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内最早开始推动云计算概念、技术和业务的践行者之一;他在微软中国收获了“云计算一哥”的称号,微软中国第一个私有云解决方案、第一个云计算演示中心、第一个私有企业客户案例、第一份云计算白皮书都出自他;他是 AWS 中国第一个技术人员,后来带领团队从 0 到 1 搭建平安云,又被叫做“平安云之父”;他自称公有云“死多头”,认为未来属于公有云,私有云只是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妥协。在深圳平安科技大厦,InfoQ 二叉树采访了本期嘉宾:平安科技 CTO 兼总架构师方国伟,听他讲述云计算颠覆传统 IT 的这十年。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微软中国“云计算一哥”
InfoQ:您之前在微软的时候被同事叫做“云计算一哥”,能跟我们讲讲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方国伟:微软全球那时候发布了一个云,但是在国内很难落地,当时我觉得这个做云的方法有问题,我就跟领导讲,我们要构建一套私有云方案,帮助微软在业务上取得收入,这样一方面既能够帮助微软中国建立起云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有一些实际的云的收入。公司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最终成为了我们的整体战略,我就变成了微软中国云的 owner。光有 owner 不行,因为云的东西对微软中国大部分员工是新东西,我要自己先去学习、了解、设计方案,同时要给大家扫盲。当时云计算概念很新,大部分人对云不了解。在 2008、2009 年参加一个会议,主持人问下面的人什么是云计算,问 10 个人可以得到 12-13 个答案,有些人给的答案不止一个。
我会跟公司内部的人讲什么是云计算,做这个事情对微软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说云计算是未来、慢慢会颠覆传统 IT。再加上我牵头写了微软中国第一个云计算白皮书,又做了第一个落地的中国的云的客户,写了关于微软云计算的书,所以大家觉得是我在公司创造了云相关的事情。
当时在一次部门复盘的会议上,部门领导说“方国伟这个云的事情牵头做得不错”,当时有个人说“方国伟是微软云计算之父”。那个领导说叫云计算之父不行,他还很年轻,就叫一哥吧。从此之后大家见面就把我叫微软中国云计算一哥,慢慢这个称呼就传开了。
InfoQ:出了微软之后,还有人这样叫您吗?
方国伟:外面的人叫得比较少,但是微软内部很多人都知道,哪怕我离开微软好多年之后,他们也会开玩笑说这是微软中国云计算一哥。去年 9 月份我们接待了湖南金控的一个前微软同事,他带着他们集团的副总裁到平安来参观访问,当时开会他还说,这是当时我们云计算一哥。
InfoQ:所以这个称呼还是一直伴随着您。
方国伟:对,微软以前的同事,包括微软中国很多员工都知道。因为我确实做了大量云计算相关的工作,当时只要有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找方国伟,慢慢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口碑。我跟现在部门的同事也是这样讲,你要做任何事情,尤其是做技术,首先要树立一个目标,做事情要在团队里做得最好,团队做到最好之后,再在部门做到最好,然后在公司做到最好。如果你做得足够强,在业内有了一定的名气,就能建立自己的口碑。就像产品要有好的口碑,每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架构,最好像字母 T,有一定的宽度,但是在某一个领域又要做到一针捅破天,这样很容易把价值体现出来,也让你的领导离不开你,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我觉得这是很多人日常工作中需要做的。当然不仅仅是在技术领域,在日常的其它工作也是一样的,只有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之后,才会在职业发展上取得成功。
这里有一个比喻很有意思,假设领导跟团队一块儿开会,这个房子着火了,领导只能带走两个人,你要想一下你在不在这两个人里边,如果你在里边,那恭喜你,你在领导心目中就是左膀右臂,你在团队里的位置是没有问题的,你也不用担心裁员的问题。
InfoQ:2008-2009 年那时候,业界对于云计算概念的定义其实还很含糊,各种各样的定义都有,你当时是怎么去学习和理清这一整套体系的?
