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写诗、写代码……“万能”的 ChatGPT 对银行业有什么启发?如果一家银行拥有类似 ChatGPT 的技术,能做什么?银行业探索多年的人工智能技术和 ChatGPT 有何区别?
2 月 23 日,助微计划之下的“银行科技沙龙”在上海举办,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上海农商行、网商银行等 7 家银行科技负责人同台热议以 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小微金融领域的应用。
银行业正在数字化走向智能化,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已成为共识。IDC 报告显示,90%的银行已经试水人工智能的应用,并且从智能客服深入到的小微经营者的信贷风控。
大规模语言生成技术能应用于银行吗?
在场嘉宾们认为,ChatGPT令人惊艳的“智慧”,既来自于技术的突破,也离不开重金投入。
一方面,其记忆库非常庞大,ChatGPT 知识渊博,能通过大学考试、应聘谷歌程序员,源自于千亿级的参数训练,简而言之,他学习了海量人类沉淀的知识。
这种大规模语言生成技术,训练一次的成本介于 200 万美元至 1200 万美元之间。微软对这一技术背后的OpenAI的投入,已超过 100 亿美元。
虽然,银行自建 ChatGPT 的成本或许难以承担,但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产业的变革。所以,嘉宾们普遍认为,这种大规模语言生成技术的应用场景,值得行业探索。
首先,大规模语言生成技术与客服有着天然的结合。因为这会让智能客服懂得更多,更通“人情世故”,有望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
其次,因为具备海量的知识储备,可以作为银行理财经理、信贷审批员的“助手”和“陪练员”。
平安银行总行金融科技部零售研发中心总经理兼基础零售事业部联席总裁储量认为,银行要求严谨、合规、可信,容错率非常低,因此ChatGPT这类聊天机器人的应用也需要非常谨慎。如果未来,中国公司的通用大模型取得进展,银行在此基础上调优他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将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能。“这相当于,把一个全才的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小微企业信贷专家。”
智能客服只是起步,人工智能已用于小微信贷风控
AI 是一片海洋,而 ChatGPT 是其中一条江河。而在中国千行百业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探索从未止步,这是与会的银行科技负责人的共识。
2019 年,浦发银行数字员工“小浦”正式“入职”,她既能当智能客服,也能做培训、大堂经理,还能做财富规划师和质检员等,大幅提升银行的经营效率。浦发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万化表示,浦发正在尝试将多模态人机交互、知识图谱、AI 模型等技术应用于理财业务场景,推出 AI“理财专家”,为消费者智能化地推荐理财产品。
AI Bank 则是平安银行在 2018 年就提出的发展目标。通过 AI 技术,结合“五位一体”的模式,平安银行已创建出一整套“全时全域、千人千面、有温有感”的智能普惠金融体系。目前,平安银行有 40 多个 AI 应用,已提交发明专利 30 多篇,覆盖智能客服、个人贷款、理财产品销售及风控等场景。在小微经营者信贷领域,平安银行也引入 AI 技术,辅助人工审批,为客户“量身定做”贷款额度。
上海银行最早在智能营销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并逐步完成企业级 AI 模型敏捷研发线的建设,在组织上给予创新保障。目前,人工智能在营销、风控、客服及运营等领域实现应用覆盖,支撑近 200 个业务场景。上海银行数据管理与应用部总经理助理刘训艳表示,在智能风控领域,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 AI 在授信全流程中的应用。
作为小微金融领域的科技银行,网商银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也已长期布局。2022 年,网商银行发布“百灵”交互式风控系统,让 AI 成为信贷审批员。
IDC 报告显示,90%的银行已经开始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AI 技术成为银行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网商银行 CTO 高嵩表示,AI 技术的发展往往呈现脉冲式的演进,一个关键突破会产生涟漪效应,带来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ChatGPT 将激活市场对于人工智能、小微金融科技的热情,值得以开放的眼光看待。
据了解,本次活动为“助微计划”第一期银行科技沙龙,旨在进一步促进小微金融同业交流、推广优秀做法与先进经验。“助微计划”由全国工商联会同多家行业协会,以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网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发起。2022 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报告显示,已有包括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 127 家银行加入“助微计划”,期间平均每月共同服务小微客户超 300 万,累计发放贷款超 4 万亿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