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Toolkit (GWT) 的技术领导 Bruce Johnson 谈论了关于 GWT 的整体设计,GWT 如何将 Java 转换成 Javascript,与 GWT 相关的社团, GWT 1.4 版本中的新性能,以及 GWT 背后的哲学等话题。
我猜想人们的第一印象也许会是:“这是个某种意义上的翻译器”。在看到表层之下它究竟如何工作以后,他们会发现这样的印象就有点小觑了这项技术。他们设想我们只是以某种方式盲目地将一个特定的 Java 结构翻译成 JavaScript,以致于会产生冗余代码等一些问题。实际上,我们采用一种更计算机科学、更强有力的方式,那就是,我们将所有的 Java 源码聚合做语法解析,在此基础上再做优化处理。我们有目的地禁止反射机制和动态类加载。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在知道所有源码都可以通过编译器进行分析的前提下,你可以对程序作整体优化。反射机制会影响完全静态分析的实现,因为在运行时之前,你永远都没有办法知道会发生什么。但如果你剃掉了这个因素,你可以编译一个巨大的 Java 源码库,并且如果你将整个源码库作为一个整体编译,你甚至可以分析每一处调用,每一个方法的具体实现。你可以鉴别出那些看似多态性实际上却不是的部分,我们将它们称为“type tightening”。一旦作了 type tightening,其实就已经消除了多态机制,并且一旦重写调用点并将多态分派翻译至静态分派,你就可以内联源码,这样做允许你迭代另外的优化处理。所以说它是真真实实的编译器,我刚才提到的优化实在只是冰山一角,在未来我们将可以做更多更酷的优化。GWT 使用者得到的好处是,他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升级 GWT 版本,重新编译而已,他们将在文件大小或速度或两者同时获得巨益。比如在即将发布的 GWT1.4 中,一个简单的重编译可以将文件大小减小 20% 并能够更快地启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