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 25 日,QCon 上海站即将召开,现在购票,享9折优惠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关于“敏捷计划与估计的方法”的讨论

  • 2009-10-15
  • 本文字数:1544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在做 Scrum 的迭代计划时,不同的团队有很多不同的做法。在敏捷中国讨论组中,对敏捷计划与估计的方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Scrum sprint plan 中规模估算的做法调查关于 story point 的单位)。

克强罗列出有四种敏捷计划估计的方法:

  1. 假设 1 个 usre story point 需 1 个理想人天,Velocity 为理想人天 / 实际人天数
  2. 选择最小工作单元为 1 个 User story point,velocity 为 user story point 数量 / 理想人天数
  3. 选择最小的工作单元为 1 个 User story point,velocity 为 user story point 数量 / 实际人天数
  4. 使用 use case point 作为规模,velocity 为 use case point 数量 / 实际天数

首先讨论的焦点集中于对用于“故事点”的理解上。大家对“‘故事点’是没有单位的”形成共识。Xu Yi 首先指出:

user story 用于评估 user story 的相对大小(bigness),它并无一个可用于度量的单位值。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story point 最终会达到具有一定的单位效用。当某产品开发大团队(包括若干 scrum 团队)保持团队稳定,以及开发足够长时间后达到 velocity 稳定时,可以­借由建立一定程度上 story point 向“成本”、“时间”等度量的映射,使其成为“虚单位”。

Daniel Teng 也在博客中分析了在敏捷迭代计划中为什么使用“故事点”,以及为什么“故事点”是没有单位的(巧妙使用“故事点”进行敏捷估计)。使用“故事点”的好处包括:

  1. 使用相对估计
  2. 关注规模
  3. 忽略个人能力的不同
  4. 可以相加。

至于“故事点”的原因在于:

  1. “故事点”是一个相对量
  2. 不同团队的单位“故事点”是不同的,也很难统一。

接下来讨论集中于具体使用“理想人天”和“故事点”做迭代计划的具体方法上。姜志辉的团队的做法是:

我们采用的是 bob 的 dx 迭代 +Joel 的任务分配法。 应该说,原则来自于 bob,方法来自于 joel。

Andy 的做法是:

  1. 记录前面几个 sprint 的实际的可以利用的资源(以人天为单位) 和 实现功能的 IMD(Ideal Man Day),计算 资源利用率:实际完成功能的 IMD / 实际可利用的资源。 源利用率可以取多个 sprint 的平均值,也可取上个 sprint 的单点值。
  2. 即将开始的 Sprint 内可以利用的资源是可以首先计算的,乘以资源利用率 ,得到 本 sprint 的 IMD
  3. 按功能的优先级,本次 Sprint 要达到的目标,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功能,分解为实现任务,并评估如何实现,不断评审优先级最高的一些功能,直至 Team 不能承诺成为止,也即是所选功能的累积 IMD 达到了 本 sprint 的 IMD。

而 Xu Yi 团队的做法是:

sprint planning 第一部分,团队选择有哪些 user story 是可以做掉的,过去的平均 velocity 只是作为参考而已。 sprint planning 第二部分,团队将选取的 user story 详细分割为 task,以小时为单位进行估计,而且和自己的 capacity 不断地进行对比,当 capacity 耗尽时停止。

接下来话题一转,大家集中到怎样计算每个迭代的速率 (Velocity) 上。Xu Yi 团队的做法很简单直接:

根据过去的 sprint 来统计,平均下来每个 sprint 完成的 story point 就是 velocity。比如前 5 个 sprint 分别完成 9、12、5、16、10,那么 team 的 velocity 就是(9+12+5+16+10)­/5=10.4。

很多人有不同的观点,Vincent Lee 认为:

而我说的算法是“用完成的任务点数除以实际投入的人日数”,假设前 5 个 sprint 分别完成 9、12、5、16、10 个 story point,实际投入的人日数分别为 20、20、25、25、20,(9+12+5+16+10)/(20+20+25+25+20)=0.47,利用这个数值­以及下一个 sprint 的可用资源(比如是 25),就可以算出下一个 sprint 可以完成的工作量:0.47*25=11.75 进一步的,由于可以乐观的认为团队熟练程度在提高,可以调高速度为 0.5,于是预计可以完成 0.5*25=12.5 的工作量。

看来不同团队对敏捷计划与估计的理解不尽相同,做法也各异。您的团队在迭代计划使用哪一种方法呢?

2009-10-15 02:022479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动画曲线天天用,你能自己整一个吗?看完这篇你就会了!

岛上码农

flutter ios 前端 安卓开发 签约计划第三季

聊聊接口性能优化的11个小技巧

苏三说技术

性能优化

当AI邂逅生命健康,华为云为他们搭建三座桥

脑极体

哪吒 D1-H 测试 microbench

贾献华

7月月更

JS作用域与作用域链

程序员海军

7月月更

性能调试 -- Chrome Performance

空城机

chrome Performance 7月月更

Bootstrap快捷开发【前端Bootstrap框架】

恒山其若陋兮

7月月更

vue2升级vue3:Vue Router报错,directly inside <transition> or <keep-a

zhoulujun

Vue3 router JSX tsx

Baklib:制作优秀的产品说明手册

Baklib

【刷题记录】21.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WangNing

7月月更

ES6---4个非常好用的运算符(??、??=、?.、?:)

Java学术趴

7月日更

以寡治众各个击破,超大文件分片上传之构建基于Vue.js3.0+Ant-desgin+Tornado6纯异步IO高效写入服务

刘悦的技术博客

tornado 异步 数据分片 Vue 3 文件上传

依法严厉打击违规自媒体运营者:净化自媒体行业迫在眉睫

石头IT视角

vue2升级vue3:vue3 hooks库选用

zhoulujun

Vue3 Hooks vueuse ahooks

怎样设计产品帮助中心?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Baklib

伺服驱动器在机器人上的研究与应用

优必选科技

机器人

数据质量:数据治理的核心

奔向架构师

数据治理 7月月更

vue2升级vue3:composition api中监听路由参数改变

zhoulujun

Vue3 路由参数 参数监听 路由跳转

高并发下如何保证数据库和缓存双写一致性?

苏三说技术

MySQL redis

ORIGYN基金会正式启动$OGY Staking,引领新一轮生态利好

鳄鱼视界

IPv4地址已经完全耗尽,互联网还能正常运转,NAT是最大功臣!

wljslmz

NAT ipv4 网络技术 7月月更

高效生成接口文档好方法

Xd

数据库 接口测试

Docker 搭建 Redis Cluster集群

宁在春

redis Docker 集群 7月月更

信息安全建设原则指导

穿过生命散发芬芳

7月月更 信息安全建设

这次龙蜥展区玩的新花样,看看是谁的 DNA 动了?

OpenAnolis小助手

龙蜥社区 北京 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 7 月 27 日-29 日 分论坛

栈与Stack类

未见花闻

7月月更

互联网协议之 IPFS

devpoint

区块链 IPFS Filecoin 7月月更

vue2升级vue3:vue3创建全局属性和方法

zhoulujun

Vue3 全局变量 全局方法

聊聊sql优化的15个小技巧

苏三说技术

sql SQL优化

git merge 不为人知的秘密

蛋先生DX

git merge 最长公共子序列 签约计划第三季 three-way 3-way

关于“敏捷计划与估计的方法”的讨论_研发效能_滕振宇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