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eSoft 近期发布了 Anypoint platform for APIs 的重要更新,对 API 设计、协作及 API 管理特性进行整合。为深入报道,InfoQ 就 Anypoint 平台走访了 MuleSoft 的 CTO——Uri Sarid。
InfoQ**:新版Anypoint platform for APIs含三大组件:API Portal, API Manager和Mule Studio。其中,Mule Studio已经非常出名了,能向我们简单介绍下API Portal和API Manager这两种新组件么?**
US:Anypoint API Portal 被用于和涉众、未来应用开发者共同进行 API 设计,通过 API Console 和 API Notebook 模拟、记录、探察实现前后的 API,使整个开发团队参与其中。Anypoint API Manager 则用于全面控制 API 来访人员、分配访问者的使用权限,以及 API 使用情况的测量分析。
InfoQ:你提出过**"设计先行"方法学: API契约作为主要工件,而具体实现要遵循契约。能谈谈你为API**开发者拟定的工作流类型或生命周期么?
US:与其他产品设计相似,一旦精工细作且用户(这里指开发者)体验尽善尽美的产品推出(此处指 API 发布),就会带来不成比例的高收益。所以要通过 RAML (RESTful API 建模语言)大致勾勒出同时适用于该领域和主要用例的 API,并尽快交给测试用户。即便是在粗略成型的早期,也要有可用的 API 控制台和服务的模拟实现,以便用户体验原型(例如,移动应用原型),还要有可用的“故事板”(scripting notebook),以便他们尽快制定出使用方案并进行成果分享。设计很重要,因为如果 API 设计卓越,围绕其开发出的生态体系会自带动量,从而避免 API(后期)的重大变革。API 的设计要持续迭代到涉众满意后,才着手实现——相信那时,可靠的实现会让开发者们皆大欢喜,并带来理想收益。很多情况下,API 的实现是与大量现存内置系统及云端系统的交互练习;Mule Studio 及其组件 APIkit 能很快将 RAML 规约转换为相应的可扩展、可维护的 Mule 集成流集合。所生成的 Mule 应用能部署在 CloudHub 或内置系统(私有云)上,而对外公开的 API 则自动和 Anypoint API Manager 绑定,以便策略施行;同时,这部分 API 会和 Anypoint API Portal 绑定,以便应用开发人员发现并保存。
InfoQ**: APIKit**** 首次发布时用Swagger作为文档格式。如今转用RAML**。这种转变的动因是什么?有没有API文档方面的教训?
US:简单说来,和 API 领域其他很多人一样,我们认识到:Swagger 和简单格式也许适合作为 API 的“输出”格式,一种在其存在后再表达出来的东西,但不适合 API 设计。不会有开始就动笔写 Swagger 的人;Swagger 是从代码中生成的,也就是说,API 的设计应当源于实现,而 Swagger 有点本末倒置了。此外,Swagger 的描述相当冗长,很容易不得要领:乱花渐欲迷人眼,势必难以构建,而少数整洁的模式显然是能在整个 API 中复用的。用 RAML,是为了让 RESTful API 的设计表达同 REST 本身一样整洁、富于表现且高效。(教训的话,)目前还好。
InfoQ**:Service Registry有变化么 **?
US:Service registry 还是那个存放所有服务注册表的上佳选择,无论是对 REST,还是对 SOAP,甚至对很多像 FTP 位置一样压根不调用 API 的服务。不过我们新添了很多 API 专用特性,比如新策略,和 AnyPoint API Portal 的集成还有更多和现存客户系统的集成。
InfoQ**:有些API不是用Mule实现的,API Manager能管理这部分API么?Mule API和非Mule API在与平台交互时是否存在差异?**
US:Anypoint API Manager 可以通过 API 网关代理控制那些不是用 Mule 实现的 API。从管理甚至端口的角度看,这些 API 要保证所有功能可用,因为如果用 Mule 实现就该是这样。
InfoQ**:在你看来,API剩下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无论是对提供者还是使用者?**
US:现阶段看,API 正值黄金时代,不过还是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很多企业还没有推出公开 API 倡议。API 设计在不久前还被视作严格规范,最佳实践的数目极少也很少出现;即便是同一组织,API 交互的一致性也很难保证。那些看起来是做了再想该怎么做的 API,使用者宁愿不用——API 是没想好就做的还是用心设计过的,一用便知。
查看英文原文: Anypoint for APIs: An Interview with Uri Sarid
感谢杨赛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或者腾讯微博( @InfoQ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