方国伟:的确,当时云的概念众说纷纭,有人说新瓶装旧酒,也有人说这是变革,各种说法都有。要理清这件事情,首先要追求面,各种说法都要去了解、去看。当时我要求自己至少每周看一篇技术性的论文,然后我也看书。有一本书叫《IT 不再重要》,那本书讲得非常好,它从爱迪生到谷歌,讲的是 IT 的大转变,制高点就是云计算。当然你不能光吸收信息,还要有自己的思考,你要去想为什么有人认为云是整个 IT 的发展方向,你自己是怎么思考的,根据你自己接触到的客户,你自己的日常工作去想,这个说法靠不靠谱。我自己在 2008 年接触云的时候,已经工作了大概 8 年时间,在加入微软之前,我在 IBM 工作,已经接触过很多客户,对 IT 的应用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接触了云的概念之后,我自己觉得这个事情靠谱,是一个方向。
云计算最重要的特点,一是经济规模,第二是自动化,第三是专业分工,这三个事情从经济的角度决定,它的确比传统模式要好,可以替换传统模式。所以我下定决心,自己职业发展也要往这个方面去靠。一个人做事情,顺势而为可以省点力气,如果你要逆着趋势发展,也不是说一定做不成,但是难度会高很多,如果你顺势而为,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InfoQ:所以当时您决定做云计算也算是一种顺势而为?
方国伟:对,我是这么想的,当时内心也相信这个事情的确是未来的方向。从性格上讲,我不太喜欢做重复的工作,我觉得做重复的工作没有太多意思,所以我会尝试做新的东西,而云在当时确实很新。再加上在过去 10 年发展中,我们看到这个领域新东西层出不穷,证明这个判断是没有问题的,它确实慢慢地成功了。如果在过去 10 年,你发现它不太行了,也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而是要调整方向。过去 10 年我算是比较幸运,当时的判断是对的,云的形态可能有不一样,工作单位也有变化,但是我专注的领域没有变化,一直是做云计算。
这有点像《异类》里面提到的一个原则,就是一万小时理论。虽然我谈不上刻意练习,我没有在一份云的工作上持续 10 年,但是我尝试了不同的角色。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专有云等等各种云都有接触,从 IaaS 到 PaaS、SaaS 等等各个方面,做过甲方,也做过乙方,对云的认识相对来说比较全面。
InfoQ:您觉得云是大趋势,为什么当时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呢?
方国伟:同样一个事情,可能不同的人看的角度不一样。认为新瓶装旧酒的人可能是关注在某一个点上,云计算很多技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相当于是以前的一种延续,但是在延续过程中又有创新,而且业务模式上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当时为什么认定这个事情靠谱,可以做成呢?很大的原因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业务模式有很大的变化。
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公司都会自己去采购服务器、招聘程序员、系统管理员,构建自己的 IT 系统。这种方式比较分散,实际上就是一个手工作坊的方式,效率很低。只不过它是在 IT 领域,感觉好像很高科技,但实际上这个服务模式是很初级的。云计算是规模化大生产,我觉得这种规模化大生产模式肯定会战胜手工作坊方式。
我认为云计算的本质是规模化和自动化在 IT 领域里的服务化体现。这句话有三个关键词,第一是规模化,第二是自动化,第三是服务化体现。
我们经常说云计算相当于把传统 IT 的固定资产变成了按需使用,这是服务化的体现,这也是我认为的云的本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云计算比较好理解,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至于说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用什么样的虚拟化,是实现手段。虚拟化是不是用容器,用什么样的 Stack,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实现手段可以不一样。
很多人在接触云计算的时候有一个误解,尤其是刚接触云计算时间不久的人。他会觉得用云计算就是选一个什么样的 Stack,比如 OpenStack 或者 CloudStack,他的关注点都放在很多框架上。实际上在接触云计算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做云计算的关键不在于 Stack,最关键的是底层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平台。很多云平台出问题,都不是出在 Stack 上的,而是网络、存储出问题,造成大面积故障,这才是做云计算在技术上最有挑战的地方。
坐十年冷板凳的“异类”
