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隐居、反内卷,不意味着躺平|专访 2021 年度「杰出新自由软件贡献者奖」得主

  • 2022-04-10
  • 本文字数:10878 字

    阅读完需:约 36 分钟

隐居、反内卷,不意味着躺平|专访2021年度「杰出新自由软件贡献者奖」得主

采访嘉宾|Protesilaos Stavrou


编者按: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一篇关于 Emacs 的“广告”。当然,有可能在你看完这篇文章后,确实会想试试 Emacs 这个历史悠久(1975 年诞生)且有其独特魅力和生命力的编辑器。


尽管 Emacs 有“神的编辑器”之誉,甚至被比作“伪装成编辑器的操作系统”,但多数人可能还没听过或者不了解它。毕竟当下编辑器和 IDE 的选择如此之多,具备“上手即用”、“拿来就用”这些特点的工具逐渐成为主流选择,一些入门门槛较高的古老工具鲜为人知也不足为奇。


总之,每个程序员都会有自己得心应手的编辑器,推介编辑器这种事,往往吃力不讨好。不过,本文的采访嘉宾恰好是 Emacs 爱好者,他的名字叫 Protesilaos Stavrou(也称“Prot”),因此通过这篇文章,大家也可以顺便从他的视角去了解一款优秀的编辑器。


Prot 于上个月获得由 FSF(自由软件基金会)颁布的“杰出新自由软件贡献者”奖项(Award for Outstanding New Free Software Contributor),正如 FSF 在给 Prot 的颁奖词中所述:自 2019 年以来,这位哲学家通过他的博客文章、会议演讲、直播视频和代码贡献成为 GNU Emacs 社区的中流砥柱。


一方面,与大多数技术人有所不同的是,Prot 并非技术背景出身,并且是近几年才开始接触编程。另一方面,Prot 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哲学上,时常探索、思考和制作哲学方面的内容,有时“将编程和哲学相结合”,但绝非言之无物。


在笔者看来,Prot 是个不随大流的人,追寻“忠于自我”的生活。他隐居,不用社交媒体,也不用智能手机。用当下流行的话说,Prot 称得上是真正“反内卷”的存在。在本次采访中,Prot 与我们聊了他接触编程的契机、坚持使用 Emacs 的原因、对自由软件的理解、忠于自我的哲学和其隐居生活等多个话题。


虽然本文篇幅较长,但 Prot 的答复非常真诚和引人思考,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耐心一读,希望我们都能可以从中找到某种抚慰的力量,继续前行。


Prot 发给我们的近照(借邻居的相机/手机拍摄)

为什么选择 Emacs?

InfoQ:再次祝贺您拿下 FSF 2021 年度杰出新自由软件贡献者奖,首先想请您向中国的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


Prot:谢谢!我叫 Protesilaos,相信大多数朋友都没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源自古希腊文,其实连我自己都没见过同名的人,而且希腊人在说这个名字时也显得很别扭。所以在会面时,对方经常会请我自己念一下名字。当然,朋友们一般会选择更简单的方式,直接称我为“Prot”。这样挺好,大家也可以这么叫我。


我是把编程当作一种爱好。我所关注的是那些尊重用户自由的软件:也就是所谓开放和自由软件。过去两年半里,我一直在使用 GNU Emacs,并通过各种方式为它做出贡献——例如编写软件包、制作视频教程以及发布理论研讨方面的演示文稿。我在 EmacsConf 2021 和 LibrePlanet 2022 大会上发布的,就是这类演示素材。


我同时也是个哲学家。我所做的一切,其根源都离不开自己的哲学理念。对我来说,哲学并不仅仅是对学术或知识的关注,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引导我们探索抽象世界的不同层级、了解种种细节,再从细节中概括并提炼出基本原理。在这样的求索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了解宇宙以及我们人类在其中所处的位置。这就像我们反思自己的日常体验,是为了从中提炼智慧、用以指导未来的行为。简单来讲,哲学的内驱力就是人类对于特定事态做出宏观解析与构成探索的意愿,以便对事物有正确的看法。


