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福利|免费学 2200+ 精品线上课,企业成员人人可得!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端点科技吴小伟:提升研发效能,需要回归到组织里看整体|QCon

  • 2021-10-27
  • 本文字数:3018 字

    阅读完需:约 10 分钟

端点科技吴小伟:提升研发效能,需要回归到组织里看整体|QCon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研发效能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大热点。即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依旧有人并未真正理解“效能”是什么?它与效率的区别又是什么?市场上的研效工具层出不穷,企业该如何结合自身架构进行选择?

 

带着这些疑问,InfoQ 记者有幸在QCon 2021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采访到了端点科技合伙人兼资深技术专家吴小伟老师,和他聊了聊与研发效能相关的话题。

 

以下是视频采访的全部内容,为方便读者查看,视频下方也附上了文字内容。


00:00 / 00:00
    1.0x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网页全屏
    全屏
    00:00


    InfoQ:请吴老师先和 InfoQ 的观众朋友做下自我介绍。

     

    吴小伟:我之前在阿里的花名是一啸,在阿里的八年时间一直做基础软件的研发,比如大数据相关的软件、中间件,包括数据库也有涉及,更多地是在做容器技术。

     

    关于为何选择创业,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在过去十年中,ToC 的市场特别好,但最近 ToB 市场变得异常火爆。所以,我个人也希望能够投身到 ToB 领域中,2018 年我就选择从阿里出来,围绕研发平台继续做基础软件。

     

    InfoQ:目前,研发效能成了行业内备受关注的领域,包括腾讯云、阿里等很多大厂也都在该领域纷纷发力,各大厂商开始关注研发效能的原因您认为是什么?

     

    吴小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当今时代的大潮。转型之前,企业的业务系统大多属于稳态业务,即长时间处于不变化、非变化状态。但当数字化转型过后,这些业务变得更加敏态,这就意味着对业务系统的快速迭代、快速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数字化系统的底层驱动力一定是研发,各大厂商切入研发管理这个领域也都是想把握这个底层的驱动力。

     

    除此以外,在数字化转型之后,很多做传统业务的公司会变成一个科技公司,但 IT 人员的规模则是这类公司与科技公司最大的不同点。此时,研发效能就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它的未来想象空间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厂商包括我们在内,都在研发效能赛道上努力往前面冲的另一大原因。

     

    InfoQ:现在市场上研发工具越来越多,和其它同类型的产品相比,Erda有哪些差异化的优势?

     

    吴小伟:我们在做 Erda 的时候,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同类的产品,这里有四点想跟大家分享:

     

    第一点,Erda 和大多数同类产品相比,并没有集成很多开源软件来堆砌、打造一个解决方案,我们想通过自研真正做出一个产品。目前市场上很多同类产品都在集成 Jenkins 来做 CI/CD,而这部分我们完全都是自研的,一方面,自研对基数的掌控力更强,另一方面则可以让产品的逻辑和体验更加一致。

     

    第二点,Erda 的架构非常轻量,尤其在私有化交付部署时,对客户资源的要求非常低,并且部署的效率很快。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三台虚拟机把整个生产系统平台部署起来,甚至如果为了 Demo 试用,在本地笔记本上都可以跑起来。

     

    第三点,我们认为要全局提效不能只做某个单点,所以 Erda 覆盖了研发过程的全链路,包括项目管理、CI/CD 流程、自动化测试、自动化部署以及中间件部署。

     

    第四点,Erda 覆盖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云厂商,能够帮助企业跨云迁移并更好地运行在多云的环境上,这是我们从设计之初就在考虑的关键指标。

     

    InfoQ:随着研效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企业也面临着诸多选择,企业该如何结合自身架构来选择研效工具?

     

    吴小伟:如果企业还没有完成云原生容器架构转型,那么它还属于传统的 IT 架构,在选择研效工具时,更多地会接触 Jenkins 这样的传统研效工具。反之,如果企业已经到了容器化的环境,就需要考虑 Erda 这种从云原生、容器体系里成长起来的研效工具。

     

    InfoQ:回归到企业层面,仍有很多人并未真正理解研发效能,且经常把效能与效率画等号,对这个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吴小伟:确实有这个现象。我们平时经常提到“效率”这个词,但效率其实是单一的指标,它仅仅聚焦在一个单点的指标维度。比如,判定工作效率高不高的标准是你能否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分配的工作,而效能并不能用一个或者两个指标来衡量,这里包含项目管理、执行,一直到整个研发过程 CI/CD 以及自动化部署。所以,想真正提升企业的研发效能,需要回归到组织里去看整体。

     

    InfoQ:前不久,我们关注到 Erda 也将核心代码全部开源了,请您详细聊聊开源的初衷是什么?

