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冲刺的带动下,乐高的精力和动力全都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 2019 年葡萄牙敏捷会议上,Eik Thyrsted Brandsgård 这样说道:充分消化每次冲刺后的创意和产出非常具有挑战性;你需要讨论这些阶段性成果,以确定是有解决方案了,还是需要继续冲刺以走得更远。在乐高,设计冲刺让大家产生了自豪感,有信心应对任何挑战,也有一种每个人可以创造的价值都不受其岗位限制的感觉。
乐高需要重塑他们接触受众的方式,他们想用一种不同的工作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决定拿出两个月来,不再用常规的方式工作,重新改造自己。由于他们希望进行八次周迭代,所以选择了设计冲刺。
设计冲刺是非常规范的,Thyrsted Brandsgård 说道:
我们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让 150 人进入状态,所以我们认为设计冲刺将为我们打下最好的基础。我们曾经在一些场景中使用过设计冲刺,所以对它有所了解,由于可以参照一个详细的脚本,也不需要大量的前期练习。
最初他们认为挑战在于让每个人都能跟上节奏,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地顺利。“每个人都相信设计冲刺,支持它并因此士气高涨”。最大的挑战反而是如何消化每次冲刺的成果;如何消化 8-10 个冲刺团队每周产生的创意和学习成果,并将其用于即将到来的设计冲刺。Thyrsted Brandsgård 提到,设计冲刺并不像 Scrum 那样倾向迭代。
他们意识到需要一周的时间将上一次冲刺的输出带到下一个冲刺。当各小组正在编写新的简报时,他们也有时间讨论并决定是否希望将之前的简报再来一次,或者是他们认为已经有了解决这一特定挑战的办法。
设计冲刺让团队的精力和动力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他们每天工作六个小时,重点清晰,快节奏的工作氛围,团队中每个人都得到了重视。这种进步的感觉,有时你真的会感到惊讶,一个团队居然能在一周内做这么多事情,这的确是令人振奋的,Thyrsted Brandsgård 说,尽管你通常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几次。
”冲刺“模式已经成为乐高公司启动新项目的首选方式,该模式具有很高的新颖性和不确定性。Thyrsted Brandsgård 提到,如果你在一个项目中陷入困境,需要找到一条新的道路,或者需要加速或重新激励它,这种模式也是非常有用的。有时它被戏称为”加速车间”,甚至是”黑客营”。
在2019年葡萄牙敏捷会议上,InfoQ 采访了乐高公司的敏捷教练Eik Thyrsted Brandsgård,他谈到了乐高是如何进行设计冲刺的以及设计冲刺带来的长期影响。
InfoQ:你们是如何进行设计冲刺的?
Eik Thyrsted Brandsgård:我们直接将教材分发给那些将要负责冲刺的人,主要是项目经理和客户经理,并给他们上两个小时的速成课。不要需要万事具备,直接开始!
在设计冲刺期间,我们将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开会,简要介绍冲刺周特定日子将发生什么事情(”简报”是冲刺模式里对如何完成工作的代称),主要是让冲刺负责人有信心从这一天中收获经验教训。每次冲刺之后,我们都会做一个更彻底的回顾,就像对 Scrum 进行的 Scrums 那样,然后调整那些没有给我们足够价值的东西。例如,在地图练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InfoQ:在一个大部门进行设计冲刺的挑战是什么?
Brandsgård:我们觉得两个月安排连续的八次冲刺,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退出,但是他们并没有退出。所以当我们回到正常的工作方式并执行从冲刺中产生的创意和原型时,不经意间导致了后冲刺综合症。
出现的反模式之一就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冲刺似乎成了我们工具箱里唯一的工具。”当你有一把锤子的时候,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幸运的是,这种影响正逐渐消失,其它好的方法和实践也再次发挥作用。
InfoQ:你们在设计冲刺中学到了什么?
Brandsgård:做设计冲刺是为了迎合比较内向的性格,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谈话和辩论,而且”独自工作”的练习可以让你写下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这也减少了做决定时的偏见。好的创意可以来自每一个人。团队中的多样性(专业、经验、年龄、国籍、性别、在公司工作的年限)创造了更多创新创意,可以从多个角度处理一个问题或机会。
我们现在有很多种受”设计冲刺”启发的格式,从几个小时到一整周不等,每种形式都满足一定的目的。我们有时也在其它形式的工作坊中使用来自设计冲刺的活动。因此,尽管我们在设计冲刺阶段有着非常坚实的基础,我们仍然在不断尝试和发展。
InfoQ:乐高设计冲刺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Brandsgård:它在整个组织中创造了一种自豪感;一种信念,即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可以应对任何挑战,作为个人我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创造超出预期角色的价值。
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建设活动;你可以了解一些新同事和他们的技能,所以人们在冲刺之后更倾向于互相帮助。我相信他们的办公室八卦肯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原文链接:
Design Sprints at LEGO: Q&A with Eik Thyrsted Brandsgår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