InfoQ:加入平安之后,您带领团队从 0 到 1 搭建了平安云,做这件事情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方国伟:这个挑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我到平安的时候,平安的团队比较小,大概 10 个人左右,当时我们叫创新团队,不叫云团队。大家对云的理解比较少,我是这个团队里面第一个对云计算有比较长时间接触、真正做过云计算相关产品的。团队在观念上,包括架构该怎么设计、产品该怎么设计,需要很多改变。那时候资源也非常有限,十来个人要给平安做一个云平台是很难的,所以当时我在平安首先提出来“搭台唱戏”。我带着云平台这个团队来帮助大家构建一个平台,欢迎公司内部其他团队加入,一起构建平安这个云平台,用相对比较开放的心态来做这个事情。2014 年我们做云的时候,传统技术架构已经在平安发展很多年了,云作为新事物还是有很多挑战,别的团队会觉得,你是不是抢了他们的业务。所以我们当时就提出来双模,新应用用云的模式,老应用用老的模式,这样慢慢往前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挑战在于对云的认识以及资源投入。云本身对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短时间内可能不会马上看到回报。哪怕是业界领先的亚马逊 AWS,它盈利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我们把云作为一个业务,必须在战略上非常重视,并且愿意长时间投入,这需要我们反复跟高层沟通。现在平安这个问题慢慢解决了,今年 1 月 1 号平安把整个 Logo 都改了,改成“中国平安 金融·科技”,这个科技不像以前是支撑业务的,科技本身成为一个业务了,而科技对云的依赖就很强了。马总也提出了“得云者得天下”,云的位置很高,战略上重视以后,很多事情就比较好做了。
InfoQ:在做平安云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
方国伟:做云压力比较大的事情在于,它有点像双刃剑,一方面你希望云发展得越来越好,有更多的业务、应用放到云平台上面来;另一方面当越来越多的业务放到云平台上面,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方面的挑战会非常大,你的压力也会非常大。比方说平安内部大部分的业务都在云平台上面运行,这对云平台本身的稳定性、安全性要求都很高。当大几千亿的业务都在你的平台上运行时,一旦出问题就会影响业务,所以压力比较大。尤其是 2016 年的时候,当时的技术还在打磨过程中,挑战非常大,我自己当时压力也很大。我一直坚持锻炼,身体还算不错的,在 2016 年也因为压力大得了胃溃疡。
InfoQ:那您觉得做云计算苦吗?
方国伟:云计算偏底层,的确不太容易。我的微信签名是“云路漫漫其修远,we 将上下而求索”。很多公司管理层不太容易理解做云本身技术上面的挑战,而且它的业务效果不是像很多应用层面那么立竿见影。这和我们国家在基础科研上的投入是一样的,应用科技上的投入很容易见到效果,而且投入也没有那么大,但基础性研发上投入大,而且见效慢。我觉得云计算就是这么一个行业,尤其是底层的云平台,凡是要把云平台做成的公司,必须战略上非常重视,舍得大量投入,而且要有耐性把这个事情做下去,这是做云相关的从业人员不太容易的地方。
InfoQ:您刚才说云这个行业是处于底层的,要沉淀下去,可能投入很多,但是看不到很多产出。您投身到这个行业当中,与自己的性格是不是也有关系?
方国伟:做云的人的确是需要沉得住气,因为它见效比较慢,它属于技术架构层面的一个服务,不像应用层一样,比较容易让一般用户理解。你说你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在底层,专业人员也许能理解这个东西本身厉害的地方,或者它好的地方,但是对大众来讲,可能很难 Get 到。所以只有在性格上沉得住气,就像云计算一样,要坐 10 年冷板凳,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而且云计算越做到后来,越是需要底层的技术研究,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有可能做出一些好的创新,然后体现到最终云产品上面。
应该说有点关系,你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而且愿意长期坚持,压力还是挺大的。并不是拉的时间很长了,你的压力就变小了。云一旦上线之后,它的挑战在于上面有很多客户的应用在用,你要做的工作有点像一边开飞机一边换引擎,要对云平台做一些升级维护,但上面的客户应用不能停。
InfoQ:您觉得您小时候有什么样的经历让您培养出这样沉得住气的性格?
方国伟:我觉得有几个因素对我现在做事有一定的影响和关联。一个是我父亲的性格,我父亲是一个做事情非常认真的人,而且他做很多事情都愿意咬着牙拼命往前走,对我也会潜移默化地产生一些影响,所以我做事情一般也比较认真,而且责任心比较强。坦率来讲责任心强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在于你把很多事情放在心上,尤其是运维的事情,压力非常大。2016 年我患胃溃疡,也跟我的心理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有好有坏,好的地方在于你做事情认真,肯定能把事情做好,不好的地方在于压力比较大。
另外一点,我小时候家里有一个很大的鱼塘,我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去看那个鱼塘。这是一个很无聊的事情,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但是有大把时间,整个假期天天都待在那个地方。我基本上就在那里看书,也让自己能够耐得住寂寞。所以我现在从来不会感到寂寞,我往往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填满,干点让自己感到充实的事情,无论是看书、学习还是锻炼都是这样。
InfoQ:您之前提到平常喜欢阅读,有哪些书对您影响比较大的吗?