     

    吴小伟:我们通过吸收开源社区的红利,用四、五年的时间打造出 Erda 这样优秀的产品,所以我们也希望能把它回馈到开源社区,被更多同行去使用,让更多的人不需要从零开始造一个新的轮子出来,这其实是很大的初衷。

     

    同时,我们也知道一个产品要保持很高的进化速度、竞争力,需要更多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人参与、共建,所以我们希望让使用者变得更多,并站在需求方的角度来改进 Erda。当我们能够集百家所长,就有可能把 Erda 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InfoQ:打造开源生态与人、社区、管理等因素密不可分,基于开源生态,吴老师有怎样的看法和见解?

     

    吴小伟:首先回归到代码层面,端点内部的代码与社区代码要保持内外一致,如果端点内部有一份代码,社区又有一份新的代码,这是特别伤害社区建设的一件事情。目前我们整个研发团队的工作已经全部转移到 Github,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其次,为了治理好整个社区,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文档,降低入门的门槛,我们也组建了专门的团队来服务开源项目。同时,开源社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人是能够超越代码的。所以,我们的运营团队就需要把大家连接在一起,做志趣相投的一件事情。

     

    最后,关于开源项目如何度过冷启动期的问题,我认为最关键的事情就是不要贪心,沉下心来维护好三五个人的核心小圈子,再让它慢慢变大影响新的人。

     

    InfoQ:在云计算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各个厂商间的业务互相渗透,PaaS 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对 PaaS 市场的未来您抱有怎样的看法?

     

    吴小伟:在未来,多云、混合云一定会成为非常关键的场景,如果能够基于多云的环境构建 PaaS,那么一定有非常大的机会。此外,由于 aPaaS 才真正解决了生产力问题,以前写一个软件可能要一万行代码,现在只需要写一千行代码,甚至未来可能出现更颠覆式创造软件的方式,所以 aPaaS 这层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赛道。今天出现的很多 LowCode 平台都在做这一层,所以在我们公司,Erda 是聚焦于做 iPaaS 这一层,来解决底层基础设施、研发效能问题。在 Erda 之上,我们还将发力的重点聚焦在了 aPaaS 层面,推出了Trantor

     

    InfoQ:面向未来,软件架构的复杂性、软件规模以及研发团队的规模都将持续上涨,您认为行业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吴小伟:应用层软件越来越复杂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在实现数字化过后,企业从供应链到销售端的全链路会变得很复杂,这对底层平台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所以不管是 Erda 还是同类的研效工具,未来能否管理更大规模的软件复杂度,管理更大的研发团队,必然会成为市场对我们的要求。

     

    但软件越来越复杂这个趋势能否被改变才是更重要的事,未来能否出现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来研发软件,即一个人可以完成十个人的研发工作,这其实才能把软件的复杂性和研发团队的规模降低。包括我们刚才提到,未来很多传统行业的公司都可能转型成为科技公司,他们的研发人员应该不会从底层开始写代码,而会站在最顶端,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写他们想要的软件代码。

     

    我个人认为从业人员更应该降低软件复杂度,而不是软件变复杂了,我就要提供一个更强大的平台,这治标不治本。今天人工智能发展也挺快的,某一天是否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更好地写代码也是极有可能的。所以,我觉得未来软件研发应该会出现新的方向,而不是像今天这样任其演变地更复杂。

     

    InfoQ:谢谢吴老师接受采访,也再一次欢迎您参加 Qcon,期待下一次还能在 Qcon 见到您。

    2021-10-27 16:225306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王者荣耀商城异地多活架构设计

    浪飞

    Linux驱动开发-编写MMA7660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DS小龙哥

    4月月更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19)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20)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10)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王者荣耀(商城)异地多活架构模拟设计

    随欣所遇

    架构训练营5期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8)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模块七

    Leo

    架构实战营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16)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18)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模块七作业

    Geek_ec866b

    架构训练营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15)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王者荣耀商城异地多活架构设计

    tom

    「架构实战营」模块七 王者荣耀商城异地多活架构设计

    hxb

    「架构实战营」

    Springfox swagger2 API文档

    Rubble

    4月日更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9)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11)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王者荣耀商城-异地多活设计

    邹玉麒

    架构训练营5期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28/100)

    hackstoic

    创业 创业心态

    架构实战营 - 模块7 - 作业

    凌波微步

    「架构实战营」

    解读谷歌Pathways架构(一):Single-controller与Multi-controller

    OneFlow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架构 深度学习框架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13)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12)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重学架构之王者荣耀商城异地多活架构设计

    陈华英

    架构实战营 「架构实战营」

    智能足球裁判,能否突破专业运动的技术瓶颈​

    这不科技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14)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读《A Philosophy of Software Design》——(17)

    术子米德

    架构师成长笔记

    Android C++系列:JNI中发送Http网络请求

    轻口味

    c++ android jni curl 4月月更

    一文扫清DDD核心概念理解障碍

    慕枫技术笔记

    后端 4月月更

    [Day8]-[动态规划] 最长公共子序列

    方勇(gopher)

    LeetCode 动态规划 数据结构与算法、

    适合 Kubernetes 初学者的一些实战练习 (五)

    汪子熙

    postgresql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statefulset 4月月更

    端点科技吴小伟:提升研发效能,需要回归到组织里看整体|QCon_开源_郑思宇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