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们的视野中慢慢出现了叫做敏捷成熟度模型或是敏捷实施框架的东西。现在还颇有一些咨询公司在使用敏捷“执行能力评估 (readiness assessments)”来帮助客户“变得”敏捷,开创了一代先河。这些迹象是否表示在我们的社区内,尚有未满足的需求?
微软的 Nick Malik 创建了一个简单生命周期敏捷成熟度模型(Simple Lifecycle Agile Maturity Model ),用以帮助人们判断他们有多么的敏捷:
在使用这种模型时,团队只需遵循一个简单的过程:
- 写一个小故事来描述你所使用的过程。在样式表中有示例以供参考
- 以基于敏捷联盟原则的 12 条标准为依据,给你的过程评分
- 输入权重,查看结果
- 创建一系列的步骤来解决过程中的不足。使用正常的敏捷过程来对这些步骤进行估算,并加入到 backlog 中。
今年较早的时候,Ahmed Sidky 和 James D. Arthur 提出了一个敏捷实施框架,该框架是以对团队、组织或是企业进行评分的执行能力评估作为基础的。按照执行能力等级的不同,该框架规定了一套相关的实践,用以帮助团队、组织或是公司选定哪种实践来达到下一种成熟度级别。
在 Google 上搜一下"agile readiness assessment",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咨询公司的列表,它们准备、愿意并且(声称)能够帮助用户发现自己在何种程度上为敏捷做好了准备。但这些东西是用来满足实际需要的吗?敏捷化到底是终点,还是帮助我们到达终点的手段?你我是否应该关心我们有多么敏捷?如果这是切实所需的话,这众多选择中,哪一种是正确的呢?一个模型可以为某个问题提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么?
或者,敏捷化根本和目标无关?我们可否把敏捷当作到达终点的途径,而我们的终点则是满足并超越用户需求的高价值可维护的软件?如果敏捷化不是我们的目标,那我们还应该一心一意的让自己变得敏捷么?还是我们应该关注于完成我们的真实目标,而仅当敏捷可以帮助我们离目标更近的时候才使用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