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百年老店”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转型“新故事”:做好本土化研发很重要

  • 2021-11-30
  • 本文字数:4060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百年老店”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转型“新故事”:做好本土化研发很重要

2013 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正式推出了“工业 4.0”概念,即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此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在这场竞赛中,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角力的关键。

 

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百年老店”,施耐德电气在 2019 年的总营收中,大约 50%来自数字化业务。施耐德电气做对了什么?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InfoQ 采访了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负责人张磊,一起聊聊施耐德电气是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这件事的。

软、硬件齐转型

 

如果说已经进行很久的工业自动化主要是做控制,那么数字化更多是做数据分析和洞察。然而,当前企业对数据的利用率并不高。

 

对于一家工业企业来说,数据维度主要包括生产相关数据和运营相关数据,其中涵盖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以及财务、供应链等方面的数据。但这些高达几十 TB 的数据通常就被企业放在硬盘里,没有用来做更多维度的数据整合和分析,也就谈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

 

成熟的自动化工具为企业的数字化打下了基础后,如何将这些数据更有效地利用起来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另外,工业数据专业化程度非常高,不懂背后的工艺和逻辑的话很难做出有效的数据分析,更别提给出建议。

 

与互联网企业不同,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从硬件到软件的、更全方位的转型。

 

硬件一直是施耐德电气的传统强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施耐德电气中国的硬件服务依赖着集团的全球研发能力,但现在,施耐德电气中国的研发能力已经不逊色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需求场景最多的市场之一。之前施耐德电气中国更多地是扮演着“提需求”的角色,但随着中国研发实力增强和人才供给的增多,施耐德电气在几年前开启了“多中心”研发计划,施耐德电气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后负责了集团的很多研发工作。除了中国外,其他研发中心还包括法国、美国和印度等,集团根据需求和能力分配研发任务。2021 年 5 月 27 日,施耐德电气数字产业示范园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其中包括新设立的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将与位于上海、西安、深圳的三大研发中心一起,构建施耐德电气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研发体系,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在各行业的应用。



作为所有解决方案构建和交付的技术基础,施耐德电气在 2017 年推出了 EcoStruxure 平台,这也意味着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转型正式进入整合提升期。之后施耐德电气把数字化转型的咨询、智能工厂规划的咨询、智能工厂的软件系统以及底层的元器件、设备整合到一起,与施耐德电气在能源管理领域的领先优势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软件是数字化转型不得不提的话题。工业软件可以分为传统的边缘层软件和新型的云原生软件。

 

此前,工业软件也是以国外厂商的技术为主。施耐德电气中国为弥补国内软件能力的缺失,除了收购工业软件能力较强的企业外,也根据国内企业需求来加强相关软件的自研能力。例如,针对国内市场完全自研的数字化能效管理平台 EMS+,在轻工、汽车、水泥等行业被广泛应用。

 

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施耐德电气中国也将很多产品放在了一些云基础设施提供商的平台上。施耐德电气中国的云产品矩阵中,90%是自主研发,并且拥有中国的知识产权,其余的则是将之前的产品上云,并做适配。

  

根据张磊观察,在工业制造行业,决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主要因素是用户属性。比如,云计算技术的优势虽然有目共睹,但像地铁等这样的特殊行业,明文规定了数据的处理方式,引入新技术是非常谨慎且漫长的过程。

 

2014 年起,施耐德电气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和客户需求相继推出了千里眼资产顾问、云能效楼宇顾问、电力顾问、IT 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云平台、机器顾问、变频顾问等多款可灵活组合的数字化行业应用,形成针对性端到端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这些年,企业需要用数字化解决问题的想法没有变,但他们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张磊说道,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差异化是施耐德电气中国在研发时最为看重的部分。

百年企业的转型之难

 

据悉,施耐德电气中国的数据量在大概 2015 年时达到 40TB,后来到 100TB/200TB,2018 年已经达到了 PB 级(1PB=1024TB)的。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是国内企业日益增多的数字化转型探索。这对施耐德电气中国的计算能力、复杂的数据分析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自身的转型,施耐德电气中国从底层自动控制能力、中间信息系统和上层运营能力三个核心方面着手。然而,问题是如何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问题,将不同层级之间的解决方案做有机融合。

