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晚上阿里巴巴680亿美金跌没了,差不多4600亿人民币。等于跌了1个小米,1.5个百度,2个民生银行,5个苏宁易购,7.4个微博。”
蚂蚁金服暂缓上市,保守估计将推迟半年左右
11 月 3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公告中指出:
你公司原申请于2020年1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科创板上市。近日,发生你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六条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条等规定,并征询保荐机构的意见,本所决定你公司暂缓上市。你公司及保荐人应当依照规定作出公告,说明重大事项相关情况及你公司将暂缓上市。本所将与你公司及保荐人保持沟通。
当日晚间,蚂蚁金服通过蚂蚁集团公众号发文对此事件作出说明,原文如下:
尊敬的投资者:
蚂蚁集团于今日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通知,暂缓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计划。受此影响,蚂蚁决定于香港联交所H股同步上市的计划也将暂缓。
对由此给投资者带来的麻烦,蚂蚁集团深表歉意。我们将按照两地交易所的相关规则,妥善处理好后续工作。
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会让蚂蚁集团经得起考验和信任。我们会坚持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继续用我们的热情、专业、担当,致力于为广大小微企业和大众消费者做好服务。有关发行上市的下一步进展我们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并及时披露相关情况。
蚂蚁集团
2020年11月3日
在本决定的前一天,也就是 11 月 2 日,根据证监会的消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腾讯新闻《一线》通过蚂蚁集团相关人士获悉,11 月 3 日晚间蚂蚁集团暂缓 A 股和 H 股上市的消息宣布,蚂蚁集团执行董事长井贤栋当晚召集集团内部中高管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提及到「暂缓」之后,保守估计蚂蚁重新上市的时间要被推迟半年左右。
导火索是什么?
2020 年 10 月 21 日,证监会同意蚂蚁集团科创板 IPO 注册。
10 月 26 日晚间,蚂蚁集团在公告中确认了自己在本次 IPO 中的发行价,A 股定价为人民币 68.8 元,H 股定价为港币 80 元(约合人民币 68.85 元)。由此,蚂蚁集团的发行市值将高达 2.1 万亿元人民币,单一市值超过四大国有银行中任意一家,蚂蚁集团有望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 IPO。
伴随着发行价的正式确定,马云的个人身家再度上涨,从财务方面,按照马云持有蚂蚁集团 8.8% 股份的比例计算,马云持有股份价值将为 274 亿美元,这将使得他的个人总资产达到 716 亿美元——由此,马云也将成为全球第 11 大富豪。
根据蚂蚁集团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经济受益权激励计划项下的经济利益所对应发行人股份合计 30.79 亿股,其中授予蚂蚁集团的员工及顾问的比例约为 65%。如果以 68.8 元人民币的发行价计算,蚂蚁集团的员工及顾问共计可获得约 1376.9 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收益。蚂蚁集团招股书未披露共有多少人获得了激励,但根据其招股书显示,截止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共有员工数 16660 人。
如果以此计算,蚂蚁集团人均可摊到 826.47 万元人民币。网友调侃道:蚂蚁金服的大楼仿佛传来了财富自由的欢呼声。
与此同时,蚂蚁金服以 27 亿元人民币竞得杭州之江板块 XH1710-23(原来海洋公园)地块,这也导致之江的房价越来越逆天,甚至有传言单套涨了 100 万,即使涨到房东预期,房东最后还是决定不卖,楼盘现场每天人流爆满,每周价格都在上涨。
原本一切顺遂的事情,却在 10 月 25 日之后发生了反转。
这一天,马云受邀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了一段长达 21 分钟的演讲,这篇演讲因其言语犀利直指中国金融体系,被各大社交媒体疯狂转发:
“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没有系统。”
“今天的银行延续的还是当铺思想,抵押和担保就是当铺。”
“巴塞尔协议比较像一个老年人俱乐部。”
“今天是这个不许那个不许的文件太多。”
相比之下,马云 12 年前的名言“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倒显得很“温柔”了。
这篇演讲的疯狂转发终是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11 月 1 日,央行主管报纸《金融时报》发表署名为资深学者周矍铄的评论文章称,“若大型互联网企业大量开展金融业务,但却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不仅是逃避监管,更容易无序扩张,造成风险隐患,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利于消费者保护。”
11 月 2 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亲自撰文表示:“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呗’‘白条’‘任性付’等产品,其内核与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没有本质差别,也具有信用供给和分期付款的功能,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与费用是其盈利主要来源;‘借呗’‘金条’‘微粒贷’等产品,与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无本质差别。从消费者风险控制看,在其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银行要求抵押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金融科技公司则要求账户现金作为担保,或通过延期支付资金、收取其他费用等作为风险控制措施。
同日,《金融时报》再次发表署名为资深学者时雨的长篇评论,再次着重提到关于蚂蚁集团的监管问题。
在 11 月 2 日晚间,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为《办法》)。包括蚂蚁集团的相关业务(如花呗、借呗)在内,网络小贷终于有了统一的监管办法。这也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中提及“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的原因。
新规冲击了蚂蚁金服的哪些业务板块?
一直以来,网络小贷牌照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审批监管,缺乏统一规范。互联网突破了原有小贷公司地域限制,急剧放大杠杆倍数,风险也随之加大。2017 年,该牌照被叫停审批,相关监管法令一直未被明确,这部分业务也被认为是蚂蚁金服的“招牌”。《办法》中如下三项规定对蚂蚁金服的业务直接相关:
1.小贷跨省业务将归银保监会直接审批。
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网络小额贷款应当主要在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虽然征求意见稿表示对“极个别”小额贷款公司需要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审查批准、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蚂蚁集团也有可能位于“极个别”之列,但依旧表明网络小贷已经被纳入银监会的强监管体系,而非此前松散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这就意味着,对在全国开展业务的蚂蚁金服而言,监管门槛全面提升。
2.个人单户网络小贷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 30 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 3 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对法人或其他单户网络小贷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 100 万元。
该条款将直接影响蚂蚁金服的放贷规模,因此也限制了放贷收入。
3.限制互联网小贷公司的杠杆率。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 30%。
这一比例将直接拉下目前网络小贷机构的杠杆率。以蚂蚁金服为例,其自营放贷主体为两家小贷公司,分别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分别为 120 亿元、40 亿元。
招股书透露,截至 2020 年 6 月末,以上两家小贷公司发放贷款和贷款余额总计 362 亿元,而蚂蚁集团目前有共计 21540 亿元信贷规模,其中 98%的资金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 ABS。杠杆率的下降意味着利润势必受到拖累。将出资比例提高到 30%,意味着驱动同样规模的联合贷款需要更多的表内贷款,而根据表内贷款最多 5 倍杠杆的原则,小贷公司的资本金则需要进一步扩充。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类似蚂蚁金服这种网络小额贷企业之所以挣钱,是因为只出 3 块钱本金,就能通过金融杠杆手段放出 100 块钱的债。这种生意暴利,所以蚂蚁估值极高。但按现在的规矩,蚂蚁金服必须出更多本金才能放出 100 块钱的债,利润将大幅下降。
如上,这些可能会影响蚂蚁金服的估值,必须暂缓上市来进行调整,这也是对投资者负责,避免上市后因监管原因造成的股价下跌套牢。
评论 3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