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 InfoQ“解读 2019”年终技术盘点系列文章之一。
区块链开发是整个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基石。随着区块链产业爆发和政策日趋向好,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区块链底层开发平台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区块链底层开发平台也成了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区块链自主研发成本较高、进入门槛高、资源投入大,这些制约了中小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而大型科技公司利用积累多年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可以很快发展研究区块链技术,同时提供区块链底层平台技术服务,不仅为中小企业降低了进入成本,也促进了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目前,42%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由大型科技公司搭建。
对于早早进入区块链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来说,提供区块链底层平台技术服务已经成为其探索区块链商业模式里的重要一部分。但这也意味着对区块链开发人才的需求量增大。据《2019 年中国区块链行业人才供需研究报告》显示,区块链大爆发和相关企业数量激增再次扩大了人才缺口,其中对技术开发的人才需求最高。即使利用开发平台做了自己的链,企业熟悉区块链开发的人还是很少,不少技术人员是边学习边开发。
那么,经过多年发展和技术投入,那些大厂的底层技术平台发展得怎么样了? InfoQ 从平台研发、开发者情况、平台性能测试、开源及落地等方面对现在的底层技术平台进行了总结。无论你是不是从业者,都应该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
一、研发周期及成本
以公链开发为例,公链之间的研发周期与成本差距很大,受有很多因素影响。例如,项目是基于开源项目进行开发还是完全自研,上线版本计划要达到什么样的技术指标、运营指标、研发和运营人员数量及技术水平等等,都会影响到开发成本和周期。具体而言,研发快的可能不到 1 个月能上线,慢的可能达到 2 年。同样,成本低的可能几万元,高的可能达到几千万,很难一概而论。
据信通院《2019 年区块链白皮书》显示,虽然我国的专利数量不断增加,在全球专利份额超过一半之多,但多数处于审查阶段,授权专利多位实用新型、边缘性的专利。《2019 中国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发展报告》指出,近八成平台声称其底层架构为自主研发,但其中有相当数量平台的底层实为改进的 Fabric 架构。在自主研发方面,各底层技术平台还有待提高。
二、开发者情况及收费问题
据迅雷介绍,目前开发者的关注点主要是如何将具体业务与区块链结合起来。开发者们希望通过区块链来提升自身业务或者解决现有问题,如效率,多方协作,贡献确权等。
针对开发者的收费问题,迅雷表示,其是根据合约复杂程度收取相应的合约调用等技术服务费用。迅雷目前已经与上百个项目进行过开发对接。迅雷链开放平台在发布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采取了减免技术服务费策略,还简化开发环境、提供投融资和流量扶持等。目前,迅雷链开放平台免费提供迅雷链浏览器、api 查询接口、事件回调系统、Demo 应用和 TRC 标准及资产管理等智能合约工具,以及安全检测功能和安全审核工具等等。
而百度超级链即将发布超级链开放网络,开发者在开放网络创建合约账号、部署智能合约、调用智能合约等需要付费。 基于开放网络,百度会提供区块链应用快速部署和运行的环境,以及计算和存储等资源的弹性付费能力。
三、平台性能评测
平台性能是每个发开团队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最考验一个团队技术的地方。平台开发公链或联盟链,都有各自的标准和测试。不同的场景,性能数据上也会有不同。
以公链为例,其性能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块链技术是否能对接链下的落地场景,实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TPS 和交易确认时延就是两个关键的评测指标。(TPS,即每秒处理交易数;交易确认时延,指交易打包进入区块后确保区块链不会产生分叉或分叉概率足够小时需要等待的时间长度。)
迅雷在接受 InfoQ 采访时表示,迅雷链的百万 TPS 性能是在实际环境实测下得出的结果,并且获得了权威机构的测试认证。TPS 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百万 TPS 意味着迅雷链每秒可以处理百万个的交易或事务。相比其他公链项目,这一量级是十分高的,以太坊理论最高 TPS 才到 2048。迅雷链是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同构多链”框架,实现链间确认和交互,使得不同交易可以分散在不同链上执行,从而达到百万级 TPS 的高并发处理能力,交易确认时延达到 3 秒以内。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同构多链”与侧链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同构多链”的多个子链属于同一个区块链系统,只是数据被分片存储在多个子链里面,用户眼中这是在一个链里边。但侧链和主链是两个不同的区块链系统,有各自的账户系统、存储各自的全量数据,两条链上的用户需要用不同的账户私钥对交易做签名。多个子链间的链间通信如何保证可信,数据如何保证一致性、完整性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迅雷表示已拥有此专利技术。
