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4 日下午,《IBM、又拍云、OpenStack 开讲自动化效能提升之路(成都站)》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大楼 10 楼举行。
随着信息时代的持续发展,自动化已经在我们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自动化测试和自动化运维是公司提高开发效率和运营效率的两个重要手段。然而,自动化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代替人工操作,更重要的是深层探知和全局分析。在本次 QClub 沙龙中,我们试图围绕自动化测试和自动化运维和大家深入分析和探讨自动化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解决之道。
当天下午有来自又拍云的邵海杨给大家分享了《漫谈云上架构和运维的艺术》,来自 OpenStack 成都社区的张子凡分享了《OpenStack 与运维》和来自 IBM 的熊炜分享了《软件开发新模式–持续交付 /DevOps 和云》等三个话题。话题分享结束后,演讲嘉宾和参会听众还进行了热烈的圆桌讨论。
本次活动的 PPT 和视频近期将在 InfoQ 网站上发布。
分享一:《漫谈云上架构和运维的艺术》——又拍云联合创始人兼运维总监,邵海杨
邵海洋以轻松愉快的话语向大家介绍了 Web 运维和架构的一些精彩经验。让大家明白 Web 运维没有定义好的职业路径,也没有教育能够造就懂得运维 Web 基础结构的人才,唯一靠的就是勤学苦练。他还特别强调自动化是成功运维的基础。
在他的 PPT 中给大家推荐了运维的三大法宝:
也给运维工程师提供了一些指导思路:
-
闲下来:
- 掌握 bash/sed/awk 三剑客编程
- 学会抽象业务模型,标准化组件,定制化脚本
- 掌握自动化部署工具(ssh/rsync/ansible)
- 运维监控报警和自动切换,善于利用第三方资源
-
走出去:
- 多了解一门编程,帮助你成长,打通前后端
- 多参与社区活动,积极分享,锻炼口才和交朋友
- 掌握自动化部署工具(ssh/rsync/ansible)
- 互相学习,交叉分享,学习是个互补 / 翻翻的过程
-
为什么:
- 收集文档和整理 wiki,一定要学思结合
- 信息多 -> 长知识 -> 生智慧(学以致用)
分享二:《OpenStack 与运维》——OpenStack 社区,张子凡
作为《OpenStack 部署实践》的作者之一,张子凡给在自己多年网络运维和 OpenStack 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给大家分享了 OpenStack 历史及介绍、OpenStack 在大中小微的企业应用模式和 OpenStack 运维体会等内容。
分享三:《软件开发新模式–持续交付 /DevOps 和云》——IBM Rational 技术顾问,熊炜
IBM Rational 致力于软件开发领域已经超过 30 年,对软件交付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入的洞察。而来自 IBM 的技术顾问熊炜,基于直观易懂的图表向大家详细介绍了 IBM 面对当前流行的云技术、DevOps 等理念,所提供的一整套软件开发和软件交付的解决方案。
下面是这个解决方案的架构图,涉及了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
熊炜最后还特别介绍了 IBM 在云中的一个 DevOps 系统:BlueMix。代号为 BlueMix 的系统是一个基于开放标准,用于构建、管理和运行所有类型的应用程序的云平台。大家可以访问 https://ace.ng.bluemix.net/ 进行试用。
在讲师分享结束之后,主持人组织大家进行了激烈的圆桌讨论。各位讲师和其他嘉宾就相关问题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又拍云的邵海洋认为:企业对于他们所提供的存储服务最看重的就是可用性;而又拍云能带给客户的最大价值就是一站式专业的存储和 CDN 服务;而云服务未来的一大趋势就是通用性和专业性紧密结合,通过淋漓尽致脚本让运维自动化,多进行微创新,要站在开源这个巨人的肩膀才能实现快鱼吃慢鱼。
IBM 的熊炜认为:企业最看重 IBM 提供的自动化运维解决方案;而他们的解决方案能让客户高效高质量的进行开发而无需过于关心底层,避免了人为出错;虽然国内之前大部分靠人工,当时 DevOps 会越来越流行是大势所趋。
OpenStack 社区的张子凡同样表达了值得借鉴的观点:企业对于 OpenStack 这样 IaaS 技术平台最看重的就是其性价比;当然其所在的社区和公司能给客户带来很专业的服务;未来类似学院机房这样空置的计算资源通过云化充分利用是未来的一种新趋势。
另外来自迅达云的陈超也参与了圆桌讨论,他提到:客户对于云平台的选择最看重的是安全性,数据是否有保障;他们给客户最大的价值体现就是高效的低技术门槛的配置大量服务器;整合资源是云平台的未来,而云运维等新业务也值得关注。
当然为这次 QClub 沙龙提供场地的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李 XX 院长也和大家交流职业发展的一些心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