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Horowitz 和 Mark Kilby 参加了敏捷 2016大会并做了关于《分布式团队如何茁壮成长》的讨论。他们谈话的前提是分布式团队需要被连接起来,虽然面对面协作很重要,但是连接的连续性更重要。
他们描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分布式团队:
- 卫星-一个或者几个人在远程工作,其余人在办公室。
- 集群-子团队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 星云-每个人都是分散的。
他们建议为了分布式团队的茁壮成长,每个成员都应该有安全地做出贡献的方式。他们描述了分布式团队在沟通中发展出的安全做出贡献的三种方式。
- 总是有一个聊天通道作为背后的通道-即使正在会议中,也总有另外一种途径做出贡献或者提出问题。这个背后的通道可以是任何东西,从文本信息、实时消息、虚拟会议工具的聊天功能、wiki、slack 到 snapchat。这种方式让内向的人也可以安全的做出贡献,远程成员也可以通过这个通道不受中断的提出问题和发表评论。
- 蜜友-每个远程人员在主房间里都有一个蜜友。当使用背后通道的时候,这个密友代表远程的成员以确保它们的贡献被大家所知晓,或者向主持人指出远程的成员试图插话和做出贡献。
- 副机长-在其他位置,能够帮助主持人协调整个团队的人。例如他们可以观察身体语言等。集群可以在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副机长。
Davie 和 Mark 主持了棉花糖挑战来放大分布式团队面临的挑战,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在当前这次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在构建意大利面条塔的时候,会议中心的参与者被强制要求以三种模型(卫星、星云、集群)去组织它们的团队,然后使用分布式沟通模型来构建城楼。许多参与者都认为该项目是个巨大的挑战!
例如,有一组被指定为使用星云模型的团队结构。团队成员在会议之前互相都不认识对方。他们迅速自发组织,并决定使用他们的网络会议工具作为沟通平台。他们分散在建筑的各个角落,使用一个 url 设置实现了即时会议。在桌子边的那个人,拥有意大利面条、胶带、线和棉花糖套件,是建造者。该组使用 IM 连接彼此,使用视频工具显示样品图纸,并通过聊天一起构建意大利面条塔。团队分散的沮丧被放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 20 分钟内,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个能立住的塔!
接着,Mark 和 David 主持了超过 100 人的回顾会议。以下是从 20 多个表格所附带的主要学习收获:
整体的学习收获:
- 有人把重点放在团队和每次会议的沟通方面。
- 相互之间的了解会有极大的帮助。一起花时间做无聊的事,一起笑和保持趣味性,这个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检查哪些离开和下线状态的人。“还好么,我注意到你离线了,不参与了?”
从 3 种团队类型(卫星、集群、星云)获得的具体收获
- 在大多数情况下,安全的工作过程给所有人发表意见的机会。
- 作为一个团队的战略上必须挑战,他们需要沟通并且迅速过掉全员的想法,接受不是每个人都在公司里。
- 有时候团队知道应该用沟通工具,但是忘了回归基础的沟通方法。
- 工具有学习曲线。一旦演示过或者证明过,大多数都很容易,但是在消防演习的模式下这是个大的挑战,没有时间从零开始去学习工具的使用。
卫星团队模型 - 重要收获
- 团队需要为远程的成员做更多的努力,远程成员经常登出。
- 花了太多的时间讨论使用何种工具。等到最后来不及测试和发现严重的缺陷。
- 当压力来临,很容易抛弃好友计划。
- 在主房间的好友不得不牺牲自己的角色,以保持他们的远程伙伴参与。
- 远程团队成员不得不强迫自己保持参与。非常容易导致登出和同时进行其他事。
- 远程团队成员制造了生日谎言来吸引团队注意和保持参与。
集群团队模型 - 重要收获
- 在房间里的创始团队因为太忙而忽视了远程团队的意见。
- 反馈延迟或者缺失。创始团队在反馈到来前就已经向前了。
- 视频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沟通仍然是最大的挑战。
- 团队有愿景,但是当最后期限到来的时候,不同位置的成员改变了他们各自的愿景。
星云团队模型 - 重要收获
- 团队经常因为技术而分心,需要从基础重新开始。
- 每个人都依赖工具的时候,开始的学习速度曲线相对较高。
- 使用的工具会影响结果,令人惊讶的是,一名团队成员退出并完全的登出了。
- 在工具的压力下,转回到传统的沟通系统是有效的。
客座编辑 Angela Wick 是敏捷教练和训练者,她是 BA-Squared 公司的 CEO 兼联合创始人。该公司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组织实践现代化管理。她帮助传统、敏捷以及混合团队开发所需的技能来构建正确的解决方案及交付组织预期价值。
查看英文原文: Agile 2016: Communicating and Collaborating - How Distributed Teams Can Thrive
感谢张龙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