我也有自己的个人网站(https://protesilaos.com),我会在里面发布自己对各类问题的看法,包括 Emacs、政治和哲学。只要不违背尊重用户自由的使用条款,大家可以随意使用我写下的这些内容。我分享的知识都是免费的,同时符合自己提倡的自由精神。


我给这个小网站定的目标很简单:尽量以清晰、但同时足够全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这里的问题谈得不是特别深,一般每个主题大概也就写上三、四千字。我希望这个网站能成为自我学习的资源,同时也记录也我自己作为思考者或者教师的心路历程。哦对了,这里的“教师”指的是传授知识,并不是我的实际工作。


至于说我的实际工作嘛,我会在家附近尽量做点合适的活。大多是农活,具体要看季节和实际条件。失业是我们必须应对的一个现实。


InfoQ:您最近在忙些什么?


Prot:除了继续给 Emacs 做贡献之外,我最近还在制作哲学系列视频。我打算重新整理之前阐述过的观点,用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做出视频。只要大家有求知欲,我想或多或少都能从中得到助益。在此期间,我也会发掘更多新概念、深入探索值得一聊的主题。


这里我想再多聊两句。哲学对我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影响,它重塑了我的认知、也将重塑每一位想要追求智慧并指导生活的人们。哲学绝对不是那种周末接触一下、之后就永远丢在脑后的兴趣课。


InfoQ:能否介绍一下你接触编程的契机?


Prot:那会是 2016 年年中,我开始转而使用一款自由软件操作系统。系统的名字叫“GNU/Linux”,当然大多数人直接就简称为“Linux”了:这是一种类 Unix 系统。Unix 系统更加古老,但在设计上却有着出色的应用优越性。出于种种原因吧,程序员和一部分用户其实特别喜欢 GNU/Linux 等类 Unix 系统,尤其享受它们带来的良好体验。


Unix 的精髓在于命令行。这是一个以文本为中心的界面,用户可以在其中键入某些特殊单词、再返回操作结果。简而言之,我们能够在这里高效地操作文本或者其他数据。


Unix 及其设计哲学的美妙之处,在于我们可以利用基础指令拼凑出复杂的操作意图。所以我开始鼓捣命令行、试着学习基础知识,希望最终能够执行更复杂、更艰深的任务。


GNU/Linux 特别适合像我这样没接受过计算机科学正规教育,但却对计算机技术充满热情的新手。因为这类系统提供丰富的说明文档,也鼓励我们在代码和工具层面充分发挥黑客精神。所以我总会说自己在“玩”Linux,因为它真的很像一种寓教于乐、妙趣横生的游戏。


通过使用 GNU/Linux 和 Emacs,我逐渐学会了编程。现在,我每天都在学习新的东西,而且希望计算机能以尊重用户的方式帮助我高效完成目标。


InfoQ:Emacs 虽然历史悠久,但现在很多人觉得它太过小众、入门门槛也有点高。当下出现了很多现代且更易于使用的文本编辑器,它们背后也各自拥有活跃的开源社区。考虑到种种变化,您为什么要坚持使用 Emacs?


Prot:当初刚刚接触 GNU/Linux 时,Emacs 其实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我最早肯定是从更容易上手的应用开始的。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易用性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成本——也就是不够灵活。大部分程序要求用户必须按照开发者或者服务商设想的方式操作,而一旦偏离了既定路线,用户要么委屈妥协、要么就得做一些不那么光彩的“黑客行为”。


但 Emacs 对灵活性一直有着自己的坚持。虽然它也提供不少开箱即用的功能,但仍然允许用户根据需求重新设计并获得全面掌控权。Emacs 不会在程序核心代码与用户运行的代码之间划定一条明确的边界,在这里代码就是代码、不分高低贵贱。所以只要掌握了扩展 Emacs 的诀窍,用户就会意识到其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相当一部分 Emacs 用户会跟我一样,把大部分日常计算任务集成到 Emacs 当中——例如文本编辑、电子邮件通信、议程信息等等。这么做不是出于偏执或者习惯,而是 Emacs 确实很好地把一致性和效率融合进了大规模使用当中。


