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成立 10 年,融资超 4 亿元,又一家云原生容器独角兽倒下了

  • 2024-02-23
    北京
  • 本文字数:2909 字

    阅读完需:约 10 分钟

大小:1.36M时长:07:55
成立10年,融资超4亿元,又一家云原生容器独角兽倒下了

Weaveworks 联合创始人兼 CEO Alexis Richardson 在 LinkedIn 上遗憾公布公司即将关停的消息。

Weaveworks CEO 发帖宣布关停公司,开源软件仍将继续服务


近日,Weaveworks 公司 CEO 在 LinkedIn 上突然发帖,宣布公司即将与大家告别。曾经的云原生容器管理领域创新灯塔 Weaveworks,如今已宣布将停止运营,成为又一家没能挺过大环境动荡的科技初创企业。

 

以下为 Alexis Richardson 的告别信全文:

 

我非常遗憾地正式宣布,Weaveworks 即将告别大家并停止一切商业运营。我们后续将很快公布财务受托方名单,继续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服务。

 

我公司的收入曾经突破千万美元,旗下新产品数量也在 2023 年内实现倍增。然而,由于销售增幅波动导致我们的现金流受到冲击。我们需要一位合作伙伴或投资方协助维持长期增长。尽管努力争取,但我们与某家大型企业长达 11 个小时的并购流程谈判最终失败,因此决定关停业务。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我向大家诚挚道歉。这样的情况并不该发生,但近期市场不确定性已经令众多企业难以为继,包括其他体量更大的公司。Weaveworks 拥有一支特别的团队,曾经历过漫长且艰难的发展旅程。我们每个人都在积极为客户、开源社区乃至参与成员竭力服务。感谢各位的付出,相信共同的记忆将被深深铭记在彼此的人生当中。

 

一路走来,Weaveworks 的故事令人振奋——从容器技术诞生之初,我们就在为其贡献力量。无论是第一次在 Azure 上运行起 Kubernetes 的那个瞬间,CNCF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的启动,我们不慎清空了自己的系统,新冠疫情初期的需求大爆发,乃至我们通过不懈投入为众多企业客户提供 GitOps 方案等,都让人永生难忘。那些鸿飞泥沼,种种高潮落寞,都是 Weaveworks 带给我们每个人、带给整个世界的精彩过往。

 

但我们的故事不会终结——Weaveworks 的开源软件仍无处不在。我们正与多家大型组织合作,确保 CNCF Flux 保持健康运行。很快将有更多消息向大家公布,也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我们的未来动向。

 

我们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

哪怕踏遍青山,

却又回到原点,

我们也将收拾行囊再出发。

 

Weaveworks 的故事,就是初创公司与宏观市场和资本打压斗智斗勇的经典历程。如 CEO 在信中所述,尽管在 2023 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该公司仍面临着销售额“不稳定”且市场空间持续缩小的窘境。收购谈判失败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说 Weaveworks 就代表着一众初创公司最害怕、但却难以绕过的悲惨命运。

 

Weaveworks 成立于 2014 年,当时的“云原生”还只是个新兴词汇,远没有转化成真正的商业实现。Weaveworks 立场通过新的 GitOps 理念为云基础设施管理塑造未来形态。尽管他们极具开拓精神并早早迈入市场,但财务可持续性的阴云却始终笼罩在其头顶。

 

Weave GitOps 是一套开源软件包,旨在简化 Kubernetes 集群上通过 Git repo 部署应用程序和更新的整个持续交付(CD)流程。该公司原本以为这将是其开疆拓土、安身立命的根基,却没想到崩溃来得如此之快。

 

该公司还留下了 FIux 项目,这是一个 Kubernetes GitOps 运营商,最初是为自己的部署管道构建的,后来捐赠给了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CNCF) 。2019 年,Flux 被接收为沙盒项目。它于 2022 年毕业,最新版本 2.2 于 2023 年 12 月全面发布 。

 

近年来,云原生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CircleCI 和 Harness Labs 等竞争对手分走了不少市场关注和投资份额。Weaveworks 与这些大资本支持下的对手们的抗争之路,也凸显出初创企业单凭创新并不能保证成功的严酷现实。

