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被誉为中国开放银行元年。在当年各大银行的年终财报或者战略发布中,都或多或少能够看到开放银行的影子。包括建行、招行、浦发在内的多家国内银行,相继推出 API 开放平台,拥抱开放银行。
不过对于开放银行——Open Banking一词的理解,应该说国内外是存在语境上的区别的;另一方面,因为国情不同,国内外在开放银行上的做法也不一样。其实实践路径没有孰优孰劣,但是差异背后的动因却很有意思,折射出的是国内外大相径庭的互联网环境和科技金融环境。应该说,国内银行业面临的压力更大、改革的迫切性更强、创新手段也更加丰富。而开放银行所呈现的机遇下的挑战,实践中的彷徨,繁荣中的隐忧,这些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核心所在。
国内银行的尴尬:不掌握数据和流量的主动权
开放银行这一理念最早在 2012 年被提出,英国则最先于 2016 年制定了开放银行的技术标准。去年初,英国政府率先发起开放银行的国家试点,这也被金融业认为是开放银行的样板。
不过仔细看英国银行的做法——英国前九大银行被要求与包括支付公司、技术服务提供商、金融科技公司在内的多个合作伙伴共享包括 ATM、网点信息、对私业务账户、对公业务账户、中小企业贷款信息以及信用卡等在内的数据,重点似乎落在数据的开放和共享上。对此,不知道是否有人察觉到了与国内银行业的情形有些不一样?
在英国,重要的客户数据主要掌握在前 9 大银行手中,合作伙伴不占有数据,这些公司很难发展起来。所以开放银行的目的,也是为了倒逼银行通过开放 API 接口,把客户数据开放出来,与生态内的公司共享这些数据信息,以此增加市场竞争。
但是在国内,情况与欧美不同:客户数据主要掌握在各大互联网公司手中,而且巨大的流量也掌握在这些公司手中。
这样的现实情况,导致国内银行在开放银行这件事情上,似乎没有英国银行的“高高在上”和“被动接受”,反而急迫性更强,更“豁得出去”。国内银行开放的是什么呢?他们开放的是场景和能力,提供的是牌照,这些也是互联网公司所看重的。国内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更多落在了场景金融上——银行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提供某种服务,用户在哪里,银行的服务就在哪里。
银行与非银合作:跨界融合是大势所趋
对于这个现象,微众银行金融科技首席研究员李斌表示:过去,国内银行服务的目标客户聚焦于高净值人群,单客贡献度高、交易低频但单笔金额大,拓展客户的主渠道也是线下网点。但现在高净值人群的金融业务需求趋于饱和,用户习惯和流量入口也发生了转变,且不说银行网点,即使是银行的 App,用户打开的频率也越来越少。加之非银机构如互联网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都已争相切入到银行传统的支付与贷款业务中,在这个背景下,银行机构主动与其他行业的企业进行跨界融合,将自身的产品、风控、科技等能力嵌入到垂直行业,更直接地触达目标客群,就成了银行转型破局的主要路径。
麦肯锡 2014-2017 年对亚洲银行客户开展的长期调查显示:更多的客户愿意尝试全面数字化产品(尤其是储蓄)。一半以上的活期/存款账户和信用卡客户表示,如果新的全面数字化的服务提供商能给出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方案,他们就会转换银行,而且会从现有银行转移至少三分之一甚至多达一半的业务。
对此 ThoughtWorks 中国区咨询总监肖然进一步表示:在科技能力上,必须承认银行对比金融科技公司是存在劣势的,主要是银行现有的 IT 系统和平台无法满足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但是跟李斌的观点一样,肖然也认为国内银行在业务开拓上是有优势的,尤其是积累了很多线下资源和生态,如果运用得当,能量会非常大。
具体到场景金融和业务开拓上,国内银行在与非银机构的合作中,都会去做什么呢? 以去年 7 月 12 日推出 API Bank 无界开放银行的浦发银行为例,浦发银行 API Bank 被嵌入到社区 APP 中,业主可以直接使用社区 APP 支付物业费、在社区商户消费获得优惠、预约保洁服务等,银行在背后提供了支付、权益优惠、积分等各项金融服务。客户在旅游网站上订购机票或酒店,在支付时,不需要切换到银行的 APP 应用或网站,通过 API 可以直接获得银行的支付、分期付款、保险权益等服务。
对于非银机构来说,在与银行的合作中,他们缺乏金融资质、牌照的“短板”,也可以借着与银行合作得以补齐,通过与银行的合作,非银机构可以向现有用户提供更加贴合场景的金融服务。
这样的合作模式,银行和非银机构都可以从中获益。甚至对于那些向科技能力没那么强的银行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的 IT 公司来说,也可以从中获益,所以可以说开放银行在国内是“三赢”的。
银行品牌面临隐形挑战
不过在“三赢”背后,其实也有值得深思的地方。对于国内银行来说,通过 API 接口把自己的能力开放出去,给提供金融场景的互联网公司”搭台“,是否这也就意味着自身银行品牌的隐形呢?