而百度超级链向 InfoQ 表示,XuperChain 技术强调性能优化,自研了一种新的数据模型 XuperModel,支持并行执行合约从而充分利用多核算力,将虚拟机性能提高到每秒上万次。除此之外,还研发了性能调优工具对超级链的每一个模块进行性能分析,尽量压榨完每一个模块的性能上限。如果有些模块的性能提不上去,百度会考虑重构该模块。经工信部电子一所以及电子四所的功能测试,超级链目前单链 8.7 万 TPS、整体网络 20 万 TPS。
除了自主测试,众多底层开发平台也开始主动接受第三方的测试。中国信通院在 2017 年启动了可信区块链标准和测评体系的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 3 批共 50 多个测试任务。去年 19 月,中国区块链测评联盟《区块链与分布式记账信息系统评估规范》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并在今年联合发布了《2019 中国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发展报告》,从基础技术能力、应用能力以及社会认可度三大纬度对国内 28 个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进行综合评估。
开发者在选择底层技术平台时,有了更多信息可以参考,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相关损失。
四、开源情况
开源是大势所趋。开源的底层技术或系统往往意味着性能强大、规则公开公正、漏洞更少和可塑性更强,可以吸引大量开发者参与到软件的开发中,逐渐形成庞大的生态。更重要的是,开源系统或平台意味着创造者无法安装后门或者漏洞,任何人都可以放心的使用,更令人信任。尤其对于“信任机器”区块链来说,开源已是标配。
红帽 CEO Jim Whitehurst 曾表示:“这个时代发生的最激动人心的技术创新正在开源社区形成”。目前,使用开源技术达成基础架构现代化和应用现代化的企业占比分别为 53% 和 42%。
作为业内少有的支持 WASM 和 EVM 双虚拟机的平台,今年 8 月,迅雷链公布了 WASM 虚拟机模块的源代码和代码库。近期,迅雷链宣布将从核心代码开始逐步实现全面开源,意味着其技术能力可以共享给全行业使用,同时也将接受来自业内开发者的考验。
百度超级链旗下支持联盟链、公链的 XuperChain 技术在今年 5 月份开始开源,其中包括四大核心专利技术:链内并行技术、可插拔共识机制、账号权限系统、一体化智能合约。据百度统计,开源半年多时间,百度超级链开源代码的使用量破万,并且已迭代到 V3.5,累计提交量近 300 次,其中开发者贡献率达到 10%以上。
五、落地情况
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优先在政务和金融上进行探索,但医疗、物联网、物流、身份认证等领域都出现了许多应用案例。
目前迅雷链对接合作的企业机构已达 100 多家,为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广州市地方金融区块链征信共享平台、华扬联众、泰国教育学历标准认证链、壹基金等诸多政企机构和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完成 50 多个区块链应用项目。近期还推出了涵盖金融、民生、司法、医疗、政务、工业六个领域的 16 项细分区块链产品解决方案。
百度超级链的产业应用主要集中在 to B 和 to G 的联盟链和私有链,目前在对接的有 150 多家政府单位和企业,包括司法、金融、广告、医疗、版权、溯源等 20+落地应用场景。在 2017 年,超级链在国内发行了首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之后,相继落地阳澄湖大闸蟹溯源、司法领域上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建天平链、医疗领域方面与重庆市搭建区块链电子流转平等,其存证平台数据量破亿。
还有像蚂蚁金服区块链已有近 50 个场景投入应用,落地项目达 100 多个,包括买家秀和卖家秀、“时间银行”、跨境汇款等。
六、2020 年:场景落地+联盟链
在 2020 年 1 月 2 日,阿里达摩院公布 2020 十大科技趋势,其中就包括“规模化生产级区块链应用将走入大众”。目前,我国已经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对于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技术成熟、商业模式相对明晰时,产业就会迎来爆发期,大量中小企业进入,万物上链、全民上链。预计 2020 年将成为区块链应用集中落地的一年,而联盟链将是主要落地方式。企业未来的发展重点也都不约而同的放在了场景落地上。
联盟链和公链有各自的用户群体,在技术和业务模式上更是能够互相借鉴和促进,都无法取代对方。迅雷链目前的研发重点就是迅雷链联盟链以及与用户实际场景的对接方案。在 2020 年,迅雷表示将解决更多的用户场景落地的问题,包括密码学落地应用、更适用于联盟链的共识算法、异构的跨链互操作机制等。
百度也表示,联盟链是 2020 年需求的爆发口,因此也会更加聚焦能满足在联盟链场景的用户体验,包括功能更加强大的 CA、更适合联盟链的共识算法。同时继续提升易用性,降低开发者入手超级链的门槛,比如,持续优化多语言 SDK,提供在线 IDE 开发环境等。
虽然联盟链趋势不可挡,但公链可以为开发者提供简单易用、低成本且具有完善社区生态的基础设施,也不可忽视。不过公链要得到长足发展,要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业务模式、用户体验、运营治理等方面的制约。
实践证明,区块链不止是一个技术,其应用涉及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它与现有思维和制度存在冲突,也互相促进。只有转变观念、改进制度、完善法规,才能促进这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发展。
评论 2 条评论