另外,我觉得 Emacs 入门门槛比较高的说法并不确切,得看你从什么角度看这个问题。没错,Emacs 对用户是有要求的:大家必须得学习如何使用它,而且不能简单把它当成文本编辑器。但只要接受了 Emacs 的这点“小性格”,就会逐渐体会到前期花在它身上的学习时间完全值得,而且越来越离不开它所带来的灵活性优势。


再有,Emacs 相对的高门槛也源自它希望覆盖更广泛的工作流程,而不只是处理某些微小的任务。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有些程序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只能以割裂的方式充当基础邮件客户端、常规文本编辑器与简单的任务管理应用程序。如果我们想把编辑器内的某些文本捕捉到待办事务当中,或者把事务链接到电子邮件线程之内,事情就很麻烦了。


相比之下,Emacs 就能很轻松地搞定这一切,甚至具备相当程度的自动化水平。那么当我们结合工作流程去思考时,到底哪种方案真正“易用”?所以只要换个审视角度,结论马上就会有所不同,在我看来 Emacs 的入门门槛其实反而更低。


InfoQ:您一开始学习 Emacs 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是哪个时刻让你下决心选择它?


Prot:有这样的时刻,当时我想找一款真正易用的 Markdown 编辑器,这是我第一次将可扩展性作为核心功能去选择。但现成的选项里没有一种能提供我需要的功能、也没法通过调整适应我的用例,这跟我前面提到的不灵活有关。我开始意识到那些看似易用的独立程序之间,根本没办法很好地相互结合、也不可能帮助我们显著提高效率。后来我花了不少时间才找到 Emacs,也只有它能帮我彻底告别 Markdown 程序中的这类问题。


这时候,我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使用 Emacs。过去,我很难在各个项目之间建立联系,因为其他工具的集成度和一致性都太弱了。所以我决定试试 Emacs、从零开始认真学习。我听说过它的可扩展性与可定制优势,想着没准它就是我想要的答案。


有一说一,我学习 Emacs 的过程没遇到过什么真的难题。相反,它让我的生活越来越轻松了。其中的关键是我自己的心态。我最早下载 Emacs 的时候,就知道它是一款比较特别的工具、要求我付出相应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其实面对“硬骨头”时,我们可能都得拿出这种攻坚的心理准备。刚开始几天,我试着搞清键绑定;之后,我通过日常实践配合学习资源(例如使用手册)探索 Emacs 式的操作思路。这个学习过程大概用了三个月时间,之后的学习内容开始转向改进与专业知识的积累,比如怎样使用 Emacs Lisp 编程(简称 Elisp,就是我们用来扩展 Emacs 的编程语言)。


InfoQ:成为 Emacs 用户之后,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Prot:我意识到好不好上手不该成为选择工具时的第一考量。当然喽,我不是说工具就该故意给新人挖坑,但为了快速上手而牺牲灵活性就太不值得了。这种代价太高,最终会严重影响用户的自由发挥空间。我们不想放弃我们的自由。


作为 GNU/Linux 和 Emacs 的用户,这段经历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意识到用户真正需要的是计算机能够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行事。任何有益于这个目标的事物都是好东西,而任何有损于这个目标的事物就该被去除、或至少要再权衡一下。


InfoQ:中国有个类似于 Quora 的讨论平台,上面有个 Emacs 相关的热门问题是这样的:Emacs 是过时的编辑器吗?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样作答?