肖然认为有这个可能性:其实中国移动支付已经给了传统银行一次警告——这种隐形,实质上是用户“脱媒”(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现在各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已经非常努力不在用户数据方面再次上演这种“脱媒”了。
对于开放 API 接口给银行带来的品牌隐形的挑战,微众银行也有他们的思考,只不过是一个更有意思的角度。微众银行认为,成功转型的开放银行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银行通过 API、SDK、H5、小程序等方式,实现与合作伙伴的连接,银行得以自建生态,在场景中提供金融服务;
第二阶段,银行通过技术开源和软件授权,帮助合作伙伴建立生态;
第三阶段,在业务/技术能力合作的基础上,银行可链接不同的生态,与合作伙伴一起实现跨机构、跨产业的协同创新。
微众银行把这一理解归结为“3O 体系”,即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开放创新(Open Innovation)和开放协作(Open Collaboration)。对于开放银行可能会导致银行品牌隐形,李斌认为不需要有这个顾虑:银行服务应该像水电煤或者宽带一样,用户在使用你的银行服务的时候,不需要关注这是由哪家银行提供。
如果开放银行真如微众的理解,开放 API 仅仅是第一步,后边还有技术开源和开放协作等阶段,那么必须承认国内银行在这方面的挑战巨大,需要进行更大的探索,创新的步子还需要迈得更大。
在不久前微众银行首届金融科技开放日上,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介绍了微众银行在开源上的进展:从 2016 年开始,微众银行牵头发起成立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简称:金链盟),2017 年推出开源的 FISCO BCOS 区块链底层平台;2019 年,微众银行搭建的人工智能联邦学习平台 FedAI,也走向开源,贡献给 Linux 开源社区。
除此之外,在“开放平台”分论坛上,微众银行还首次对外发布一系列金融级技术应用与解决方案,包括微众银行金融科技沙盒 FinTech Sandbox、适配互联网业务的银行核心系统架构理念“微核心”、分布式架构管理框架 WeCube,以及大数据平台套件 WeDataSphere 等。
浦发银行在 2018 年与中国信通院、华为联合成立开源技术创新实验室,除了开源软件治理支撑平台的搭建和优化工作之外,也在探索自研代码的开源。
2017 年,南京银行联合阿里云、蚂蚁金服建设“鑫云+”互联网金融开放平台,整合阿里、蚂蚁的云计算能力以及南京银行的丰富业务场景,也是开放银行的尝试。
政府监管:对创新持开放态度 但缺少开放标准
在宜信研究院《开放银行与数字银行研究报告》中,其中有一页报告侧重于介绍各国监管机构对开放银行的态度:
从国外来看,美国没有为开放银行制定具体规定,但联邦当局已发布相关指引;英国是开放银行的领导者,由活跃的监管机构提供详细的规范和访问要求;对欧盟来说,支付服务指令 2(PSD2)要求银行向第三方开放数据,从而引发开放银行革命;新加坡没有执行银行开放数据访问规则,金融管理局在没有任何监管监督的情况下批准了开放式银行业务指引。
相对于国外银行,中国政府对监管到位的创新持开放态度,但是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开放标准。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发布了银行业开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框架,并宣布在其网站上推出 Open API 。
宜信研究院《开放银行与数字银行研究报告》
对于政府在开放银行中的角色,肖然认为:政府监管部门需要有很强的数据治理和监管能力,才会支持全面开展开放银行业务。除政府监管部门之外,未来通过银行联盟发起开放银行,这是完全有可能的,特别是在某个区域内有领先资源优势的银行间,发起合作。
李斌在强调监管的重要性之外,也非常看好银行本身在开放银行中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监管机构一直强调凡是从事金融都应持牌经营,都应纳入监管,最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而银行作为持牌机构,在业务创新方面更易符合监管要求,银行机构相比互联网公司也更加熟悉和了解金融业务与客户需求;此外,部分银行目前已逐步摸索出安全可控的科技发展路径,在核心系统技术方面,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优势。
评论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