Tina 也总结了三点经验:
第一,创业者创业的初心一定要正确。如果创业初心是为了投机赚钱甚至是赚快钱,那么创业大概率会失败。
第二,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创业前期一定会历经坎坷,很难短期获得收益,如果创业者没有做好长期准备,很难挺过初期的艰苦阶段。
第三,创业之前一定要在心智、情绪、体能等各个维度上准备好。创业是一件需要 All in 的事情,准备不够充分很难应对不确定性。
脑神经科学与高效管理
创业后的 Tina 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一场美国人力资源大会上,Tina “意外”地与脑神经科学结缘,并发现之前困扰自己的很多问题原来都可以用脑神经科学知识来解释。
比如,在过去的一份工作中,Tina 总是很难与当时的上级进行良好的沟通,甚至一度怀疑是自己情商太低导致。接触过脑神经科学之后,Tina 意识到之所以与上级存在沟通问题,是因为对方的一个词、眼神或动作,触发了自己大脑中的某个开关,这时候人会自然地产生动物性的应激反应,自动进入战斗状态,很难再继续沟通。
了解了这层原理后,Tina 对沟通有了新的认知与理解,并决定深入研究脑神经科学,探索大脑如何影响行为。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与钻研,Tina 成功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MIT) 应用脑神经科学资质认证以及澳大利亚脑神经学院认证,并创办了泽蒙脑神经管理研究中心。
在 Tina 看来,脑神经科学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能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行为,如果能正确地加以利用,甚至可以帮助提升管理效能。“对于管理者尤其是技术管理者来说,要想实现高效管理,首先一定要让自己的大脑意识到,当前的管理方式存在问题。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讲,大脑一定会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如果你没办法反观自己的管理方式,就很难找到管理效能低下的根源。此外,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了解一些脑神经科学领域的知识,哪怕只是了解一点点,也能对提升管理效能起到帮助。”
在采访的最后,TGO 鲲鹏会让 Tina 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下自己,她的选择是:积极、热爱学习、进化。心态上,她始终积极向上,直面创业及生活中的各项挑战;学习上,她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走在前端;能力上,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断更新与颠覆。
“我希望自己到八九十岁的时候,回看这一辈子,那时的我与以前的我相比,不管是心智还是能力,都能上一个大台阶,这样我这一辈子才不算虚度。”Tina 说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