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嵩,十年互联网工作经验,2014 年加入他趣,先后从事微服务体系的构建、技术梯队的搭建及研发体系的构建等。曾做过多年互联网中小型公司顾问工作,为公司提供针对当前情况的技术 / 效率优化方案及实施,积攒了大量技术与应用结合的实践经验。对基础平台构建、机器学习、架构规划及实施、Kubernetes 等均有深入研究。2020 年加入字节跳动。
大家好,我是张嵩,曾经在他趣做 CTO,前段时间离职并赋闲了一段时间,然后入职了字节跳动。
入职后,我发了个朋友圈,接着收到许多朋友的关照与问询。我发现,每一次对留言的回复,基本都会演变为深入沟通,而大家的关注点通常也比较一致:为啥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字节呢?字节真有 100 个月的年终奖吗?为什么要做陌生的领域呢,被炒了怎么办?等等。
不停地做重复性的深聊,实在让人有点疲惫,所以我向大家承诺,抽时间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考,一次性对外发布出来,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同时,我也非常感谢很多朋友的信任和支持。刚刚离职时,大家都以为我要去创业了,很多朋友甚至把手头上的资源列成清单发了过来,希望能够找到合作的契机;另外一些朋友则向我抛出了“橄榄枝”,希望我能加入。虽然我没有选择创业,也没去大家的公司,但原因绝不是“看不上”,而是我个人对生活的定义有点“特别”。
下面我就来详细聊聊。
为什么要进入大厂和陌生领域
在业界公认的、比较正常的 IT 发展路线中,大家会先在大厂做职级提升,然后去中 / 小厂做技术负责人 / 首席架构师,最后走上创业这条路。
毕竟,毕业就在大厂学习完善的工作流程,熟悉各类沟通、思考技巧,似乎是个比较好的选择。而在具备大厂背景的情况下,在某一领域打响名号,再到一家中 / 小厂负责业务或技术管理,也是很顺理成章的磨练过程。
我则刚好做了一波“反向操作”,先去创业企业做技术管理,再入大厂开始锻炼,看起来有点“异类”。
为了把这波操作解释清楚,我得先谈谈自己对生活与工作的定义。
在我看来,工作并非一件“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做”的事情。恰恰相反,如果你想投入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努力工作”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
我的生活态度是:奢俭从心,不乱花钱也不去计较小钱。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在生活里会比较随性,并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每年开销最大的也就是请同事 / 朋友们吃饭。我每年会自费买一些电子产品,但 80% 以上都是拿来当作部门奖品或者送朋友的礼物,因此“生存底线”、“生活质量”并不是我工作的主要追求。
既然如此,我就可以为了目标来挑选工作了。
关于目标,近几年来我都在学习 Netflix 、Google 等厂子的管理理念,琢磨怎么构建一个良好的研发氛围、探索各类研发效能工具,以及通过各种方式来反推业务发展。我主要是想通过这些工作,实践更多的管理理念。当你可以进行不受限实践的时候,基本也就不需要任何来自外部的推动力了 —— 我自己就能成为一个决策引擎,不断吸收各种外部经验、不断通过收集到的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是在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工作,而非为了果腹或者其他什么物质欲望。
可以说,这些年里,我的心态没有太大的变化。再往前几年,我主要是聚焦实现自己的架构理念,同时为各种企业提供顾问类型的服务。我想通过这个过程,将技术理念转化为实际的业务场景。特别是在做顾问时,我经常都是面对熵增到一定程度的复杂场景,而分析和解决这些复杂场景带来了大量的多巴胺与经验,像解决 bug 一样。当然,这也为我带来了很多业界的朋友们。因此,当时是“激情”在驱动我工作、做事。
再往前数上六七年,则是对计算机的热爱,陪伴着我度过工作与学习的时光。
我很庆幸,在所有这些工作经历里,生活压力并没有成为我工作的主要动机,入职字节同样不是。那么驱使我从创业企业进入大厂,远离家乡、流向其他城市的原因也很好理解了,无非有几点:
在上一份工作里,把自己“优化”掉,跳出舒适区;
我对大厂的各种组织方式、理念、协作方式很好奇,很想深入体验一下;
在一个陌生的领域,我更容易感受到工作本身带来的挑战与激情;
字节跳动的价值观和各类理念与我个人非常接近,因而很想了解这种价值观的实践效果。
因此,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波操作不但不另类,而且非常顺理成章。
当然,这是从我个人角度出发做的思考,我也挑选了几个典型问题,在这里集中回答一下。
问题一:为什么非要选择一个陌生领域呢?
