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n 上海站|90%日程已就绪,解锁Al未来!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养成改进的习惯

  • 2013-12-17
  • 本文字数:2431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Yves Hanoulle 在 2013 年 XP Days Benelux 大会上表示,敏捷有心态习惯和对一切事物的持续改进有关。他带来了一场关于习惯的力量的会话,在其中探讨了人们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创建或改变习惯。

针对人们拥有的习惯,以及怎样做才能建立起改进的习惯,InfoQ 采访了Yves。

InfoQ:你提到团队需要养成改进的习惯。为什么这么说?

Yves我相信,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情境的最佳流程。或许某支团队在当前的情境中表现良好,然而如果他们不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那么在未来的情境中或许其表现会有所下降。

长远来看,一支“不好”的团队,如果能够养成改进的习惯,就有能力击败任何一支不具有这样习惯的团队。

InfoQ:实际上团队是否拥有自己的习惯?组织机构呢?或者你是想说,组成团队的那些成员们拥有自己的习惯?

Yves习惯的力量一书中,Charles Duhigg 宣称人们有 40% 以上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他还说:“个体拥有的叫做习惯,放在团体范畴中则称之为惯例。”

就我个人而言,曾亲见在某些组织机构中,人们会依旧遵循一些未经文档化却已持续数年之久的惯例,哪怕这些惯例的建立者早已离开人世。

现在看来,这倒也不一定是坏事。我认为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惯例让这些公司变得独一无二。人们去麦当劳或星巴克,正是因为其不同的惯例。惯例使得我在比利时买到的产品能够与美国的类似。

而且毫无疑问,人的个体才是践行这些习惯的单元。当他们离开这些公司的时候,他们或许也会带着一些习惯离开。

InfoQ:如何改变习惯以利于发展敏捷的心态习惯?

Yves在该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位 CEO 如何通过专注于安全习惯,来驱动公司的心态习惯发生转变。你的问题着实让我想起来《功夫梦》这部电影,其中反复进行打蜡练习的著名桥段。

在这个情境中,他的训练师让他做的,就是专注于习惯,确保他的行动成为一种习惯。而关于始终进行改进、专注和奉献的心态习惯也随之而来。对任何团队来说,这都是良好的开端。

InfoQ:演讲中你提到了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能否为我们展开谈谈这个话题?

Yves没问题,尽管我坚持认为人们应该去买本 Charles 的书来学习这些细节。他的讲述要比我精彩得多。

掌握习惯的细节,对理解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来说非常重要。

一种习惯的存在,基于:

  • 某项触发条件(书中称之为线索)
  • 惯例行为(不要与团队惯例混为一谈)
  • 回报

对大部分人来说,当他们想要改变某种习惯,他们实际上是想要替换这样一整套系统。而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如果只替换惯例行为会更好。例如用口香糖(或尼古丁贴片)代替吸烟。

InfoQ:成功的组织机构拥有哪些习惯?

Yves我认为,这对每家公司来说都不尽相同。

而且这也取决于你如何定义一家公司是否成功。我所认为的成功,或许与你的读者心中的概念不同。我个人比较喜欢丰田的做法——丰田切实创造了一种习惯改变的文化,或者我们称之为改变习惯的习惯。而曾与我一道工作的一些真正的敏捷团队,都拥有同样的习惯。

上面提到的那本书,给出了一些关于星巴克如何创建独有习惯的例子。

InfoQ:为何这些习惯能使他们获得成功?

Yves习惯能够帮助个人和公司成功,是因为习惯为他们带来了可预见性和可重复性。

习惯的一个优点在于,我们的大脑有时候需要少操一点心。还有一个原因是,在 EHBO 或火灾中,人们需要专注于习惯。当承受压力状态下,习惯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出反应。正是这些习惯反应节省出的非常宝贵的几秒钟,能够决定人们的生与死。

不论我们置身何地,星巴克咖啡总是相似,而这使得我们身处异国他乡时的感受会更从容。这并不意味着星巴克的员工不允许独立思考,同样丰田也不是,他们被认为是将会改变自己的流程

InfoQ**:在早些时候接受 InfoQ 的采访(敏捷和精益的心态习惯)时,你提到了结对指导。它是否也能够有效地改变习惯?**

Yves首先我要说的是,我有许多种方法,但它们并不总是能每次都派上用场。也即是说,结对指导在我改变自身的过程中使我受益良多。

我已经习惯了在所有的训练中都有一位小伙伴陪我一道进行。例如当我在另一个国家进行一场个人敏捷讲习班时,我会询问组织者是否有谁愿意与我一道讲授知识,并与这个人一起进行筹备。我们一同面对所有挑战,或是把这些交给某个可能从未与我一道尝试这种方式的人。

我的学生和我所得到的回报是,这会让我保持谨慎。每次培训都是一次不同的新鲜体验。当然我们也有一套备选方案——如果需要的话。

InfoQ:对于组织机构和习惯改变方面,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些你个人的例子?