Prot:Emacs 当然没有过时,它发展势头良好、社区也蓬勃活跃。同时,Emacs 跟我们的现代需求一直息息相关。


现在人们好像出现了一种比较极端的心态,就是如果某些事物在过去几个月间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变化,那它就已经过时了。这纯粹是偏见,而且往往是某些利益集团为了洗我们的脑而故意散播出的观点。


相反,我倒觉得 Emacs 相当超前。看看这个技术世界的现状,大家已经习惯了充当技术即商品的被动消费者。我们下载的净是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应用程序,只能按开发者的既定意图来使用,并且根据服务商的提示放弃了自己的隐私跟自由。大家也习惯了不纠结这些问题,甚至将其视为“新常态”。


直到你意识到,技术本身不是商品。技术是一种资源,可以直接被应用的知识。技术应该是我们用来改善生活的工具,就如同锤子或者螺丝刀。它们存在的意义,绝不是帮助某些软件开发商“远程控制”我们的计算人生(computing life),也绝不是为了维持一种榨取式的政治-经济秩序。


总有一天,我们会认识到主导计算的重要性。我们的数据、我们的程序,都应该再次由我们所主导。这种认识无论是对全人类、还是对整个地球都是好事,将会帮助我们消灭当前那些机构的浪费行为。


简而言之,希望大家别把 Emacs 单纯看作一款程序,而是如何编写尊重用户自由的终端应用程序的一种宝贵范式。Emacs 体现出了我们应当在生活中学习、实践的价值主张,同时也是一款能够高效完成实际任务的优秀程序。所以,请认真尝试,克服盲目求新的执念与厚今薄古的偏见。


InfoQ:结合自身经验,您能不能给刚入门 Emacs 的新手们提点建议?


Prot:我的建议不光关于编程、也关于生活。希望大家别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不要以牺牲长远的灵活空间为代价而追求眼前的便利。学会专注于给定的事务,努力向前、一路推进。这样的态度,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Emacs 已经是款很周到的工具了,只是需要我们付出一点努力去感受它的无穷潜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包括学一样乐器、练习一门外语、坚持体育锻炼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付出必要的努力,并在过程中摸索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


InfoQ:跟其他文本编辑器相比,Emacs 目前的受众规模不算大。您有没有考虑过,Emacs 该怎么吸引到更多用户?


Prot:是真的吗?我经常听到类似的说法,但一直觉得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这可能是因为 Emacs 占据的正好是编辑器这个增量市场中的萎缩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编程领域,其中只有相对较少的一部分选择使用 Emacs。所以只能说 Emacs 的相对表现不太好,但从绝对意义上讲没准还行。


至于怎么吸引新用户,我觉得有两个好办法:1)继续迭代,强化 Emacs 原本的长板、让它的亮点变得更加闪耀;2)着力宣传,让更多人了解 Emacs 是什么、好在哪。后一条也可以囊括一些实用意义上的演示方案,例如怎样改善网站体验、显示特定工作流程、简化开发工具与上手体验、为新用户添加“入门”向导等。


我觉得大多数朋友可能还没意识到我之前提到的、关于易用程序带来的“陷阱”。我自己反复试验过,所以深切理解初期选择上的一点“偷懒”心态会发酵出怎样的大麻烦。如果有机会跟更多人交流,我想向他们解释为什么 Emacs 所代表的这种更灵活、更强大的行事方式才是正道。


而且,用户数量并不是我们想要追求的真正目标。除了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功能包编写、为核心程序做出贡献之外,Emacs 用户数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到这个项目的本质。以我自己为例:Emacs 是我使用计算机时的最佳工具,无论别人怎么看、无论还有多少人在用,这个事实都不会变。

忠于自我的生活

InfoQ:您每天都有固定的日程安排吗?能不能聊聊您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Prot:我适应能力挺强的,而且不是那种控制狂型的人格。我对生活里的种种变数都坦然接受,一直在用简单的方式直面环境变化。所以我有例行公事的部分,但也留下了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间。


平日里,我一般是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去附近的山顶或林地逛逛,之后回家冲个冷水澡。接下来就是在电脑上处理工作了。我每天会收到不少电子邮件,每封都会认真回复。有时候,我得拿出整个上午来回复这些邮件。邮件处理完了,我会维护一下自己发布的 Emacs 包和/或编写新的包。有时候也会为自己的网站写点文章,比如关于哲学议题的内容。另外,工作期间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离开电脑,在屋子附近溜达一圈。


基本就这样了。我那边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大多数人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我觉得挺好。



InfoQ:您为什么不用社交媒体呢?