有人问我,为什么非要选择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呢?在一个领域深挖不好吗?
其实,从接触计算机开始,我的学习常态就是:不断更换领域和方向。早期我从 ASP 和 Java 开始入行,后来参加了第一个 Android 文档翻译组,开始做 Android 和 iOS。再后来,我开始编写 PHP 框架,参与 Golang 社区建设,就连硬件也没跳出我成长的规划。
当然,我的学习重点不是更换语言,而是同步切换领域和场景。
而不断地切换领域和场景,事实上是为了不去经历重复的一年。
人最舒服的事情是安逸,但它也是最可怕的事情:大部分人在安逸下会逐步丧失选择权。如果你能拥有很强大的应变能力,那一定是因为环境一直都在给你危机感。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带来很强的危机感,它可以强迫你跳出舒适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事物,而这也可以为你带来大量的成就感。
问题二:为什么选择字节呢?是因为薪资吗?
09 年的时候跟一个朋友聊过,他说的一句话让我现在都还印象深刻:“工作给你带来的最大的‘薪资’应该是成长”,也就是说,其实你并不用很认真去比对薪资包相差多少,是你的能力决定了薪资,而你的能力增长主要来自日常工作。
字节作为一个热门厂,薪资给得确实一直很给力,但是如果想财富自由,其实我留在老厂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既然如此,不谈薪资,我为啥会选择字节呢?
一般来说,选择一个厂子的时候,我的思考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你能在这个厂子学到什么?
这个厂子的氛围与你期待的氛围是否一致?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你有能力优化掉自己吗?
第一点自然不用多说,既然薪资来自于成长,那么“能学到什么”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对我而言,能体会大厂的协作方式、获得一个新领域的知识,在新方向上结识一群新朋友,和他们深入交流,这些都是很大的收益。
第二点,我这几年不断在学习与消化来自 Netflix 、Google、Intel 等企业的研发文化,同时也在内部不断去尝试落地,在与字节的朋友聊了几次后,发现很多东西殊途同归,并且这些理念在大厂里实施得更加彻底。虽然也面临更多挑战,但至少在团队氛围上还是比较一致的。
第三点,我个人觉得,选择一份工作,目标应该是优化掉自己。我并不是说,工作做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做了,而是说,在将那些疑难杂症解决完后,剩下的该自动化就自动化,交由 1 - 3 年经验的工程师负责,让自己可以去做新的事情或者选择离开。
问题三:这个时间加入字节是不是太晚了,字节真有最高 100 个月的年终奖吗?
像上个问题一样,是否太晚的评判标准如果主要在于收入,那可能是比较晚了。但如果这样去思考,你对物质水平的追求就永远停不下来了。
我还是想说,不要过多计较当前的收入水平,要注意保持目标的长远性。
比如说,如果你在 12 年加入字节,单纯为了追求薪资,可能在 14 年就跳槽了;但是那些追求新挑战和成长的人可能会留在公司,如果能留到现在,估计也财富自由了,反而比频繁跳槽的人收益更大。这就是追求长期价值的力量。
至于 100 个月薪资,我不太清楚,据说是真的有,但应该仅限于突出贡献人员。这种案例太少,我个人觉得,这个不应该成为“是否加入”的考量因素。
问题四:假如在新公司研究陌生领域,因为不适应被优化了,不尴尬吗?
