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2 日,国产开源操作系统 OpenCloudOS 社区开放日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并发布了源社区项目。这意味着,OpenCloudOS 将成为我国首个具备全链路国产化能力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在社区开放日当天,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范科峰,围绕开源标准的国际经验及国内探索做了精彩分享,以下为分享内容整理。
国产开源发展迅猛,标准化迫在眉睫
自我国第一版linux操作系统发布至今已有二十余年。长期以来,大家对我国操作系统的认识就是多、小、散。企业多,数得上名字的超过 30 家;规模小,大部分都是一两百人的规模;技术体系比较分散,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
2019-2021 年,华为、阿里、腾讯先后开源了欧拉、龙蜥、OpenCloudOS操作系统,相关的技术在电信、电商、社交等平台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验证。中国的操作系统企业正在从开源的使用者向开源的贡献者和技术的引领者进行转变。
CPU+OS 是整个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底座,如果技术体系、路线过于分散,不利于生态体系的建设,只有加快技术体系及路线的标准化才能实现产业融合。
他山之石:国际开源标准化的经验
在国际标准化方面,国际上对口的操作系统标准化组织是 ISO/IEC CTC1/SC22,标准有两个:一个是 posix,一个是 LSB。其中 LSB 是在 posix 技术上发展起来的,面向的是 linux 系统,不仅包含系统级的 posix 接口,还引入了一些社区联盟的设施标准,包括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高级解释语言、权限安全等等,目标是解决应用的二进制兼容,而且针对扩展指令集兼容提出了要求。LSB 的应用场景与国内市场的需求比较吻合,值得我们借鉴。
除了国际标准,还有很多企业的设置标准。微软针对 win32API 和 net 框架等标准持续地进行更新维护,保证了软件的长期兼容性。红帽将系统接口类型分为三类,同时针对硬件、软件和云服务平台建立了测试认证的程序。这些企业的标准设置同样值得我们参考。
何以攻玉:中国开源标准化的探索
近年来,在工信部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电子标准院围绕着战略标准规划政策进行大力支撑,加强了行业指导和企业服务。
一是研制了操作系统和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的技术要求,统一了操作系统内核版本和基本功能,提出了分布式内存管理、国内算法等引导性的指标,解决了行业标准的准入问题,也为行业用户产品采购提供了指导;二是研制了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基本要求,提出了商店类应用纸张要求与质量的审核体系,解决了软硬研发与用户的衔接问题,促进了应用生态的繁荣发展;三是研制了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服务保障要求,提出了操作系统服务内容与服务保障体系的要求,并对服务时效提出了可行建议,以服务换取用户的信任;四是研制系列操作系统兼容性规范,明确兼容性的定义,提出兼容性测试评价的内容与测试方法,规范并引导兼容性的测试评价活动,助力改善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软硬件生态的产品适配质量;五是参考 LSB 标准研制了操作系统的应用编程接口规范,提出了操作系统应提供的运行库、命令与工具、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权限与管理、服务与启动等,实现了应用的源码级兼容,降低软件与驱动等开发、迁移、适配的成本。
除了以上厂商产品的相关标准,电子标准院还组织了国内的 CPU 厂商编制了操作系统的二进制编程接口规范,以支持操作系统向前兼容,实现 CPU 的升级不更换操作系统,也为上层应用的长期兼容提供了保障。
今年 2 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操作系统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目前,工作组共有来自操作系统、CPU、整机、金融、电信、电力等一些行业用户,高校、科研机构、成员单位有 60 余个。除了传统的桌面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作组还将开展智能终端嵌入式车用等操作系统相关标准研究。
操作系统源自开源,源自社区,操作系统相关的标准研制也应与社区技术的研发相互结合,依托社区、融入社区。范科峰提议各大社区、企业积极参与操作系统的标准研制,完善操作系统产业生态,共同推动操作系统国产化进程,从而实现国产生态的繁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