Prot:因为那根本不是真正的社交。社交媒体只是在帮企业经营者不断榨取价值,所以会单方面引导某些特定响应、甚至硬性选择种种令人反感的行为模式。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才让如今的社交媒体早已成为失去焦点、反应过激、缺少理性、负能量爆炸、冷血无情的集合体。


我不介意通过技术媒介结识更多朋友,我其实很乐意。但我不想生活在一个由毫无责任感可言的平台服务商或运营商掌控的世界里。社交媒体就是这样,人们的行为模式完全由运营者掌控,我绝对不会参与其中。


我更关心真正的社交,就是由人们亲自参与的那种。问题不在于当面交流还是远程通话,重要的永远是我们得跟真实的人进行联系——是真实的人,而不是媒体滤镜后的妖魔鬼怪。


多年之前,我也曾经用过社交媒体,但有一个瞬间让我决意退出。当时我发了一篇长文,几秒内评论区里就出现了反馈——有点赞、有“写得好”之类的评论。是在搞笑吗?那么长的文章,你们几秒钟就看完了,而且觉得我写得好?我觉得这些评论毫无营养,只是为了向别人展示他们关注的人或他们假装阅读的内容。


如今的社交媒体上已经没有真实的人了……或者说越来越少。我们只是在一个社会期望的角色扮演游戏中找化身。


InfoQ:您能聊聊自己的业余爱好吗?


Prot:Emacs 就是我的爱好,这个已经有过详细介绍。我的另一个爱好是远足,我特别喜欢探索周遭的大自然。爬山、穿越森林,找到新的绝景观赏地点。户外活动让我保持着身体健康,也为我带来高效完成工作的充沛精力。总有人说自己度过了“糟糕的一天”,我从来没这种感觉。


所有的日子都是对生活的庆祝。


InfoQ:那您写博客、做视频都是纯粹出于兴趣吗?持续做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Prot:从 2011 年开始,我一直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文章。作为作家,我还是挺高产的。让我坚持的动力应该是内心的表达欲吧,当然也有其他一些次要动机,比如帮助他人。但如果没有这种内生的思考、反思与表达需求,其他动机肯定没法让我坚持这么久。


你肯定会好奇,为什么不自己想想就算了。我愿意公开,就是想表明我不怕让别人审视和评论我的观点,也不需要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多完美。我之前也提到过,社交媒体应该传递真实的话题、连接真实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个虚假的化身。所以我写文章也是一样,如果有错,欢迎大家指摘出来;如果我的观点不完善,读者也能及时发现。没什么可遮掩的,畅所欲言就好。


其实我在哲学探索方面也是同样的心态。我不在乎什么纯粹理性,我更关注物质本身。如果读者们觉得我言之有物,那就单纯是因为我说的话里有那么点价值。吸引他们的不是空话套话,也不是什么大师、教授的头衔。我没有这些头衔,我只是个普通的发言者。


如果有人质问我“你以为自己是谁,敢在这里说三道四?”那我会愉快地回答,“我是 Protesilaos,欢迎来到这里。”


至于视频,其实是写作之外的一种延续。我想要一种真正的口头表达途径,用它来帮助自己练习语言技能。口语和写作之间有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前者始终要求简练而清晰。在写作中,我们可以使用更长的句子来描述某种复杂的关系,但在讲话中,我们就得尽量让句子简化一些。要想顺利完成思想的交流,必须得弄清这两者间的区别。


InfoQ: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的?进入软件技术社区之后,您对自由软件的理解有没有发生变化?