问这个问题的朋友虽然是在开玩笑,但是很多年前,在我还没建立正确的认知之前,它确实也会是个坎。
所以,我到底建立了啥认知呢?
首先,你得直率诚实,坦然接受自己:不懂就是不懂。然后,你要善于咨询、聆听。 只要做到以上两点,剩下的只是学习力与时间的问题,其实并不会有任何人来嘲笑你。
就像这次有同事说:“不是我幸灾乐祸哈,而是你做的这些事情都挺有难度的(历史疑难杂症),很难出结果,为什么选择做这种事,而不去做些简单的呢?”
潜台词是,你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如果耗费了一段时间,却没得出相应结果的话,你是不是就要被开了。
事实上,我也没把握。毕竟这块业务已经很混乱了,以至于让人觉得,走流程循规蹈矩都是可接受的。
但假如你经过权衡,发现这个事情确实是对的,并且还是有几率成功的,你会发现为之冒险并不可怕,而且还挺有意义的。毕竟,你连最差的结果都能承受,那还怕什么呢?勇气也是职场的必备能力之一。
问题五:不担心 35 岁危机吗?
我早年发过一个朋友圈,大概意思是,我重新整理了家里的书架,发现在几百本书里,依然有近二十几本没看完。所以,如果真有出现危机的那一天,我应该会很开心地窝在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乡下看书吧,相信一定会比现在一个月 2 - 3 本的读书速度更快,读得也更加深入。
当然,我得承认,这不是一个好回答。
认真来说,在很多年前,大家谈的其实是 「30 岁危机」,而且业界确实也有少量的、被优化掉的 30 岁程序员。近些年流传的 35 岁危机,我感触反倒不大。可能是因为幸存者偏差的关系,我身边有大量 35+ 的朋友都工作得好好的。
我也不知道是因为基数变大了,从而导致优化量变多,还是资本主义的成本优化起了作用。但我还是希望,随着留存人员的年龄增长,这个传言会逐年演变为「40 岁危机」、「50 岁危机」。
问题六:我是不是也该去大厂 / 小厂磨练下?
我建议,先去寻找当前公司能给你带来的挑战,如果能因此高速成长,那可以不用跳槽。关键是记住下面这句话:
“开心过日子,对一切未知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当然要实现这句话,你还需要做到,“对当前的非最佳流程,不仅要吐槽而且要主动改进”。
问题七:在字节这段时间的体会
近期看了一本书,名叫:《不拘一格》,算是《奈飞文化手册》的升级版吧。
当下,我就在体验着书上描绘的很多东西,也体会到在这种方式下,工作能给公司带来种种可能性。虽然我也看到了不少“槽点”,但就如同《规模》一书中所提到的:熵增在组织变大时会指数倍地增长。因此,这种文化下的熵只要比传统组织少,其实就是一种优化。
没有绝对完善的公司,没有绝对正确的制度,但是只要相信实施文化的决心,中间的演变过程就能成为最大的价值,也正是万千打工人(就像我)的价值所在。
结语
上面的内容,更多偏向回复大家的提问,并没有一条很明显的主线。如果非要给文章找到一条脉络的话,那么应该是:
“兴趣可能是驱动个人成长的绝佳动力,危机感则驱动你不断去 check 哪些成分是运气造就,并且寻找可以削弱运气影响的方法。”
有了方向和动力,剩下的就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生活的平衡,如同《心灵奇旅》中所说:“生活要有目标,但我们不是为了目标而生活”,不要为了目标而忽略了当下的每一分钟。
另外,要跳出固有思维,遵循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更加地 Enrich Life(编者注:意为“丰富生活”)。至少到老了,我们也不会后悔作出的任何一项选择,因为选择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额外的体验,更何况它是你内心真正的选择。
评论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