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服务网格如何推动云与安生 App 开发的转型

  • 2020-05-18
  • 本文字数:1807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服务网格如何推动云与安生App开发的转型

Kubernetes 因其许多精巧的功能与先进的理念而具有变革性的力量,其中之一就是出于开发人员的角度而设计的 API 功能。你可以在 Kubernetes 中创建 Deployment 和 Service,而不是诸如机器、磁盘和网络之类的基础架构对象。你依旧使用计算、网络和存储,但是你创建的资源将会和应用程序部署一致。


然而,在容器中的运行进程或者在 Kubernetes 中的 pod 并不是全部。应用程序不仅只有它的运行代码而已,它还由网络通信来定义。这些消息和特性(如拓扑、路由、指标和访问控制)定义了分布式系统及其容器镜像。


因此,显而易见的是——面向应用程序的 API 定义了应用程序的通信,并且这是云原生开发人员经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 API 通常被称为 Service Mesh API。Service Mesh API 可以让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使用开发人员友好的声明式资源来表达分布式应用程序的连接性。至于如何实现应用程序连接的具体细节留给 Service Mesh 的几个项目,如 Consul、Linkerd、Istio(在Rancher 2.3中已正式集成)或 Envoy。


解耦服务网格用户和服务网格实现体现了 Kubernetes 重要的设计原则,即使用声明式 API 的模块化组合和解耦的基础架构层。这一设计原则使得 Kubernetes 由大量通用可插拔 API 组成。例如,云供应商绑定,该绑定使 Kubernetes 可以跨 Azure、AWS、Google 等公有云运行,此外,还能运行 CNI(容器网络接口)、CSI(容器存储接口)和 CRI(容器运行时接口),这些接口通常定义容器如何与计算、网络和存储进行交互。


服务网格中也存在类似的接口,通常称为服务网格接口(SMI),它是为了解决 Service Mesh 标准化问题而由微软牵头引入的。它定义了一组标准通用的 API,为开发人员提供跨不同服务网格技术的互通性。SMI 是一个标准的接口,它能在任何具体的 Service Mesh 产品(如 Istio、Linkerd 或 Consul)之上抽象出一个公共层,屏蔽掉上层应用、工具或生态系统对具体 Service Mesh 项目的实现细节。



将 API 规范与实现分开为整个 Kubernetes 生态系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价值,因此在 Service Mesh 中提供同样的规范也能为 Service mesh 技术提供相同的价值。一个通用的标准 API 可以让开发人员构建一个可移植的应用程序——无论是从本地集群迁移到基于云的集群,或者在不同的公有云上进行迁移。而且,一个通用的接口意味着开发人员构建的实用工具可以应用于整个生态中。


当 API 和实现更紧密地绑在一起时,采用一个新的 API(或一组 API)就会成为一个充满挑战的选择。如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一实现不合适,则更改该实现需要继续进行大量的操作,并且需要重新学习各种概念和实现工具,所需成本极高。一个标准化的 API 将改变这一现状,由于用户是从 API 的实现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只需一点改变就可以更换实现。这意味着成功地采用一个网格不一定需要成功地使用某种实现,换言之,使用一种诸如服务网格之类的新技术风险变得更低了。


SMI 的设计理念是成为一个易于理解和实现的 API,因此仅由 4 个概念定义:


  • 路由(Route)定义通过 HTTP 或 TCP 进出应用程序的路径。

  • TrafficTarget 描述了应用程序是否可以在一组特定路由中进行调用(或接收调用)。



  • TrafficSplit 描述了如何根据实验目的在两个及以上的 Kubernetes 服务中拆分流量。



  • TrafficMetrics 描述了用于获取应用程序流量统计数据的通用指标终端。



使用此 API,可以以面向开发人员的方式定义应用程序的面向应用程序的核心结构。


对类似此接口主要考虑将其作为各个 Service Mesh 产品的“最小公分母”,也就是说,这对任何产品都没有用处。这始终是接口 API 所关注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同时包含供应商特定的注释和随时间演变的规范。我们在这一演进中的灵感来自 OpenGL,尽管通用 API 和特定的图形卡功能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矛盾, 但 OpenGL 还是取得了成功。在 SMI 中,API 供应商特定的注释会一直存在,并且不会移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包含最受欢迎的供应商特定的功能,并将其添加到规范中。通过这种方式,此类演进希望确保大多数用户可以通过 SMI API 成功管理其服务网格。


Kubernetes 标志着向应用程序和面向开发人员的云 API 转型的开始。而 SMI 是这条道路上重要的下一步。


作者简介

Bredan Burns, 微软杰出工程师(DE)

Bredan Burns 是 Kubernetes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现在是微软的杰出工程师。领导了 Azure Container Service(AKS)、Azure Container Instances、Azure Cloud Shell 和 Azure Resource Manager 的开发工作。


2020-05-18 18:031224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爆款”批量生成,如何实现一键创作 AI 有声绘本?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DeepSeek-R1 来了,如何从 OpenAI 平滑迁移到 DeepSeek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阿里巴巴热卖商品推荐 API 接口的开发、应用与收益

科普小能手

数据挖掘 阿里巴巴 数据分析 电商 API 接口

机房迁移,不同 Pod 副本请求耗时会相差数倍?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内存占用与监控方式介绍

地平线开发者

自动驾驶 算法 算法工具链

亚马逊API接口实战指南:商品评论与商品详情如何帮你提升运营效率?

代码忍者

亚马逊商品详情API

为什么我喜欢在 CSS 中使用 RegEx

伤感汤姆布利柏

[大厂实践] The Accounter:扩展 Uber 有状态平台操作吞吐量

俞凡

架构 大厂实践

【YashanDB知识库】MySQL返回结果集的存储过程的改写方法

YashanDB

数据库 yashandb

乐刻运动:基于 RocketMQ + MQTT 实现健身产业数字化升级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消息队列

使用Ollama和Botnow本地部署DeepSeek R1模型的对比分析

灵快科技

大语言模型 AI 智能体 ollama Botnow DeepSeek

宋泽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野火不惧寒风,山花终将灿烂

中烟创新

无人机任务管理:用数字孪生打造稳定高效的MMC

DevOps和数字孪生

【YashanDB知识库】沙箱备库

YashanDB

数据库 yashandb

轻帆云ITSM大模型底座支持接入DeepSeek-R1,AI能力再升级

云智慧AIOps社区

ITSM ITSM软件 工单管理 工单系统 智能工单

海外泼天流量丨浅谈全球化技术架构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任务调度企业级场景下的新选择,兼容 XXL-JOB 通信协议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一篇文章,让你秒懂 DeepSeek 推理模型差异!

秃头小帅oi

唯品会API接口实战指南:商品详情与关键词搜索功能深度解析

代码忍者

唯品会商品API接口

[大厂实践] Odin:Uber 有状态平台实践

俞凡

大厂实践

详解指标体系建设的三大支柱:指标梳理、管理规范与平台建设

Aloudata

数据分析 指标体系 指标管理 指标平台 指标建设

人工智能丨当DeepSeek重构软件测试:技术浪潮下的工程师进化论

测试人

人工智能 软件测试 DeepSeek

服务网格如何推动云与安生App开发的转型_文化 & 方法_Rancher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