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用于多文本分类的孪生和双 BERT

  • 2020-05-28
  • 本文字数:1844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用于多文本分类的孪生和双BERT

本文最初发表在 Medium 博客,经原作者 Marco Cerliani 授权,InfoQ 中文站翻译并分享。


本文介绍了在模型中插入 Transformer 的不同方法。


人们对自然语言处理的不断研究催生了各种预训练模型的发展。在各种任务(如文本分类、无监督的主题建模和问题解答等)的最新结果方面,通常都有越来越多的改进,这是一个典型的现象。


最大的发现之一是在神经网络架构中采用了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cs)。这种技术是所有称为 Transformer 的网络的基础。它们应用注意力机制来提取关于给定单词上下文的信息,然后将其编码到学习向量中。


作为数据科学家,我们可以产生并使用许多 Transformer 架构来对我们的任务进行预测或微调。在本文中,我们尽情享受经典的 BERT,但同样的推理也可以应用到其他所有的 Transformer 架构中。我们的研究范围是在双(dual)架构和孪生(siamese)架构中使用 BERT,而不是将其作为多文本输入分类的单一特征提取器。

数据

我们从 Kaggle 收集了一个数据集:News Category Dataset(新闻分类数据),它包含了 2012 年到 2018 年从 HuffPost 获得的大约 20 万条新闻标题。我们的范围是根据两种不同的文本来源对新闻文章进行分类:标题和简短描述。总共有 40 多条不同类型的新闻。为简单起见,并考虑到我们工作流的计算时间,因此我们只使用了 8 个类的子组。


我们不应用任何种类的预处理清晰;我们要让 BERT 来“完成所有的魔法”。我们的工作框架是 TensorFlow 和强大的 Huggingface Transformer 库。更详细地说,我们利用“裸”BERT 模型 Transformer,它输出原始的隐藏状态,而且上面没有任何特定头。它可以像 TensorFlow 模型子类一样访问,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将其引入我们的网络架构中进行微调。

单 BERT

作为第一个竞争者,我们引入了一个单 BERT 架构。它只接受一个文本输入,这是我们两个文本源连接的结果。这就是常态:任何模型都可以接受连接特性的输入。对于 Transformer 来说,将输入与特殊特征符(special tokens)相结合提升了这一过程。


BERT 需要特定格式的输入数据:有特殊的特征符来标记句子/文本源的开头([CLS] [SEP])。同时,标记化涉及到将输入文本分割成词汇库中可用的特征符列表。词汇表外的单词用 WordPiece 技术进行处理;其中一个单词被逐步拆分成属于词汇表的子词。这一过程可以通过 Huggingface 预训练的词法分析器(Tokenizer)轻松完成,我们只需注意做好 padding 即可。


我们以每个文本源的三个矩阵(token、mask、sequence id)结束。它们作为 Transformer 的输入。在单 BERT 的情况下,我们只有一个矩阵元祖。这是因为我们同时将两个文本序列传递给词法分析器,这两个文本序列会自动连接起来(用 [SEP] 标记)。


我们的模型架构非常简单:将上面构建的矩阵直接馈入 Transformer。最后,通过平均池操作减少了 Transformer 的最终隐藏状态。概率分数是由最后致密层计算出来的。



在我们的测试数据上,我们的单 BERT 达到了 83% 的准确率。性能报告请见下面的混淆矩阵中。


双 BERT

我们的第二个架构可以定义为双 BERT,因为它使用了两个不同的 Transformer。它们有相同的组成,但使用了不同的输入进行训练。第一个 Transformer 接收新闻标题,而另一个接受简短文本描述。输入被编码为始终产生两个矩阵(token、mask 和 sequence id),每个输入都有一个。对于这两个数据源,我们的 Transformer 的最终隐藏状态都是通过平均池来减少的。它们链接在一起,并通过一个完全连接层。



通过这些设置,双 BERT 测试数据上可以在达到 84% 的准确率。


孪生 BERT

我们的最后一种模型是一种孪生式架构。它可以这样定义,因为两个不同的数据源在同一个可训练的 Transformer 架构中同时传递。输入矩阵与双 BERT 的情况相同。对于两个数据源,我们的 Transformer 的最终隐藏状态是通过平均操作进行池化的。所得到的的结果,在一个完全连接层中传递,该层将它们进行组合并产生概率分数。



在我们的测试数据上,孪生式架构达到了 82% 的准确率。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应用 BERT 架构进行了多类分类任务。我们这个实验的附加价值在于,它以各种方式使用 Transformer 来处理多个输入源。我们从一个源中的所有输入的经典连接开始,然后在输入模型时保持文本输入的分离。提出的双 BERT 和孪生变体能够获得良好的性能。因此,它们可以被认为是经典单 Transformer 架构的良好替代方案。

参考资料


作者介绍:


Marco Cerliani,Lutech 统计学家、黑客和数据科学家。


原文链接


https://sourl.cn/qy6Diz


2020-05-28 15:052529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每周学习总结-架构师培训一期

Damon

食堂就餐卡系统设计

刘志刚

架构师训练营-每周学习总结1

水边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架构师训练营第一周作业

小树林

愚蠢写作术(3):如何把读者带入迷宫深处

史方远

学习 读书笔记 个人成长 写作

食堂就餐卡系统设计

飞雪

Flink源码分析之Flink 自定义source、sink 是如何起作用的

shengjk1

flink flink源码 flink源码分析 flink自定义source flink自定义sink

SpringBatch系列之并发并行能力

稻草鸟人

Spring Boot SpringBatch 批量

【ARTS打卡】Week02

Rex

Flink源码分析之Flink startupMode是如何起作用的

shengjk1

flink flink 消费 kafak 实时计算 flink源码 flink源码分析

架构方法学习总结

飞雪

不可不知的 7 个 JDK 命令

武培轩

Java 程序员 jdk 后端 JVM

架构师训练营-命题作业1

水边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极客时间-架构师培训-1期作业

Damon

dnsmasq-域名访问及解析缓存

一周思进

食堂就餐卡管理系统

孙志平

架构师训练营第一周学习总结

刘志刚

Flink源码分析之-如何保存 offset

shengjk1

Flink源码分析之FlinkConsumer是如何保证一个partition对应一个thread的

shengjk1

flink flink 消费 kafka 实时计算 flink源码分析

架构师训练营第一周作业

芒夏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ARTS-WEEK2

一周思进

ARTS 打卡计划

SpringBoot基本特性以及自动化配置-SPI机制

攀岩飞鱼

Java 微服务 Spring Boot SpringCloud

因为 MongoDB 没入门,我丢了一份实习工作

沉默王二

mongodb

程序员的晚餐 | 6 月 7 日 豆腐年糕

清远

美食

Flink源码分析之Flink是如何kafka读取数据的

shengjk1

flink flink 消费 kafka flink源码分析 flink消费kafka源码解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二鱼先生

产品经理 个人品牌 职场成长 产品思维

Element-UI实战系列:Tree组件的几种使用场景

码字与律动

vue.js 大前端 Elemen

食堂就餐卡系统设计

饶军

ARTS打卡 week 2

猫吃小怪兽

ARTS 打卡计划

程序员陪娃系列——数学启蒙趣事

孙苏勇

程序员 陪伴

LeetCode 769. Max Chunks To Make Sorted

liu_liu

LeetCode

用于多文本分类的孪生和双BERT_AI&大模型_Marco Cerliani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