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与腾讯微信联合主办的“2019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在华南理工大学音乐厅进行了全国总决赛。来自境内境外多所高校的学生在比赛现场进行了作品展示和答辩,听取了评委的实质性建议,活动现场也公布了此次比赛的获奖结果。
现场公布,小程序类别的“英文单词速记”等 10 个作品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码里支部”等 19 个作品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小游戏类别的“剪秘”获得全国特等奖,“寻梦令”等 4 个作品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白虹贯日”等 15 个作品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此次比赛是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的第二届,也是微信小程序上线两年多的第二次走进高校。与去年相比,今年除了新增小游戏的赛题,也在大赛规模、作品质量上实现了更多突破。
自 3 月份启动以来,大赛走过不同城市,在各地高校举办多场宣讲会,共收到来自 8 个赛区的 19083 名学生的报名,累计参赛队伍 5677 支,并在作品提交阶段收到 2845 个作品。在作品内容和质量上,凸显了学生通过小程序关注社会问题、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新趋势。
小游戏开发赛首次走进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通过小程序关注社会问题
在此次高校开发大赛的鼓励下,高校大学生利用科技积极地对社会问题进行关注。不少小程序在选题上贴近生活和社会议题,例如弱势群体、保护动物、实习租房等,他们从身边接触到的现实问题出发,进行实地调研,挖掘出实际的需求,体现了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
小游戏作为今年新增类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设计主题。非遗依托“人”而存在,在声音、技法、形象等交互中呈现,和游戏具有很好的耦合度。在这次大赛中,参赛同学更加注重优质内容的承载及有创意的表现形式,从身边的民俗文化入手设计出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作品。
小游戏具有易传播的特性,因此能够利用微信社交生态,将有趣的玩法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链式传播。部分队伍立足自身,将身边接触的非遗来作为最初的选题。为了让小游戏更好地传播起来,他们减少了枯燥的说教性内容,通过游戏角色设定吸引玩家主动探索背后的文化,提高了作品的趣味性。
在小程序方面,全国二等奖作品“星语心途”体现出大学生对特殊人群的关注。这是一款引导自闭症患者家长配合专业康复机构进行辅助强化训练、实时评估患者康复状态的小程序,帮助家长能够在家较为科学、正确地指导患者接受基础的康复训练。团队成员一直以来对社会弱势群体较为关注,以大赛为契机,他们希望通过小程序帮助自闭症儿童成长。幸运的是,他们在调研和试点合作阶段得到了很多社会机构的支持和配合,这也侧面反应了小程序在解决生活问题上具备很好的受众基础。
用代码改变世界。高校大学生将继续使用自己的小程序开发能力,通过洞察社会痛点及生活需求,体现个人开发对社会的价值。
开发赛提升大学生编程能力 小程序成计算机大学生就业选择
小程序门槛较低,开发技术并不复杂,吸引了众多非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参与。今年的比赛中,不少学生是初次接触小程序和小游戏开发。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上手开发,微信团队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介绍相关技术,并提供优秀案例参考。
而小程序轻便、开发工具便捷也使得其开发周期更短,个人在短时间内就可完成。通过参与高校小程序开发赛,大学生们增强了对小程序学习的兴趣。他们表示,未来会将小程序作为一种个人爱好来继续学习。而小程序开发成本较低,他们也不用过多考虑经济压力,只要感兴趣,大学生都可以利用小程序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参与一些公益行动,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当问到未来是否会考虑从事小程序相关职业,不少团队的成员给予了肯定的回复。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作品已开始上线运营,并累积了一些用户。这些高校开发者们将继续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试点推广。
随着小程序开发和应用的普及,小程序带来的社会就业也越来越多。根据 2019 年 3 月微信发布的《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显示,2018 年小程序带动就业机会 182 万个。此外,小程序 2018 年累计创造商业价值 5000 亿元。小程序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产品,也吸引了众多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投入。
接下来,微信小程序也将积极拓展高校生态,助力新生开发力量更好地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