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不少关于 WS-CDL 的讨论。比如, Gregor Hohpe 在会谈中提到过它,另外目前至少有两个实现。但跟它的远房兄弟WS-BPEL 不同的是,WS-CDL 尚未能够引起关注(在技术发展曲线上亦处于落后地位)。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就如我们之前所评论的那样:
如 Jeff Schneider 所说:
虽然原始的 WS-CDL 规范不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个概念是非常好的。我还没有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份规范,但我迟早会这样做。人们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理解 BPEL 其本质中存在的“集中化(centralization)”问题。在此之前,其它可选方案都被极大的忽视了。
或如 Charlton Barretto 所述: > CDL 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掌握每一利益相关者其各自每一层次的细节,而不必将这些细节暴露于他人。这使得企业利益相关者、业务分析师、企业架构师及应用工程师们可以同步的分享他们关于同一系统的看法。而且,CDL 提供了必要的出处(provenance),以在各层面贯彻需求。以这种方式,CDL 提供了模型化、描述及实现架构(architecture)的方式,做到了对SOA 中的“A”的支持。
为助一臂之力, Steve Ross-Talbot 打了个有趣的比方。他说: > 引发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而Stevenson 未能获得专利的,也许就是千分尺了。Stevenson 是个以发明东西却不申请专利而著称的人。[译注:此句及上句中提及Stevenson 的部分与本文主题不相干,原始出处已删除相关词句。] 千分尺是由 17 世纪的 William Gascoigne 发明的,它跟制造蒸汽机及美国内战中所用的埃菲尔德式步枪的工艺规范有着直接关系。
正如 Steve 指出的,千分尺消除了工艺规程中的不精确性,因而促使了精确工艺技术的诞生,并最终引发了工业化、使得零件被单独制造成为可能(比如“可以在一处制造子弹,而在另一处制造枪筒”)。Steve 继续指出:同理,WS-CDL 便是 IT 中的千分尺,因为它定义了一种精确表述与推论服务的方式。 > … 在编写代码之前,CDL 描述被证实是符合需求的,而且在计算方面也是正确的(比如不存在活锁、死锁及竞争条件)。
CDL 消除了实现与需求之间的模糊性,允许服务被单独设计与开发,并保证它们可以“像设计好的那样”协同工作。Steve 是说 CDL 是服务重用的必要条件。但这有助于说服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吗?抑或,我们仍将经历几年的黑暗时代?查看英文原文: The Industrialisation of IT?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