 

Weaveworks 在其生命周期之内共筹集到超 6100 万美元,而且 2020 年最后一轮融资也已高达 3600 万美元。虽然态势不错,但四年间隔期对于风险投资世界而言已经太久太久。随着 2022 年经济衰退的来临,Weaveworks 与许多其他公司一样,突然发现自己再也拉不到更多投资,并最终倒在了寻求并购失败后的一个清冷冬季。

这是一场残酷的游戏

Richardson 的声明不只是一场告别,更让人们意识到科技企业身处怎样一个残酷的竞争环境。他对 Weaveworks 的命运感到遗憾,但也指出整个行业目前都面临着更广泛的挑战。相信很多创业者都能感受到这股寒流,哪怕是曾经最具前景的公司也可能在金融波动和市场饱和之下瞬间崩塌。

 

但 Weaveworks 留下的遗产仍将永存。该公司为开源社区做出的贡献,特别是 CNCF Flux,支撑着其致力于推进云原生技术发展的承诺。Richardson 希望 Flux 能够继续运行下去。

 

他在信中写道,“我们的故事不会终结——Weaveworks 的开源软件仍无处不在。我们正与多家大型组织合作,确保 CNCF Flux 保持健康运行。”

 

回顾 Weaveworks 的发展历程,我们会意识到科技生态圈既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也是一方争斗不休的战场。该公司令人惊醒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尽管行业随时面临着滚滚向前的变革浪潮与极端严酷的生存挑战,创业者的精神仍在推动其不断迈进。

 

下面想用一张简单的时间表,回顾 Weaveworks 那辉煌而短暂的一生:


  • Weaveworks 为 Docker 容器发布检测、映射与监控工具 Weave Scope(2015 年 6 月);

  • Weaveworks 将软件定义网络引入容器生态(2015 年 12 月);

  • Weaveworks 向 Kubernetes 引入网络多播(2016 年 4 月);

  • Weaveworks 将网络、Prometheus 监控功能集成至云原生服务和 Weave Cloud(2016 年 11 月);

  • GitOps:将一切纳入“Git Push”(2018 年 5 月);

  • Weave GitOps Core 将 Git 与 Kubernetes 融为一体(2021 年 7 月);

  • Weaveworks 添加策略即代码以保护 Kubernetes 用例(2022 年 2 月);

  • Weaveworks WKSctl 为 Kubernetes 引入基于 GitOps 的队列管理功能(2022 年 2 月)。

公司倒闭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Weaveworks 的关停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此事也在 Hacker News 上引发了诸多讨论,而讨论最多话题的就是公司走到如今地步的真实原因以及对公司运营情况的质疑。有人认为,公司走到如此境地,是人员过于冗余导致,Hacker News 上一名用户发表评论称:

 

以年收入 1000 万计算,他们可以维持 50 名员工,每名员工的全部用人成本为 20 万 美元。然而,根据 Linkedin 的数据,他们的员工人数最多时达到了近 200 名。

 

除此之外,他们三年前似乎筹集了 3600 万美元,换句话说,不知何故,他们连续三年每月损失约 150 万美元,直到今天“突然”耗尽了最后一点“余粮”。

 

公司根据首席执行官在 LinkedIn 上发布的帖子,他们基本上是在努力保持自己是一家 200 人的公司的形象,直到某个更大的傻瓜将他们收购,但这似乎失败了。

 

作为这样一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或首席执行官,你怎么会不考虑早点削减开支呢?成为一家不断发展、盈利、拥有 50 名员工的公司比成为烧钱的波将金独角兽公司要好得多。

 

也有人认为,像很多初创企业一样,把自己包装得很完美,以求在被收购时将自己卖个好价。ID 名为 KaiserPro 的用户评论称:

 

许多初创公司都是如此,几乎 80%“成功”的初创公司都遵循这种模式。如果你不冒巨大的风险,那么你就不会得到回报。听起来他们即将被买断或被聘用,但在最后一刻分崩离析(这并不罕见)。

 

从 Weaveworks 的倒闭之路不难看出,对于很多初创企业来说,要么成功,要么破产,没有其他选择。

 