方国伟:我的理念是身体要健康就得多运动,大脑要健康就要多阅读、多学习,阅读相当于是大脑的运动。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几本书,一个是我刚毕业没多久看的一本书叫《If I Knew Then What I Know Now》。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我们刚入职的新员工,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的,希望他们把心态摆正。我当时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从一个不错的学校研究生毕业,可以干很多事情,似乎公司没有很好地把我用起来。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很有问题的,你应该强调的是你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做出了什么样的业绩,公司才怎么样,而不是倒过来。很多时候我心态不好,我觉得 HR 是不是应该照顾我一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应该像那本书上讲的“你自己要百分之百负责你自己高兴与否”,强调你要对自己是否开心负责任,而不是由别人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这对刚走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本书我现在有时候还会拿出来读。
还有一本是我后来读的书,叫做《异类》,这本书我印象也非常深刻,因为这本书比较好地解释了一个人要成功,其实有很多因素在里边,不光是你有很好的技能,你很聪明,你 IQ 很高,实际上在于你需要比较好的平台、有比较好的机遇等等凑在一起才能成功。它当时讲了一个概念,我到现在还记得,它说一个人要成功,IQ 的作用,就像身高跟打篮球一样。一般是身高越高打篮球越好,但实际上超过一定高度之后,身高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像 NBA 打篮球最好的人,不一定是身高最高的人,和现在最成功的人不一定 IQ 最高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是过高估计了 IQ 的作用,而对其它方面的作用估计得不是那么高。
还有一点是说一个人的作用跟整个平台的关系,就像我现在在平安做云计算,我觉得这个平台本身还是很重要的。自己的能力是一方面,还有很多机遇的问题。为什么在 2006、2007、2008 年的时候云计算才开始慢慢起来呢?原因在于那时候它的很多技术,无论是虚拟化还是网络技术慢慢成熟了,凑在一起把事情做起来了,这就是平台积累的效果,时间点也很重要。
公有云“死多头”
InfoQ:现在国内云计算行业的发展和您十年前的预期一致吗?
方国伟:比我预计的要慢一点。云的优势很明显,应该会有更多人愿意用云计算,但是从整个业界来看,云的接受度相对还是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快,所以说做事情更需要耐心。但是长远来看,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跟以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现在还有很多人愿意选择私有云、混合云的方式,我觉得还是需要时间。私有云方案是一个相对比较短期的方案,有点像 IBM 主机。IBM 主机在很多年前的使用量就大大下降了,但是它现在也有人用,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从整体趋势上大家都知道这不是趋势。我觉得私有云也是一样的道理,短期内肯定还会有人用。但从长远来看,我觉得私有云就像 IBM 主机一样,会慢慢消亡或者说慢慢减少。不光是有经济学上的原因,在技术上也有一些原因。公有云的创新非常快,一个公有云平台上面会有很多产品和创新。但大部分私有云产品只是公有云里一个很小的子集,在私有云上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最少他需要一个混合云的方式。所以我对公有云整体上还是保持乐观的,长远来看没有问题。
InfoQ:但是现在私有云也还是挺火的,有很多公司在做,包括平安自己也在做,您觉得私有云现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方国伟:我觉得私有云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在已有的技术架构上进行数字化、现代化。它可以让用户在心理上相对比较容易接受的情况下,采用云的技术来做一些事情。我相信最终都会通过私有云、混合云的方式逐步往公有云和专有云方向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很多时候用户接受新的事物需要时间,包括信任关系的建立,都需要时间来证明,但我觉得慢慢会转到公有云和专有云这个方向上来。
InfoQ: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现在像私有云、混合云都是通往公有云这条路上的一种妥协?
方国伟:是这样的。我认为私有云和混合云就是往公有云这条路上面的一个中间阶段而已,最终可能会走向一个以公有云为主,有一些专有云和部分私有云的状态。
InfoQ:在微软的时候,您曾经尝试过推动私有云的开发,这跟您后来在对外发言时多次表态“未来属于公有云”其实是并不矛盾的?
