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初, QClub 上海站举办了一次移动开发的活动,其中邀请了 FaceUI 创始人朱佳明给大家分享了多平台设计的一致体验。随着移动平台的普及,用户对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InfoQ 联系了 FaceUI,就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这个话题采访了朱佳明。
作为 FaceUI 的创始人,朱佳明负责整体把控公司作品的设计品质和用户体验。FaceUI 在北京、上海都成立了设计中心,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多家城市,并与英特尔、通用中国、中国电信、中兴通讯、联想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InfoQ:你如何理解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这两个概念?
朱佳明:总体上说,用户界面是我们看得到、能操作的很具体的内容,用户体验是在使用产品或服务中建立的感受。我觉得“用户体验”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狭义的用户体验指的是用户界面上的体验。以前功能机为主流的时候用户界面并没有这么重要,但现在一方面智能机屏幕的显示面积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触摸成为主要交互的模式,用户通过界面触发交互行为,所以用户界面在整个移动产品中的重要性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我们在设计用户界面时其实就是在做用户体验,让用户在操作产品的过程中感受到顺畅和满意。而广义的用户体验则体现在整个产品和用户相关的因素,比如说京东商城的预订、物流系统,都是用户体验一部分。
InfoQ:在设计本地应用和设计 HTML5 应用时,你是采用相同的设计原则还是区别对待它们?能否举例说明?
朱佳明:本地应用和 HTML5 应用两者在设计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在设计本地应用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多的注重动态特效,比如长按、拖动的手势交互,抽屉式的展开合起的视觉效果等。针对 HTML5 设计时更多考虑效率,如加载的速度、图片或资源的大小等等。一般来说 HTML5 通常输出一套设计就可以,它可以自动拉伸,但是本地应用需要针对客户端进行适配,比如安卓手机,由于开放性各种屏幕尺寸和分辨率都有,虽然安卓系统本身有个特性会根据屏幕分辨率进行适应,但是当差异较大时会因模糊影响效果,这时候就需要加大间距或重新设计以保持最佳的视觉效果。
InfoQ:如果一个应用需要支持不同的移动系统,你如何看待分别针对这些系统设计的做法?
朱佳明:无论是支持 iOS 还是安卓,首先要遵循它们的设计规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交互创新。视觉方面在 iOS 可以进行不同风格的尝试,而安卓的开源造成它自身都较难形成一个统一的风格,现在也更偏 iOS 化了,只是受硬件比如返回、home 键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做了改变。
Windows Phone 在一致性方面控制得就比较好,很多应用必须要针对 Windows Phone 进行适配。
除此之外我觉得现在无论是哪个平台设计的趋势都偏向手势交互和动态特效的创新,从操作方式、信息架构和内容呈现等各个方面挖掘设计的可能性,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新颖交互体验。
InfoQ:对于相同的移动系统,屏幕大小和分辨率大小是否会对设计造成影响?如果是,你认为会有哪些影响?能否举例说明?
朱佳明:关于屏幕尺寸和分辨率大小的差异带来的影响,举个例子比如同样是 iOS 系统的 iPad 和 iPhone, iPhone 的应用基本上都可以在 iPad 上运行,iPad 推出的早期也是靠这种方法增加应用数量,但是我们使用起来就会发现不单单是画面拉伸的问题,很多手机上比较流畅的操作到了 iPad 上就产生了问题。它们屏幕尺寸的差别导致了设备与人脸距离的差别,也导致了使用习惯的差异,距离人脸 30 厘米、以单手为主要操作方式的手机,和距离人脸 60 厘米、以双手把持为主要操作方式的平板,沿用同样的设计显然会导致非常不好的体验,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应用会分别针对 iPhone 和 iPad 推出专门的应用。
InfoQ:你认为好的用户体验是在一开始就定调,还是在后续演化中慢慢形成?
朱佳明:很多情况下一开始都很难为用户体验定调,通常到了 3.0 版本的时候各项方面才能比较稳定,体验也相对成熟了。Path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 1.0 的时候硬伤很多,经过 2.0、3.0 的不断改进,现在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非常简单优雅的社交 App。这也与用户研究有密切的关系,1.0 上线以后广泛的收集第一线用户的反馈,以此为基础对视觉和交互的设计进行完善,在这样一个不断迭代进步的过程中实现产品良好的用户体验。
InfoQ:你在设计移动应用的时候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
朱佳明:设计移动应用时会考虑到的因素比较多,比如产品的流程架构,功能优先级以及刚才提到的不同平台、不同屏幕大小的设计要求等等。我觉得还有一个考虑比较多的因素就是使用场景和用户群的划分。因为现在的移动应用越来越多的向垂直领域发展,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应用针对的细分用户群和使用场景,比如金融方面专门给银行客户和专门给客户经理用的产品,这两种在经验和专业程度上有巨大差异的用户群甚至会产生相互矛盾的需求,采用同一种方案满足这两个群体显然是很困难的。
另外现在移动产品都会面临跨平台或跨系统的特点,我在设计时会寻找一个故事点,或者说是设计的线索,贯穿整个视觉体系,让用户在看到或使用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来自同一品牌的视觉属性。
InfoQ:最后,你有什么书籍或资料给大家推荐的?
朱佳明:书籍方面,《Don’t make me think》——中文又名别让我思考或点石成金是本短小精悍又非常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书,在几个小时的轻松阅读中告诉你设计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另外推荐做移动产品设计的朋友关注最新的 iOS 或安卓的设计规范,他们的官方都会发布,这对不同系统的适配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设计网站 dribbble 上有很多优秀的创意作品,除了启发灵感外还能观察到最新的设计趋势。
感谢杨赛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或者腾讯微博( @InfoQ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