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中国在微博中举了一个对设计花瓶的需求分析示例,引起了大家对需求分析技巧的讨论; @左耳朵耗子在微博中表示性能调优不一定要自己使用缓存,因为许多层面已经设计了缓存机制。
需求分析
@阿里巴巴中国在微博中举了一个例子:“需求方说:帮我设计一个花瓶。小 A 设计师直接去做花瓶去了。小 B 多问了几句:多大的?什么材质的?什么时候要?预算是多少?小 C 则问:你要花瓶做什么的?是放鲜花还是做室内装饰用的?小 A 肯定做出了花瓶,但是未必是顾客想要的。小 B 也做了花瓶,顾客也买单了,已经合格了。但是小 C 则有可能让顾客惊喜。”
大家对此的看法:
刘光裕:只有抓住用户真正的需求,才能做出好产品。但不等于只有通过用户调研才能做出好产品。很多东西,真的只有放在用户面前,用户才会理解其价值。
宋安:因为小 C 考虑了具体的用户需求场景,具有用户体验和品牌营销的思维,而不仅是制造一个简单的产品。
chennychen :乔布斯直接做了,然后告诉客户:这就是你要的花瓶。客户惊喜,欣然买单。
JAMU 時尚插畫師:但是很可笑的是很多老板只会告诉你我要一个花瓶~ 而且即便做到问清楚材质神马的老板各种不满意~ 所以这个理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
loary311 :小 C 的成功是在于了解产品的用途,然后在生产的时候尽最大可能去满足客户的这个需求,物善其用,客户有物超所值的感觉自然会感到惊喜。
innovate511 :IT 面向业务需求,何其相像,不仅仅是业务部门面向用户时才会碰到,任何服务性的双方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七斗先生:非也,有时候顾客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好的产品并不是满足顾客的所有需要,而是给他们一个购买的理由。
@宋安:用户需求和需求场景的识别是销售的前提,产品和服务的本质是如何满足需求,并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
Skydesign :客户往往很难表达他们要什么,但是他们知道他们不要什么。所以在中国很多时候,DEMO 比 PPT 来得有效果~
李结林:如果客户对小 C 说“和你有关系吗?”小 C 该怎样回答,创新固然重要,但是要以客户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小 B 的做法,不错。在懂得了客户的需求后,在客户的可接受范围内,适当加入小 C 的角色是可以考虑的!
性能调优
@左耳朵耗子在微博中说:“每每一和人说到性能调优的东西,就会听到人马上说要建个 cache 或是用个 hash table 缓存什么的,我总是觉得并不一定啊。因为 cache 这个东西到处都有啊,从 CPU 的 L1 L2 到 RAM 都有 cache,OS 读文件运行程序也有 cache,RDBMS 也有 cache,语言层面 JVM 里也有 cache,网卡上也有 cache……,有时候真没必要自己建了。”
大家对此展开了讨论:
jametong :在很多人眼里,速度不行,那就上个缓存吧!至于缓存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利用各种不同的缓存,他所处理的具体业务场景是否需要缓存?那则是另一个问题!
压力很大同志:缓存也算是一种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嘛,有的结果明明可以反复用的就存起来。业务逻辑部分能得到的为什么非要去 RDBMS 去走一遭,再说细点 CPU 的 L1、L2 也没法缓存业务逻辑需要的数据,不是在一个级别上的东西,要是指着 CPU 缓存了、IO 缓存了、RDBMS 缓存了,就反正他们都缓存了,我就不管了,这跟耍流氓无区别。
kylemick :如果单纯 IO 角度,应该是要的吧…瓶颈点在那里,不然也不会在这么多层面做了这么多 Cache。至于算法调优,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吧,没有具体情况,调优岂不是无敌了?
steedhorse :我觉得所有的动态规划算法都与 Cache 机制异曲同工。不过现实中我也对一碰到性能调优就想 Cache 的做法存有疑虑。经典线性规划问题可以用现成算法。其他问题也常可以通过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改进来减少重复计算。
左耳朵耗子:我这里说的“有时候不需要”。举个例子,某应用有读很多小图片,但又不是很多,比如 25 万个小图片,大约不到 1GB,于是想做一个 cache 把图片预读到内存以减小磁盘 I/O,但是 OS 的内存管理已经帮你干了,真的没必要自己再干了。
吴尔平 -andy :不支持这种说话,换个顺序理解一下,为什么 CPU 需要 L1、L2、L3,为什么有了 CPU 的这几级还要文件 Cache, 要 db 的 Cache。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应用需要有应用级的 Cache。
校园猫:如果用 OS 的 cache,需要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用户空间,如果用 DBMS 的 cache,要从数据库进程空间拷贝到用户进程空间,如果对这些时间开销可以容忍,当然可以不需要自己建 cache,如果不能容忍,那还得自己建,另外 cache 的淘汰算法也不能控制,除非完全能装下不考虑淘汰。
steedhorse :这个话题好像说乱了。原因是楼主前半句跟哈希表相提并论的 cache 指的是“计算结果缓存”,比如很多人都会不太严格地讲“把运算结果 cache 起来”,这是 cache 的一种不太正宗的用法。而后半句的 cache 指的是存储结构上的 cache,这个是 cache 一词的正宗本义。前后两个 cache 在含义上不太一致,导致了各说各的。
Robin 圈:性能问题之所以难解决,通常是我们错过了第一解决时间,搞的自己都不知道问题再哪里了。所以如果性能成为了关键指标,那么就应该集成到 CI 中,如果要求是 1s,那么超过了就该给个 failed。
jametong : 瓶颈更多是基于设计、业务来定位的,深入业务、系统,找到有共享资源的点(L1/L2 缓存,CPU 调度、业务热点账户,流程设计的热点),通过测试来寻找瓶颈是代价非常高昂的方式,测试很多时候只是用来验证,而不是寻找!没有针对性的优化,没有经过测试找到瓶颈。
一线天色天宇星辰:往往测试一把,解决影响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就能解决问题了,十全十美的设计是不可能的,把可能遇到的性能问题都测试一把,挑主要的解决掉,否则过度设计会搞死自己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