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在互联网电商领域,回头再看传统 IT 企业,尤其是华为这样的民族企业龙头,发现对于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还是共性更多。
以前做软件开发可以简单分为两种:
一种是做产品直接买,比如微软、IBM、Oracle、金山、用友、金蝶、普元、东方通等等;
另一种是做服务实施,外包、定制化、系统集成等等,比如 IBM 的成功转型、以上很多公司也都会做定制产品,解决方案,在金融电信政府三大行业也有很多公司,比如华为、亚信、中软、神州数码。
后来呢,互联网兴起,许多公司都自组技术部门,甚至本身就是一个工程师占大多数比例的技术企业。
无论是技术给别人用,给自己用,给全世界人民用,似乎都会经历从小到大,从大到巨无霸的历程。
在我看来,这样的历程里,就像 IT 系统架构的变化一样,会有几个阶段,可称为几重境界。
下面来简单介绍下:
第一重境界:项目定制(All In One)
一般在起步阶段,项目目标明确,不太考虑扩展性和产品化,完全定制。
第二重境界:框架组件(Frame & Component)
类似的系统或者项目做多了,会有技术积累,复用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会做开发框架或者一些通用组件。
第三重境界:产品服务(Product & Service)
技术上打通之后,产品层面就可以考虑抽象归并,典型的业务场景和领域模型,做出一个“通用产品”,产品组件可插拔,为了适应个性化需求,核心功能变成后台服务,前台可以随需而变。
第四重境界:技术平台(Technology Platform)
做的产品多了,使用的各种技术,比如服务框架、各种中间件、开发工具、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可以沉淀为公司的技术资产,在各个产品线获得应用,成为基础体系。
第五重境界:业务平台(Business Platform)
有了技术平台,在上面快速搭建不同的业务产品应用成为可能,业务模型可以进一步落地,产品线之间复用功能模块,使技术成为业务驱动原动力。
第六重境界:能力平台(Infrastructure Platform)
在具备足够强大的技术能力之后,通过云计算方式对外开放,使技术本身成为产品服务,与其他企业建立技术连接,为之赋能,形成优势互补,成为自来水一样的基础设施!
本文转载自 IT 民工闲话 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vYU_fSMa2pxnkmgaJN6Bw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