方国伟:对,这是权宜之计,我一直认为私有云这个方案是通向公有云的一步,很多客户一开始难以接受公有云,他可以从私有云开始,而且我相信对大客户来讲,他也有私有云的需求,这也是合理的。只不过从长远来看,对绝大部分客户来讲,公有云才是方向,私有云应该是像 IBM 主机一样,有人用,但是用的客户比较少。
InfoQ:我们这期二叉树的主题是十年,希望能够站在互联网发展的时间线上梳理出几个不同领域的重要时间节点。如果让您概括 2009 到 2019 这十年的云计算领域,您认为过去这十年是云计算领域____的十年?
方国伟:从 2009 年开始,前 5 年更多是在概念普及、尝试阶段。很多人是在 2009 年左右的时候开始知道云计算,开始了解云的概念。前 5 年大家还都是在理解概念、尝试去把云的东西跟自己的业务做结合。当然也有一些 IT 从业人员在看怎么在云市场找到一些机会,用户对云的接受度比较低。
后 5 年更多是怎么应用和实现。在过去这 5 年,大家已经了解了云计算是什么,关键是怎么样用云计算,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包括前面提到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哪些业务放在自己的平台上面,哪些放在公有云上面,混合云策略是怎么样的,这在后几年变成了一个主要的话题。
但是整个这 10 年发展,我认为真的是颠覆性的,我明显地感觉到传统 IT 可以说已经被云计算给颠覆了。云计算相当于给了新参与者一个洗牌的机会。现在业界最大的技术公司,最大的技术会议上面,基本上都是在讲云,这充分说明重点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也是我一开始讲云计算为什么不是新瓶装旧酒,因为它是一个模式的变化,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技术点。单个技术点可能不会触发这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在于整个计算模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就像从 CS 到 BS 一样。
2009 年到 2019 年这 10 年,云计算创新层出不穷,彻底颠覆了传统 IT 行业,我相信云接下来发展的趋势还会继续向前,速度还会加快。
InfoQ:如果从云计算在商业化上取得的进展来说,您觉得这十年比较大的变化有哪些?
方国伟:1943 年 IBM 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觉得这个世界上对计算机的需求不是那么大,也许 5 台就够了。我觉得过去这 10 年,你可以看到整个云的发展,它的集中趋势很明显,也许这个世界将来很有可能就是几朵云把大部分的业务都支撑起来了,每朵云可以认为就是一台计算机。过去这 10 年有这个趋势,也许将来真的会是这样。往大了看,一个数据中心就是一台计算机,几个数据中心做成的一个云平台,就像以前的计算机集群。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托马斯·沃森讲的全世界只有 5 台计算机还真有一定的道理,对这个方向我是比较看好的,也比较相信这一天的到来。
InfoQ:未来的云计算会是什么样子(五年内)?它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方国伟:5 年内在技术上可以看到几个变化:第一是混合云、多云的模式会更加普及,这是非常现实的一种做法,在过去这一年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用户很实际,云厂商在提供云服务的时候也会非常实际,就像我们会提供公有云、专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等不同的模式给客户做选择一样。
第二是接下来几年,从端、边缘到云会完全打通。随着 IoT 趋势的演进,对整个计算、存储的压力会非常大。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信息是人去触发产生的,但是在 IoT 时代,很多信息、数据是由各种设备、传感器收集产生的,它们是 7×24 小时工作的,因此数据量会有数量级的变化,这需要从端到边缘计算到云计算,整个链条打通,我认为这会在接下来 5 年慢慢完善。
云计算这个职业也好,这个行业也好,离天花板还很远。为什么这么讲?将国内各个云厂商去年披露的销售额加起来就会发现,这个市场相对 IT 市场来讲是非常小的。他们加可能也就几百亿,IT 市场至少有大几千亿甚至上万亿。如果我们坚信云肯定会逐步替代传统 IT 市场的话,这个空间显然是非常大的,我认为短期内应该是很难碰到天花板。而且这个市场有很多机会,平安要做云,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在于这个市场非常大,潜力也非常大,而且对平安的科技转型战略非常重要。相信对其它的云厂商也是一样的,可能一些偏互联网的行业上云的比例已经很高了,但是对传统行业来讲,他们上云的比例非常低,还有大量的蓝海市场需要开拓。
嘉宾介绍:
方国伟(William Fang),平安科技 CTO 兼总架构师。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曾担任华为中央软件院架设部部长,亚马逊 AWS 中国的首席云技术专家,微软全球服务部门云计算“卓越中心”(COE)团队资深架构师。他曾主编《让云触手可及》和《详解微软 Windows Azure 云计算平台》,并在国内外的技术大会上多次发表过关于云计算的主题演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