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2 月,支付宝推出了首个人工收银的刷脸机“蜻蜓”,让刷脸支付成为可能,不到一年时间已在全国 300 多个城市落地。4 月 17 日,支付宝生物识别负责人留招在支付宝技术开放日上,正式宣布推出第二代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刷脸支付机,新蜻蜓实现了刷脸注册会员卡的功能,前期试点显示,刷脸注册会员的转化率相比传统模式提升 6 倍以上。
从布局人脸识别,到推出新一代收银刷脸机,支付宝在五年的时间里对人脸识别的商业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本次的技术开放日活动上,支付宝行业支付事业部总经理钟繇分享了一些有关刷脸支付的想法。
“每一次支付创新,都会开启一条新赛道”
上世纪 50 年代,信用卡在美国诞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支付也出现了;随着电子支付、信用卡的快速普及,整个商业得到快速发展。
可以这么说:伴随着每一次技术浪潮出现的,是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所以,钟繇说:“每一次支付创新,都会开启一条新赛道。”
以互联网浪潮为例,基于电子支付的商业结算效率带来了传统零售业蓬勃发展的蜜月期,在 2004 年,这个以淘宝为首的电商行业在中国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买家和卖家缺乏信任。买家不相信卖家可以把钱打给他,所以电商就没变化快速的发展,担保交易通过一个担保中间户解决了网上交易的信任问题,于是乎,这样支付的创新带来中国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蓬勃繁荣的十几年。
支付宝在 2010 年推出了快捷支付,自此,网上交易的门槛大大降低,交易媒介从现金、银行卡变成了智能手机上的条码、二维码,甚至 NFC。
钟繇说:“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 Web 支付时代,还是靠银行卡 U 盾完成电子交易,今天就决不可能出现移动互联网创新产业。”
虽然支付创新种类越来越多,但钟繇认为最主要的无外乎有两种:资金流变化与支付媒介的变化。
从资金流变化的角度来说,比如担保交易在资金的流转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托管环节;及时到账让资金从一个账户到另外一个账户的过程快速发生,所有的变化在资金流层面只是让资金流越来越融入场景,让资金流变化和交易发生越来越融合。
从支付媒介的角度看,货币是传统的支付媒介,当货币变成一个电子流的时候,人们需要一张银行卡代表自己的账户和身份,有了手机移动支付之后,手机就可以替代传统的媒介完成支付。
在钟繇看来,支付媒介的创新方面仍然大有可为,用简单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脱媒”。
人脸支付的商业价值被严重低估
互联网浪潮之后,我们又迎来了一波巨浪。
这一次的技术浪潮始于 2016 年,带来的是人工智能的爆发,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场景也五花八门,甭管有用没用,最重要的,是跟“人工智能”四个字沾上边。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一次的浪潮冷静的如此之快,仅仅三年左右的时间,人们的目光就从“人工智能就是好”转向了了“人工智能到底有什么用”上来了,行业突然冷静了。
在众多人工智能技术中,落地最为广泛的恐怕要数人脸识别了。这也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少有的已经确实可以产生商业价值的技术之一。
于是,支付宝看到了人脸识别在支付领域的商业价值。
钟繇认为:未来的支付发展就是不要支付媒介,用户本身就是媒介,脸就是媒介。
“这也是支付宝在五年前就开始布局人脸支付的一个重要原因。”钟繇说,“我认为,把商业场景的人脸识别,把线下人脸识别简单等同于刷脸付,大大低估了人脸识别对于商业的价值。”
钟繇表示,支付只是一个商业交易完成的节点,商业有很多东西是在场景当中发生的。
商家要服务于消费者,商家要知道消费者是谁,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让消费者的体验更完美,同时,商家还希望消费者更多去访问自己的生意。
所以,技术的发展让商业的传统店铺经营会有更多可能性,5G、IoT 的发展能够使大量商家快速进入数字化过程,有了数字化可以让店铺的生意可以变得用算法和数据驱动,可以把线下跟顾客的连接搬到线上,这样也就有机会去做线上和线下的全渠道的经营。
如果今天的消费者和店铺的连接,还需要一个其他的媒介,比如消费者必须掏出一张卡,或者掏出手机才能向商家证明自己是谁,钟繇认为,这样的服务体验无疑是不好的,服务的过程没法高效地做到无缝。
他说:“有了人脸识别,有了基于人脸识别的支付,才可以真正打通商家数字化店铺,数字化经营渠道,打通商家店铺服务和消费者在店铺中的访问行为,让消费者和店铺完全连接,这样在线上做到了很多基于数据驱动的千人千面,数据驱动的服务体验才有机会完美的在线下出现。”
同时,钟繇表示,人脸识别在线下刷脸时代已经到来,他坚信“脸商”生态的时代就要开启,但是,他认为这一定不是支付宝一家的事情,这是需要整个行业、整个服务于线下的消费者的商业体系一起参与的事情,这样才能让这项技术更快速、普惠地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