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4 日,腾讯云 + 未来峰会在广州举行。在峰会合作伙伴分论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以下简称“国家天文台”)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就 FAST 天眼数据存储与分析、月球与深空探测数据开发应用签署合作备忘录。这也是继今年 1 月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之后,具体项目的推进与落地。腾讯云副总裁陈平、国家天文台 FAST 工程副总经理张蜀新、国家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师左维进行签约,《中国国家天文》社长、原国家天文台书记刘晓群,腾讯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及腾讯云副总裁谢岳峰共同出席见证本次签约的达成。
签约仪式上,双方就“小天眼”项目和月球与深空探测数据应用方面的合作意向签订备忘录。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FAST 作为世界上绝对灵敏度最高、单口径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从 2016 年 9 月竣工进入调试和试观测以来,已经发现并得到国际认证了 20 多颗脉冲星,包括最新发现的毫秒脉冲星。借助 FAST 这只巨大“天眼”,有望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目前,国家天文台正计划在 500 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周围设置若干 30 米到 50 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以 FAST 为中心的“天眼阵”,可以进一步去快速地反映、去跟踪捕捉引力波的对应体的信号。
目前,FAST 射电望远镜每天都会接收到巨量的宇宙数据,而“天眼阵”的建设,对数据的存储于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腾讯云在计算、存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除此之外,这些宝贵的数据并不能立即告诉我们哪些是人类未知的天文现象,需要科研人员从中寻找脉冲星。腾讯云全球领先的 AI 技术将帮助 FAST 项目从巨量宇宙背景辐射数据中辨识脉冲星,而腾讯人工智能团队在场景多标签识别等方面的优势技术,也正在尝试应用到 FAST 科学数据的识别中。提升天文科研效率,运用微云 / 相册管家的多标签分类技术,有效实现对所有照片的自动识别分类,大大节约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有效提升科研效率。用云计算连接人类与浩瀚星空、以 AI 助力太空探索。
同时,国家天文台在月球与深空探测数据资源及其数据处理经验,也可以借助腾讯在海量数据储存、大数据计算、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和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及其在算法、计算加速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共同打造符合月球与行星科学发展标准的“月球与行星云”,共同推进以“数字月球”和“数字火星”等为代表的主题应用和科普能力。
据悉,早在今年 1 月国家天文台就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共同组建国家天文台 - 腾讯数据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网络“共享天文台”,引入腾讯 AI 技术将科普与科研有效结合,深入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在天文科研上的应用,推出面向月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数据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以及共同开展科研课题申报,来推动互联网 + 天文科研、科普发展。
双方在各方面的具体合作正在有序逐步推进,其中企鹅共享天文台已上线开展活动;国家天文台学术交流活动已实现视频直播。而此次再次签订备忘录的“小天眼”项目和月球与深空探测数据应用是在上次框架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落地项目。后续双方对于“小天眼”核心阵数据应用探索,及月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数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会有持续投入和合作。
中国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中国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的腾讯以“连接一切”为战略方向推进互联网产业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创新。而国家天文台作为天文科研和科学技术普及的主要力量,在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和天文科普方面位列世界前沿。双方坚信依托各自的行业及所在领域优势进行合作,不仅运用“互联网 +”的思维和大数据、信息化手段让国家天文台实现了科研进程的加速,也为腾讯树立了航空航天领域的标杆地位和落地案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