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 ARM 推出平台安全架构 PSA,为万亿互联设备建立行业通用框架》Arm 今日宣布推出首个行业通用框架——平台安全架构 (PSA,Platform Security Architecture),用以打造安全的互联设备。该举措将为万物互联奠定可信基础,从而加速实现“2035 年全球一万亿设备互联”的宏伟愿景。
-
《新型 IoT 僵尸网络正快速扩张 360 安全卫士提醒注意防护》近日,360 安全研究人员率先发现一个新的针对 IoT 设备的僵尸网络,并将其命名为“IoT_reaper”。据悉,该僵尸网络利用路由器、摄像头等设备的漏洞,将僵尸程序传播到互联网,感染并控制大批在线主机,从而形成具有规模的僵尸网络。截至目前,IoT_reaper 感染量达到近 200 万台设备,且每天新增感染量达 2300 多次。
-
《 199 美元微软智能音箱终于上市,哈曼卡顿和 Cortana 加持》内置 Cortana 智能助理的微软智能音箱 Invoke 终于上市了,携手传统音频品牌哈曼卡顿的这款智能音箱,相比亚马逊的 Echo 和谷歌的 Home,Invoke 拥有更出色的音频品质,并且与多个在线音乐提供商的合作使得它的音乐播放体验更好。虽然与 Echo 大同小异,但 Invoke 也有它独特的吸引力。
技术
-
《使用 AWS Lambda 和 Amazon DynamoDB 实现 Serverless 的 AWS IoT 后台》在本文中,您将学习如何使用 AWS IoT rules、使用 Lambda 函数来触发特定的设备注册逻辑,以将数据存储到 DynamoDB 表。然后,使用第二个 Lambda 函数在数据库中搜索特定设备序列号、随机生成的激活码以用于激活设备,并在同一个表中注册设备所有者的电子邮件。完成后,您将拥有完整功能的 Serverless IoT 后台,可让您专注于自己的 IoT 解决方案和逻辑,而不是管理基础设施。
-
《如何使用 Arduino 构建 GSM 紧急报警系统》 虽然安全摄像机做出了被动监测背景活动的体面工作,但它们几乎不会阻止入侵者或防止诸如火灾,洪水或盗窃等紧急情况。在本文中,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主动式紧急报警系统,可以从无线遥控器(如果您在家中)或从智能手机(如果您在室外)触发。即使紧急情况下,系统会将预先配置的手机号码发送即时短信,即使您的家庭的电线或网络布线被切断(因为它在 GSM 网络上运行),也能正常工作。
-
《将 Sparkfun ESP8266 Thing Dev 连接到云中的 Azure IoT 中心》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 Sparkfun ESP8266 Thing Dev 连接到要创建的 IoT 中心。然后,在 ESP8266 上运行一个示例应用程序,用于从 DHT22 传感器收集温度和湿度数据。 最后,将传感器数据发送到 IoT 中心。
开源软件
- Serverless IoT Analytics 是一个 Serverless 架构的物联网应用项目。其使用 AWS IoT、Amazon Kinesis 和 AWS Lambda 对传感器数据进行 Serverless 处理,并以静态网页图形显示结果。这是一个环境的演示,其中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并由 Raspberry Pi 模拟,使用 AWS IoT 进行处理,使用 Kinesis Firehose 传送流存储到 S3 存储桶,按位置和时间进行聚合。
- AWS SDK for ESP8266 是一个适用于 ESP8266 和 Arduino 兼容设备的 AWS SDK。当前可以支持 Amazon DynamoDB、Amazon Kinesis *、Amazon Simple Notification Service 服务。
- AliOS Things 是 AliOS 家族旗下、面向 IoT 领域的轻量级、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AliOS Things 将致力于搭建云端一体化 IoT 基础设施,具备极致性能、极简开发、云端一体、丰富组件、安全防护等关键能力,并支持终端设备连接到阿里云 Link,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新出行等领域。
硬件
- Fireduino 具有双核 Cortex-M3 处理器,板载了 Wifi 功能,可快速搭建 IOT 设备原型,并搭载 HIFI Audio 解码输出功能。并兼容 Arduino 接口,可使用 Arduino IDE 编程,让创意制作变得简单人性化。 Fireduino 配套有类 Scratch 的图型编程工具 FireBlock,让零编程基础的人轻松地使用 Fireduino,是一款优秀的创客教育平台。
感谢徐川对本文的审校。
给 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