参考链接:

https://thenewstack.io/end-of-an-era-weaveworks-closes-shop-amid-cloud-native-turbulence/

https://www.linkedin.com/posts/richardsonalexis_hi-everyone-i-am-very-sad-to-announce-activity-7160295096825860096-ZS67/

2024-02-23 16:519431
用户头像
李冬梅 加V:busulishang4668

发布了 1004 篇内容, 共 618.1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178 次。

关注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Weaveworks的关闭无疑是技术商业化路径中的一个困境范例。然而,一棵树倒下,并不代表森林的末日。事实上,其在开源社区的贡献,如Flux,将继续引领云原生技术的发展。此事件反而提醒我们,创新与适应市场的能力是并行不悖的。在资本的游戏中,技术价值与商业模式同样重要,前者种下希望之种,后者筑成成功之梯。
2024-02-27 10:36 · 北京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PostgreSQL 中如何控制行级安全和列级安全

Qunar技术沙龙

sql postgresql 运维 安全 权限

【设计模式】原型

Andy阿辉

C# 编程 后端 设计模式 8月日更

深度学习中的分布式训练

安第斯智能云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百度爱番番移动端网页秒开实践

百度Geek说

大前端 优化 网页加速 移动端

Druid 从控制台(Druid console)从 SQL 脚本转换为 JSON 格式的方法

HoneyMoose

十大排序算法--插入排序

Ayue、

排序算法 8月日更

鸿蒙内核之内存调测:动态内存池信息统计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鸿蒙 内存 动态内存池 内存信息

synchronized 优化手段之锁膨胀机制!

王磊

Java 并发 8月日更

netty系列之:netty初探

程序那些事

Java 响应式编程 Netty nio 程序那些事

原来select语句在MySQL中是这样执行的!看完又涨见识了!这回我要碾压面试官!

冰河

MySQL 面试 精通MySQL SELECT查询流程 查询缓存

复杂多变场景下的Groovy脚本引擎实战

vivo互联网技术

敏捷开发 脚本语言

一文带你搞定AOP切面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spring aop 切面编程 面向切面编程 切面

分布式性能测试框架用例方案设想(二)

FunTester

分布式 性能测试 接口测试 测试框架 测试开发

Druid 从控制台(Druid console)中删除过滤器和运行查询

HoneyMoose

Rust从0到1-模式-可反驳性

rust 模式 Patterns Refutability 可反驳性

多语言ASR?没有什么听不懂,15种语言我全都要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语言 ASR 多语言ASR 单语模型 Conformer

Druid 通过 dsql 运行的时候提示错误 urllib2

HoneyMoose

基于docker的分布式性能测试框架功能验证(二)

FunTester

分布式 性能测试 接口测试 测试框架 测试开发

Springboot 配置文件、隐私数据脱敏的最佳实践(原理+源码)

程序员小富

Java springboot 数据安全 数据脱敏

重磅 | 用友《数字化中台》震撼上市!数智化转型和商业创新实践的企业级经验!

博文视点Broadview

docker入门:postgresql安装及可视化界面portainer使用

小鲍侃java

8月日更

基于ECS快速搭建 Docker 环境

若尘

Docker 服务器 8月日更

Design for failure常见的12种设计思想

架构精进之路

降级 重试 容错 8月日更

索信达控股:银行4.0的AI世界——开启算法力的时代

索信达控股

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 银行

Python OpenCV 图像区域轮廓标记,可用于框选各种小纸条

梦想橡皮擦

8月日更

【Flutter 专题】132 图解 PaginatedDataTable 分页表格

阿策小和尚

Flutter 小菜 0 基础学习 Flutter Android 小菜鸟 8月日更

【Maven技术专题】如何使用Assembly插件实现自定义打包

洛神灬殇

maven assembly 8月日更

kafka SpringBoot

Rubble

kafka springboot 8月日更

Druid 的几个查询实例

HoneyMoose

Python代码阅读(第1篇):列表映射后的平均值

Felix

Python 编程 Code Programing 阅读代码

手撸二叉树之对称二叉树

HelloWorld杰少

算法和数据结构 8月日更

成立10年,融资超4亿元,又一家云原生容器独角兽倒下了_云原生_李冬梅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