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规避云服务宕机的架构设计方法

  • 2021-01-18
  • 本文字数:1499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规避云服务宕机的架构设计方法

本文最初发表于For Else网站,经原作者 Jeff Carter 许可,由 InfoQ 中文站翻译分享。


前段时间,AWS 发生宕机事故,很多服务中断。从架构角度,我们如何去应对这种宕机,网上有很多相关讨论。但是这些讨论太复杂,并且在成本、复杂性和权衡方面差异很大。所以,我决定简要介绍其中的一种方法。

多云


首先,就是关于多云价值的讨论。它的理念就是在多个云中运行你的应用。



通过将负载分散到多个供应商,我们就能在其中的某一个供应商出现故障的时候得以幸免于难。在理论上,这种方式听起来很不错!当然,两家云厂商不会同时宕机。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在应用层面这样做是很困难的:


  • 每种云的基础设施是不同的

  • 部署的复杂性会大幅度增加

  • 两者之间的带宽费用相当高昂


鉴于此,多云架构并不是高可用的可行方案(少数的边缘情况除外)。

多 Region


接下来,是关于多 Region 的讨论。AWS Region 是由多个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AZ)组成的,每个 AZ 是一个或多个的数据中心,它们具有独立的电源、网络和连接。在一个 Region 的多个 AZ 中运行能提供高可用性,但是无法提供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DR)功能。为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多个 Region。一个非常简略的多 Region 结构如下所示:



这种方式解决了多云架构的多个问题:


  • 应用依然在同一个云中运行,所以基础设施保持不变

  • Region 是完全独立的,因此能获得同样的可用性优势

  • Region 之间的带宽费用要比云之间的费用低得多


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的评论都是围绕 Active-Active 的多 Region。也就是将负载同时分布到多个 Region,这带来了很多关于持久化同步方面的复杂性。同时,这种方式也会增加部署方面的复杂性,并且很多地方都很容易出错,甚至它本身的停机时间比 AWS 导致的宕机时间可能还要长。

多 Region DR


这是一种常被忽视的方案。它的理念是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 Region 处于活跃状态,在发生灾难的时候,另外一个备用的 Region 能接管系统的功能(因此是 DR)。这种方式和上面所述方案的收益是一样的,但是它能极大地规避全 Active-Active 架构的复杂性。在这种架构下,备用 Region 不用完全构建,只需要复制持久化数据即可。



但是,稍等,在发生灾难时,部署完整的应用栈难道不需要一段时间吗?是的,是这样的,不过这是允许的!对大多数常见的中断场景来说,高可用是通过使用多 AZ 实现的,这种方式就足够了。如果整个 Region 出现问题,就像我们前段时间在 AWS 上所看到的那样,花费小于一个小时的时间从备份中建立一个新的应用栈,仍然要比大于八个小时的中断更可取。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进行简化,但即便是手动的(但经过了实践检验)操作,有可选的备用方案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一下这种架构:


  • 应用程序像平常那样部署在主 Region 中

  • 使用 AWS 托管的服务、备份和副本实现数据持久化,这通常只需要一两个配置即可:

  • 在不同的 Region 中为 RDS 添加一个读副本

  • 创建 Dynamo DB global 表

  • 启用 S3 bucket 副本

  • 在进行故障恢复的时候,将应用程序部署在其他的 Region 上,并更新 DNS 的设置

  • 这一过程要定期进行测试


这是一个银弹吗?绝不是。它并不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工作负载,也绝对不可能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宕机。然而,它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案,并且有一定的成本效益。


总结


总之,中断肯定是会发生的,这丝毫不会降低 AWS 的价值,但是这确实表明了良好架构和规划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非常昂贵和复杂的系统来缓解这些中断,但这对大多数客户来说是过犹不及和不切实际的。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选择,它们可能会提供一个“足够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有合理的权衡,这应该成为在 AWS 上开展工作时的“最佳实践”。


原文链接:


https://www.forelse.io/posts/architectures-for-mitigating-aws-outages

2021-01-18 12:002731
用户头像
张卫滨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发布了 563 篇内容, 共 408.5 次阅读, 收获喜欢 747 次。

关注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成本为王,不做备份
2021-01-20 10:49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云手机如何保障TikTok多账号安全运营

Ogcloud

云手机 海外云手机 tiktok云手机 手机群控 tiktok矩阵

短剧开发丨短剧系统开发模式讲解丨短剧现成源码

V\TG【ch3nguang】

短剧系统开发

火山引擎携手领克汽车与英特尔,发起首届AI创造者大赛

新消费日报

ReidsTemplate序列化器

李爽

一对一语音视频聊天APP系统开发玩法设计/步骤指南/案例源码

V\TG【ch3nguang】

5款在线PPT工具,一键生成精美的PPT幻灯片!

职场工具箱

效率工具 职场 PPT 办公软件 AI生成PPT

安全可靠的国产自研数据库PolarDB V2.0,让数据库开发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阿里云数据库开源

创新驱动:观测云如何帮助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可观测技术

数据分析

DOGS空投掀起交易所竞争热潮,TON生态能否再次引爆市场?

区块链软件开发推广运营

区块链开发 链游开发 NFT开发 公链开发 dapp项目开发

零成本搭建个人 APP 和小程序后台

北桥苏

php Python 运维‘ Vercel railway

让程序员欲罢不能的职场工具合集

伤感汤姆布利柏

微软发布 Phi-3.5 系列模型,涵盖端侧、多模态、MOE;字节 Seed-ASR:自动识别多语言丨 RTE 开发者日报

声网

数据安全审计必备攻略:一文掌握6大核心审计要点(附下载)

极盾科技

PYUSD跃升为第六大稳定币:借势Solana和高APY的成功之道

区块链软件开发推广运营

交易所开发 dapp开发 区块链开发 NFT开发 公链开发

观测云的安全监控策略:Prometheus 生态的深度集成

可观测技术

Prometheus

基于飞桨框架实现PCA的人脸识别算法

百度Geek说

人脸识别 百度飞桨

Java 流式编程的七个必学技巧

高端章鱼哥

未来展望:观测云技术的发展与企业业务的融合

可观测技术

业务监控

AIGC应用实战营-毕业总结

王琨琨

动态化-鸿蒙跨端方案介绍

京东科技开发者

为什么要用云手机进行海外社交营销

Ogcloud

云手机 海外云手机 云手机海外版 海外社媒营销

IPQ5018 motherboard: QCN6102-QCN6122 Multi-band integration -DIY customization

wifi6-yiyi

wifi ipq5018 WIFI6E

七牛云 CDN 视频瘦身,为视频分发「减负增效」

七牛云

CDN CDN带宽

得物App白屏优化系列|网络篇

得物技术

android 企业号2024年8月PK榜

成本效益分析:观测云投资的回报

可观测技术

成本优化

快手主站前端工程化探索:Gundam 脚手架在新春除夕项目中的实践与展望

快手技术

前段

推三返一消费全返模式系统开发指南教程/步骤详细/功能逻辑/源码程序

V\TG【ch3nguang】

一文了解电商大促系统的高可用保障思路-献给技术伙伴们

京东科技开发者

解锁未来财富密码:AI自动化副业创收班——终身财富加速器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2024年最受欢迎的轻量级项目管理软件推荐

爱吃小舅的鱼

项目管理 轻量项目管理

规避云服务宕机的架构设计方法_架构_Jeff Carter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