Prot:我最早是从政治的角度看待软件自由(software freedom)问题的,那时候我还没接触到 GNU/Linux。我不太懂技术,所以那时候只能结合自己在政治、经济和法律方面的背景切入这个话题。我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把控制权从技术机构手里夺回来,技术机构与国家机器和商界精英们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我来说,其中的每个细节和变化都很重要,各方的累积效应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我开始寻求一种可靠的方法,或者至少做出自己的一点努力。


时至今日,我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政治观点。而在学会了编程技能之后,这些年来我对软件自由的概念已经大大扩展。现在,我觉得单纯在某些代码库上添加自由软件许可已经远远不够。我们需要保证程序能真正为用户赋予权利,正如我在 LibrePlanet 2022 大会上的发言


我们就不该发布那些用户无权操作的代码。相反,我们应该放开手脚,允许用户自主管理计算方式。自由软件不只是要替代专有代码,它更重要的象征意义在于激励人们改变对于自主思想的态度。社区和用户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予取予求,还应该引导用户习惯于争取自由、承担责任。正因为如此,我才坚持认为技术问题(例如代码正确性、可组合性与可扩展性),是促成自由的计算体验的因素。换句话说,我认为软件自由是从我们如何与它相处的角度来看,仅有版权许可是不够的。


InfoQ:人文学科背景,是否影响了您对于自由软件的看法?


Prot:从人文学科中,我意识到背景的重要意义。例如,如果不了解历史背景,我们该如何理解当前欧洲大陆所上演的种种冲突?


我们必须始终从宏观出发,尽可能融入更多的跨学科见解,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人文学科这个名称本身,就暗示其对于人类状况的深邃观察。这一点对于技术、特别是自由软件也是至关重要,因为所有这些发明或者应用都离不开人的视角,而它们又会反过来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我在网上经常看到“让我们远离政治”之类的说法。我明白他们的意思,但脱离政治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脱离客观性的体现。软件是人类的造物,它的结构体现出了人类的价值观、信念与假设。但这一切既根深蒂固、却又若隐若现,所以让我们时常产生一种自己的思想产品具备无可置疑的客观性的幻觉。然而偏见、或者说隐含的观点是存在的,我一直都发现这些观点,而选取的方法就是维护自己的 Emacs 功能包。


一旦我们意识到软件是人的造物,就不会指望软件具有绝对中立的价值主张。所以我们要尝试拨云见日、还软件以本来面目:我们正如何影响软件,而软件又在如何影响我们。软件开发不该是所谓“极客”或者“书呆子”的小圈子狂欢,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理应像空气质量那样得到每个人的重视。


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把一切都掺杂进来讨论。自由软件有着明确的政治野心,而这种野心的直接体现就是版权与相关问题。所以我们就从这里出发、就关注这个问题,其他目标虽然也重要、甚至更重要,但暂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畴之内。


人文学科鼓励我们提升格局,辨别事物之间的联系。试想一下,臃肿的网站和糟糕的程序编码实践是不是在浪费我们的宝贵资源,这种浪费是不是对环境的变相破坏。所以在讨论软件自由时,我们其实也在讨论我们身处的世界。


InfoQ:您曾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在跟程序员讨论哲学、跟哲学家讨论编程”。您能具体解释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


Prot:我的意思是,我是在把关于编程的实用见解、跟对生活乃至整个世界的抽象思考结合起来。换言之,我觉得自己不是那种消极意义上的极客或者书呆子,因为我不会沉迷于某个特定的技术议题、而忽略掉其所处的广泛背景。我的兴趣,一直是在不同学科之间描绘彼此的联系。


另一方面,这句话也是想说明我是怎么处理一般性的知识问题。我认为,由各个特定研究领域催生出的精英最终会造成负面的远期影响。每当我们试图在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之间划出清晰明确的边界,试图言之凿凿地划定哪些是正统立场、哪些是异端邪说,那么最终总会把这样或者那样的价值判断引入技术设计。但这种非此即彼本身才是大问题,就像大家熟悉的畜牧业,单一养殖总会带来大麻烦、混合养殖才是抵御风险并保证可持续性的正道。


我是想强调别被所谓的专业边界给限定住,因为这些边界根本不存在。我展示了人文学科出身的人也可以在软件社区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家们也可以投身于实践,比如编写程序等等。另一方面,技术型的程序员们一旦能在机器之外思考周遭的世界,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InfoQ:据我所知,您把家安到了偏远山区,而且您在受访时说过这和你的信念有关。您能聊聊目前的信念吗,您的心境是怎样的?