 

2019 年,张磊提出了软件同构、设备同模、数据同源和交付同步“四同”原则,在内部将数据层、UI 层等打通。对旧软件进行改造,新软件按该原则交付,“四同”原则已经成为施耐德电气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同时也逐渐被其他国家的分公司采用。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曾表示,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技术从来都不是难点,难的是转型中来自文化、组织和人才的挑战。

 

施耐德电气在全球拥有 13 万名员工,中国员工达 1.7 万,这样一家规模庞大的“百年老店”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做事时,最难改变的就是思维。基层员工与领导层之间对数字化也有很大的认知差异,基层员工会认为数字化转型是管理层或者 IT 部门的事情,传统绩效型文化也使得员工害怕犯错。

 

因此,施耐德电气内部进行了一场文化变革,鼓励“包容与授权”的文化,敢于将更多的中国人放在企业关键位置,并鼓励大家试错,不被 KPI 所绑架。不仅提供内外部培训,还有专属的施耐德电气研修院,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施耐德电气在组织架构上也作了调整:摒弃之前传统的层级式组织架构,构建扁平化的敏捷型组织。张磊所在的数字化服务部门更像一个创业组织,可以更灵活、快速地尝试新技术和新变化。

 

数字化转型也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领域的专才能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横跨多领域、学习能力更强、懂得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更被企业需要。施耐德电气除了培养内部人才外,也积极引进了外部的数字化人才。

 

不过对于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转型,张磊指出,真正的挑战还是业务模式的转变。“施耐德电气是需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怎么让传统企业接受新技术,并最终转化为营收是很重要的一环。不关注客户需求是生存不下去的。”

 

这也是施耐德电气中国的研发非常重视本土化的原因之一——中国市场多变且复杂。很多企业既希望使用施耐德电气的全球研发能力解决问题,但同时也希望保持一定的独立性。面对这种情况,施耐德电气中国实行了“Global for China”和“China for China”的策略。

 

“Global for China”指继续使用全球的研发能力,但施耐德电气中国会根据国内用户需求进行二次研发。“China for China”则是针对中国企业情况进行自主研发。

 

过去五年,施耐德电气每年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增加 15%以上。如今,施耐德电气中国已经具备世界级的研发能力,拥有 1400 余名研发工程师、超过 1600 项专利。同时,施耐德电气中国的研发成果已经开始反哺到其他国家。

 

可以说,施耐德电气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是技术和对行业理解的共同结果。

数字化治碳,行吗?

 

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也是紧密相关的。今年,我国提出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对能源体系甚至整个经济运行方式都是一次转型考验。

 

不过,数字化治碳是施耐德电气近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2014 年,施耐德电气携手合作伙伴欧芮府以及德国能源署,把柏林舍内贝格区的一座废弃煤气站,打造成了欧洲第一、世界领先的零碳园区。在欧芮府零碳园区中,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的电来源于风电,储能电站、园区的储热储冷及热泵保障了用能的灵活性,所有的新建筑都是“绿色建筑”。

 

数字化治碳不仅仅是口号,还能带来切实效益。根据施耐德电气中国预测,太古地产在将全部能源数据上传到能源管理平台,进行大数据实时监控分析后,每年总体能效收益可达 1000 万元人民币。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化治碳呢?“碳排放大多数产生于生产过程中,数字化治碳就是要知道怎样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升能源效率,怎样对能源使用的高峰和低谷进行调优等。”张磊说道。

 

数字化治碳过程涵盖了能源从生产到分配的全过程。首先,由光伏、风等将转化成的电能通过供配电基础设施传送到企业,第一套解决方案就是对供配电设施的改进和优化。其次,企业要面对怎么控制多种能源、用什么样的路径将他们做最优匹配等问题,此时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和平台去解决,如施耐德电气解决综合能源调优问题的微网 EMA。

 

