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发布的文章《Data4BPM》中,IBM 的 Prabir Nandi、Dieter König、Simon Moser、Richard Hull、 Vlad Klicnik、 Shane Claussen、 Matthias Kloppmann 以及 John Vergo 引入了业务实体的概念,它是展现数据的业务视图的一种方法。 他们提出了两种新标准,一种是业务实体定义语言(BEDL),另一种是 BPEL4Data ,它们是针对带有业务实体的过程的整体设计和执行的标准。
据作者们所说:
在大多数业务过程管理工具套件中,数据多会被认为是后来添加的东西。 活动和它们的流程才是主要的抽象,而过程所操作的数据本质上是隐藏在过程变量中的。 数据的表现和聚合是在过程定义之外处理的,并通过一般的服务调用来实现。 这种只重视过程的方法忽略了业务操作分析中重要的数据视图,通常这会隐藏操作的关键因素,并导致在解决方案的生命周期中一直要进行昂贵的重构工作。
在文章中,他们推荐将数据实体作为过程设计中的“一等公民”,并且引入了业务实体:
… 它是关键的与业务相关的动态概念对象,当它们在企业的操作中传递时,就会被创建、发展,并且(一般会)归档。 在业务实体中,既包括针对数据的信息模型,这些数据是与处于生命周期中的业务对象相关的,还包括一个生命周期模型,它描述了在这些对象上启动和执行任务可能的方式和时间点。
文章提出了业务实体定义语言(BEDL),它会定义 BEDL 元模型和语法,并且还讨论了能够支持 BEDL 规范的运行时架构。 它还概述了 BPEL4Data——这是扩展 BPEL 标准的一种方法,这样就可以支持带有 BEDL 组件的明确的互操作。
文中提出 BEDL 是建立在业务实体(BE)概念之上的,而业务实体拥有四种主要的组件: 信息模型、生命周期模型、访问策略以及通知。 BE 类型的信息模型被指定为一组属性 / 值对,其中的 XML 模式会与每个属性相关联,它会决定相关值的结构。 并非所有属性都需要在 BE 中出现。 BE 的生命周期模型被指定为一种有穷状态机。 生命周期规范本身既不会提供可能会在指定的 BE 实例处于特定状态的时候执行的活动的相关细节,也不提供可能作为将 BE 实例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时执行的活动。 我们通常会用 BPEL 来说明它们,而 BPEL 是用来补充说明 BE 的定义的。 BE 访问策略关注两个方面: 针对修改 BE 的信息模型(或者该模型的一部分)的 CRUD 定义策略;针对生命周期模型转换的执行、定义策略。 BE 规范的最后部分是一些通知,它定义了可能与外部组织——例如其他过程——有关的 BE 活动(变化)。
支持 BEDL 的软件组件提供了一个接口,它使得外部组件能够触发下列功能:
- 请求 BE 类型的元数据——这是一个请求接口,允许获取它所支持的 BE 类型的模式。
- 访问业务实体实例的数据——这是一个 CRUD 接口,允许对 BE 的属性进行操作。 这个接口是 CRUD 权限的主体。
- 在 BE 实例上的查询——这是一个查询接口,允许获取所有满足查询的 BE 实例的引用。
- BE 的执行状态转换——这是一个控制接口,命令 BE 转移到不同的状态。 这个接口还包含了对 BE 实例的创建。 状态转换会受到 BE 生命周期和执行权限的影响。
- 加锁 / 解锁 BE 实例(的一部分)——这是支持对 BE 实例的并发控制的接口。
- 订阅 BE 实例类的数据和状态改变——这是一个接口,使我们可以订阅 BE 的数据和状态改变的通知。 这个接口会受 CRUD 权限的影响,同时会试图读取 BE 的变化。
文中还提供了一个实例,它是关于对 Courier Shipment 的 BE 类型的设计。
文章的作者设想了一个特定的 BE 运行时,它会负责管理与多个 BE 类型相关联的实例。 他们讨论了这样的运行时的两种形式:
- 在“绿色区域”案例中,BE 运行时会管理位于特定的数据存储中的实际的 BE 实例数据(既包含属性值,也包含实例状态)——BE 内容存储。 这种情况下的 BE 运行时负责执行数据访问策略,并且向 BE 订阅者发送通知。
- 在“棕色区域”案例中,他们假设大多数 BE 数据已经存储在遗留的应用程序中。 在这种情况下,BE 运行时不会复制数据,而是可以增加持久的存储,其中会保存可以被用来链接和关联数据的 BE 信息视图和数据的遗留应用程序视图。
尽管 BE 运行时为操作 BE 数据和状态提供了支持,但是它并没有为定义状态转换的执行提供任何支持。为了做到这一点,它会依赖外部过程——例如:基于 BPEL/BPMN 的过程、两层的 Web 应用程序、可以购买的应用程序,或者主数据管理的维护工作流,或者是基于 XPDL 的应用程序。
文中概述了使用 BE 的优势,如下:
- 用户满意 > - BE 方法填补了传统的自顶向下、以过程为中心的分解业务操作领域的方法的空白,对于带有大型端对端范围的业务过程,在开始进行设计活动的时候就拥有少量关键的业务实体,会为我们提供洞察力和清晰度,这在多级过程分解的复杂过程中是很难得的。
- BE 方法使企业中不同部门之间的通信得到了本质上的提高,因为在很多情况下,BE 类型会覆盖多个部门,并为那些不同部门的利益关系者提供通用的词汇表。
- 估值的简单性、灵活性,并节省时间 > - 使用 BE 方法,即便是对于大型复杂的系统,我们也可以快速捕获关键的实体、状态以及改变状态的任务。
- 方法迫使我们拥有简单(但完整)的开始,然后随着逐渐对需求进行建模,会对设计有螺旋上升式的发展,但总是会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 业务实体的生命周期状态代表过程的里程碑和对业务实物的反应。
- 成本的降低 > - 因为在之前已经对大多数需求建模,之后只会有较少的重构和起伏。 这使得之后在解决方案的开发周期和部署、维护周期中需要更少的变更。
- 过程是在实体生命周期中分解的。 这会提升过程定义的重用范围。 它还会让我们拥有设计中的敏捷性,因为变更会限制在过程片段中,而不会影响设计的其他部分。
数据建模肯定是过程定义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一般它用于企业的语义数据模型级。 正如文中所说,将这个想法扩展到 BE,是否能够真正更好地设计和实现过程,还有待观察。
查看英文原文: Introducing Business Entities and the Business Entity Definition Languag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