Prot:我现在住在塞浦路斯的特罗多斯山脉,这里相当安静平和。我想来这,是因为我觉得之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城市生活方式缺乏智慧。在职业道路上,我们走得越远、越会发现所承担的义务和期望已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每个人都成了某些宏观设计、或者说“大棋”中的一子。这样耗得愈久,能够表达真实自我的机会就愈少,就像是整个人被困在了某种角色扮演游戏当中。我们试图成为的是那种能满足期望、承担义务、厘清职责的人,但却不是自己。这是一条无从妥协的道路,要么变成“别人”、要么改变方向。迫于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不得不选择了后者。


而这种关注点的转变正恰好赶上我对哲学燃起探索的兴趣。别看我学了那么多年,但之前我从来没以哲学家的身份认真做过研究。之前的思考往往支离破碎、不成体系,但现在的我已经 33 岁了,我打算从头开始、一步步探索。现在看来,在学校里学哲学的我已经不再是我,而是某种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化身”——当时的我根本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潜移默化的规则影响、制约与导引。


为了发掘自我,我决定从之前的泡影中挣脱出来,也意识到所谓的舒适区不过是一种建立在既有断言之上的幻觉。自我印象是个不断塑造的过程,随着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体验不同的关系并反思他人对我们的影响,自我印象也会随之变化。而摆脱对于职业规划的那种虚假安全感之后,我才真正打开了创造自我、重塑自我的可能性。


如今我处于宁静的状态,不再受困于他人评价、邻居们的议论或者跟同龄人经济实力的比较。而之前,我一直在被迫追求这些表象、却忽略了自我的本质。


群山给我的馈赠远远不止美景那么简单。它体现的是我的信念,即万事万物皆相互关联。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头脑——二者没有高下之分,而是同一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区别只是我们采用不同的词汇去描述分析结构。它们不可能脱离彼此而存在,所以在一个压力巨大、倦怠四起且毫无关怀可言的环境下,健康也就无从谈起。山不只是个物理存在,它代表一种意象,一种不涉及人为目标的生活。在这里,我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平淡,正如宇宙中的所有存在一样。


InfoQ:您最近主要在思考哪些问题/话题?


Prot:我主要在考虑接下来的几周和几个月要怎么制作哲学系列视频。目前还没法讲太具体的思路,因为我的想法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所有内容都会按自由使用条款在网站上公开发布。


然后,让我告诉你我现在能做点什么。


很多人都私信过我,说“我看了你写的 Emacs 文章,还想看看你发表的其他内容”之类。在我看来,这说明大家已经意识到拓宽对事物看法的必要性。他们认识到,只关注技术问题的极客或书呆子态度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够的,就算这些问题本身已经足够丰富、但也不足以反映我们的全部生活。值得看的还有很多,毕竟我们人类是如此复杂而成熟。


也有人说我的内容对他们帮助很大。因为我从来没在社交媒体或者其他论坛上发布过内容,所以我没想到自己会影响那么多人。有人说我的演讲让他们找到了完成艰巨任务的勇气或者动力。可能他们跟几年前的我一样,都被困在了一个不断自我否定、不断与这个世界疏远的恶性循环当中。也许我的贡献就是帮助他们朝着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向迈进了一小步,而 Emacs 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或者说切入点。


总之,我也很关注那些打算、或者已经开始忠于自我的人们。在放下泡沫舒适区之后,当我们要向他人敞开心扉、或者接纳他人的真情实感的时候,这将是一种阔别已久的可能性与体验。这样,我们才能深刻了解自己是谁、以及这个世界能提供什么。我知道,这事不容易,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性格内向、喜欢隐居的人来说。正是这种真正的开放性,才足以推动个人乃至整个人类集体的蓬勃发展。


(感谢核子可乐参与本文的 QA 翻译工作。)