在为欧芮府零碳园区提供的解决方案中,施耐德电气纳入了楼控产品、变频器、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设备、EBO 楼宇运营系统和 PME 电能管理系统,同时还落地了基于微网 EMA 的整体光伏、储能和充电方案,来确保整个园区在运营阶段实现碳中和。

 

不过,根据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的调研,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中,最需要提供的就是规划咨询,其次才是做智能化设备改造。这意味着,很多企业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在生产中应该做好数字化治碳。



一定程度上来讲,数字化治碳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还要与国家政策相匹配。如何在符合政策要求的同时一步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企业面对的主要挑战。为此,施耐德电气中国在今年成立了双碳咨询部门,帮助企业规划合理合规的数字化治碳路线。

结束语

 

数字化转型是每个企业的目标,数字化治碳也需要全体企业的共同努力。施耐德电气已经诞生 185 年,依然在不断探索能源变革和数字化技术,通过由内而外的变革来适应时代需要,并且努力讲出自己的“新”故事。

 

嘉宾介绍:



张磊,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负责人,数字化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磊自 2021 年起担任新成立的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负责人,2016 年起担任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一职,专注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 AI 应用等技术创新和数字化业务模式创新工作,为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未来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并已在楼宇、数据中心、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依托 EcoStruxure 实现数字化业务的规模化发展。

2021-11-30 09:512846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全球化企业应如何统筹规划财务共享中心?

用友BIP

财务共享

软件测试/测试开发丨学习笔记之用户端App自动化测试

测试人

程序员 软件测试 自动化测试 测试开发 app自动化测试

艾媒金榜|2023年中国信创数据库企业TOP15

亚信AntDB数据库

数据库 AntDB AntDB数据库

“Fabarta 数据血缘治理解决方案”荣获“2023 鑫智奖”双料奖项

Fabarta

数据挖掘 数据分析 数据治理 图智能 血缘治理

Musl libc 库成功适配到 openEuler Embedded,推动欧拉嵌入式生态发展

openEuler

Linux 操作系统 嵌入式 openEuler risc-v

了不起的互联网老男孩,在创业路上不掉队

HarmonyOS SDK

HMS Core

市场规模超百亿 低代码与传统IT开发有何不同

力软低代码开发平台

惊!掌握通义千问的关键,从这些必知内容开始!

加入高科技仿生人

人工智能 低代码 ChatGPT 数字转型 通义千问

微服务系列之单体架构

Disaster

微服务

文件传输只是第一步,文件同步和备份的关键是

镭速

AIGC背后的技术分析 | 通过EBG学习概念cup

TiAmo

机器学习 AIGC 解释学习

微服务系列之微服务架构

Disaster

微服务

微服务之服务容错

Disaster

微服务

微服务之流量控制

Disaster

微服务

软件测试 | 软件危机的几个体现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让初学者读懂代码的入门书

博文视点Broadview

软件测试/测试开发丨学习笔记之接口自动化测试

测试人

程序员 软件测试 自动化测试 接口测试 测试开发

深度解析如何通过财务共享建设助推企业数智化转型

用友BIP

财务共享

微服务之异步消息通信

Disaster

微服务

携手共创开源新格局|2023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将于6月11日在京隆重开幕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大数据 开源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 开放原子

微服务系列之初探“微服务架构”

Disaster

微服务

OpenAI如何让ChatGPT遵守了伦理道德的底线

陈磊@Criss

通义千问预体验,如何让 AI 模型应用“奔跑”在函数计算上?

Serverless Devs

GaussDB(DWS)迁移实践丨row_number输出结果不一致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库 后端 华为云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企业号 5 月 PK 榜

喜报!云智慧王海虎荣获中国信通院突出贡献专家奖

云智慧AIOps社区

大前端 低代码 数据可视化

微服务之事务处理

Disaster

微服务

数字化转型,低代码开发真的靠谱?

引迈信息

低代码 数字化 JNPF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流程是什么样的?

用友BIP

财务共享

微服务系列之远程服务调用

Disaster

微服务

23种设计模式详解

Disaster

设计模式

“百年老店”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转型“新故事”:做好本土化研发很重要_文化 & 方法_褚杏娟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