Yves对我来说,改变组织机构的习惯,始于可视化管理。通过将情况和习惯可视化,组织机构中的成员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这些事情,并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惯。例如,我在我的团队里使用沙漏。它的用途之一是限制会议和谈话的时间;随后我把沙漏放在会议室中。我建议团队要做的是,任何时候你感觉无聊,只需把沙漏反过来限定时间,当时间到了,我们就会进行团队讨论——如果我们还想继续讨论这个话题的话。这使得人们重新感受到了对自己的时间的责任感。

他们已经找到了线索:感到无聊。过去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再保持关注,而且会在事后抱怨。造成这种情况,或许与向每个人抱怨有关。

在某个组织机构中,他们买了许多沙漏,放在每间会议室里。最佳反馈是:其 CEO 个人向我发出感谢,表示他们的董事会现在只花过去一半的时间,却有了更好的讨论效果。

InfoQ:如果团队想要改变自己的习惯,是否还有其他推荐的技术?

Yves我从前面提到那本书中学到的最佳技巧是:小改变也有大影响。查看自己目前的习惯,尝试理解它们并看看是否能够做出改变。试着为小型习惯改变寻找共同的基础,并逐渐帮助人们养成改变习惯的习惯。

这正是为什么“先捏从软柿子”,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为教练,我个人试着让人们做出小型改变,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控制力比预想的要强,随后他们将会逐渐改变整个人生。就像我的步行书桌(在跑步机上假设的办公台),它会促使我每天开始运动,而在我尚未留意时,我不止已经开始跑起来,而且甚至已经并跑了 5 公里……

查看英文原文: The Habit of Improving

2013-12-17 06:011742
用户头像

发布了 256 篇内容, 共 78.2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0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商业计划书制作(8):财务分析部分

老壳有点爽

创业 财富自由 商业计划书 财务分析

硬件产品管理(1):手板管理流程

老壳有点爽

创业 硬件产品 智能硬件 手板

硬件产品管理(5):硬件产品工作流程管理及案例分析

老壳有点爽

创业 硬件产品 智能硬件 产品管理

面试的时候不能做捧哏

escray

学习 面试

《我在一线做用户增长》读书笔记及感想

王新涵

用户增长

如何做好项目时间管理?

石云升

项目管理 需求 项目排期

商业计划书制作(5):业务发展的历史与未来

老壳有点爽

创业 财富自由 商业计划书 业务发展的历史与未来

程序员什么时候该考虑辞职

看山

随笔杂谈 辞职

商业计划书制作(6):商业模式

老壳有点爽

创业 商业模式 财富自由 商业计划书

硬件产品管理(3):产品问题整理-举例

老壳有点爽

创业 硬件产品 智能硬件

键盘敲入 A 字母时,期间发生了什么....

小林coding

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 键盘

ARTS打卡 第13周

引花眠

微服务 ARTS 打卡计划

git回退版本,再返回最新分支git pull失败的解决经验

良知犹存

git

可伸缩系统架构简介

Rayjun

分布式 可伸缩

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看山

设计模式 建造者模式

Java ForEach语句判断是否为空

引花眠

bug

商业计划书制作(4):自我评估&投资商关注重点

老壳有点爽

创业 财富自由 商业计划书

硬件产品管理(2):产品QA检测

老壳有点爽

硬件产品 智能硬件 QA 产品管理

ARTS Week13

时之虫

ARTS 打卡计划

商业计划书制作(2):商业计划书的完成阶段

老壳有点爽

创业 财富自由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制作(3):写作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

老壳有点爽

创业 财富自由 商业计划书

硬件产品管理(4):人体工程学验证

老壳有点爽

硬件产品 智能硬件 产品管理 人体工程学

高并发系统三大利器之限流

root

架构 高并发 分布式限流 限流 单机限流

什么是产品以及如何将一个开源软件项目产品化

常平

架构模式 架构设计 架构师 产品思维

商业计划书制作(7):编写规范及常见内容

老壳有点爽

创业 财富自由 商业计划书

Java中的单例模式(完整篇)

看山

Java 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

编程的乐趣与苦恼

看山

随笔杂谈 人月神话

ARTS-WEEK11

一周思进

ARTS 打卡计划

商业计划书制作(1):商业计划书的信息需求

老壳有点爽

创业 商业计划书 信息需求

高并发系统三大利器之缓存

root

Java 缓存 高并发 本地缓存 分布式缓存

(2.6w字)网络知识点灵魂拷问——前端面试必问

执鸢者

面试 大前端 网络 HTTP

养成改进的习惯_语言 & 开发_Ben Linders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