PS,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此点击链接查看 Prot 的英文答复。



每一位开源参与者、每一个开源项目都可以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新的一波开源浪潮正在席卷中国,【开源聚光灯】是 InfoQ 重点打造的开源主题栏目,旨在通过新闻、系列访谈、用户调查、迷你书、视频等形式深入观察开源运动,围绕开源的价值和开源开发模式,与投身开源的每一个个体共同探讨开源发展现状,照亮每一个开源舞台上的参与者。如果你有开源故事或对开源的深刻观点想要分享、或开源项目想要寻求报道,欢迎联系微信 caifangfang842852(请注明姓名和来由)。


延伸阅读:《30岁文转码:我用了三年时间从哲学家变成知名软件项目核心开发》

2022-04-10 10:167444
用户头像
罗燕珊 AI practitioner | Tech media

发布了 502 篇内容, 共 341.2 次阅读, 收获喜欢 800 次。

关注

评论 2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
2022-04-12 09:52
回复
用户头像
2022-04-11 11:09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四川数字经济发展分析:四川21市州数字经济发展活跃度解密

易观分析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经济

科创中国开源创新榜单发布,EMQX 获评“年度优秀开源产品”

EMQ映云科技

开源 物联网 IoT emq emqx

百度程序员开发避坑指南(移动端篇)

百度Geek说

移动端

ironSource 发行解决方案 Supersonic 两周年,游戏全球下载量突破 20 亿

Geek_2d6073

百度工程师教你快速提升研发效率小技巧

百度Geek说

前端

恒源云(Gpushare)_炼丹萌新指南,这次错不了!

恒源云

深度学习 GPU算力 算法训练

ArduBee|开源技术背后的创新

科技热闻

测试权限

石子头

Pulsar Summit Asia 2021|Pulsar在移动云智能运维平台的实践

移动云大数据

pulsar

hash,bloomfilter,分布式一致性hash

Linux服务器开发

分布式 hash 后端开发 Linux服务器开发 C++后台开发

【技术加油站】浅谈百度智能测试的三个阶段

百度Geek说

测试

搭建一个可视化看板,仅需4步

阿里云云效

云计算 阿里云 看板 研发团队 可视化看板

多个私有云设施管理用什么云管理软件好?

行云管家

云计算 私有云 云管理 多有云

netty系列之:netty中的frame解码器

程序那些事

Netty 程序那些事 java 4月月更

问题来了!拔掉网线几秒,再插回去,原本的 TCP 连接还存在吗?

Java全栈架构师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计算机网络 底层知识

STI即将登录Gate.io,我们有哪些期待?

小哈区块

借品牌升级之际,谈一谈技术开发者为什么选择 InfoQ 写作社区

宇宙之一粟

4月月更 InfoQ写作社区2周年

2022年4月中国数据库排行榜:华为GaussDB 挺进前四,榜单前八得分扶摇直上

墨天轮

数据库 国产数据库 达梦 人大金仓 gbase8a

如何成为更好的AI专业人员?请查收这7条实战经验

Baihai IDP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科学

数据挖掘:针对小样本与不均衡样本的机器学习算法实践

鲸品堂

数据挖掘

腾讯二面:Linux操作系统里一个进程最多可以创建多少个线程?

Java全栈架构师

Linux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操作系统

百度程序员开发避坑指南(3)

百度Geek说

前端

TiDB源码系列之沉浸式编译TiDB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SVGIcon 组件的构建与使用

全象云低代码

前端 低代码 SVG 低代码平台 图标库

VNC中文是什么意思?全称是什么?

行云管家

运维 服务器 vnc

使用ORM与原始SQL的性能对比

杨彦星

Python MySQL sanic

多方安全计算升级数据治理技术体系需考虑数据源合规性等

易观分析

多方安全计算

开源分布式图数据库的思考和实践

NebulaGraph

图数据库 知识图谱

【分享汇总】AIoT开源科技节暨OpenHarmony技术论坛(附链接)

OpenHarmony开发者

OpenHarmony AIoT开源科技节

详解离线数仓和实时数仓的区别

五分钟学大数据

4月月更

公司产品手册的编写方法

小炮

企业 产品宣传手册

隐居、反内卷,不意味着躺平|专访2021年度「杰出新自由软件贡献者奖」得主_文化 & 方法_罗燕珊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